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盡《易》之蘊則未也。是故《易》可象而不可言,可言而不 可盡,聖人其猶病諸,況其下者乎?河南見理而遺數, 建安舉數以兼理。二者不同,要亦齊魯之間耳。蔡子 之說,何以過是?然近世諸儒說《經》,未能或之先也。或 者見其字分句解,遂目之為訓詁,吾取其大者而已, 訓詁非所知也。或者見其旁論遠引,遂目之為支離, 吾取其近者而已,支離非所知也。學者信吾所知,所 不知者,置之以俟他日,斯則切問近思之學矣。

按謝廷讚序易之為道廣矣大矣至人窮理至絕韋折擿思假以數十儒者窮訓詁至寐以魂交而神與先告其精也如是繼乃岐為京房翼奉孟喜郎顗之

學,幾為讖緯之書。夫以三極之理,貶而為禨祥,無乃 過與?程子著《易傳》,高出王弼諸傳注之上。朱子著《本 義》,一取法於宣聖。《小象》言約而解微,詁近而旨遠。明 興虛齋先生佐之以《蒙引》一書為《本義》之疏。蓋宣父 有功於《易》,朱子有功於宣尼,而蔡先生復有功於《本 義》。此經此傳,遂揭日月而行之中天矣。

《太極圖解》
一卷

按易時中序道之在於世也猶行地之水乎源出於一而其流必分至其流之委也必合而後有所止然則是水也雖其流之遠而不可量極其所謂源者固

未嘗變也。今學道者委棄不循,而必源之得勢,固無 有以委之去源之遠也。疑源之不在於是,而以為有 二水焉,亦不察之過也。載道莫備於經,《易》者,五經之 源也。羲、文、周、孔之相承,源所從來,至一而無二也。由 漢逮宋,為《易》之言者無慮百家,殊途異派,其分多矣。 最後乃有濂溪周氏、伊川程氏、考亭朱氏之學,合異 為同,統殊歸一,卒極於羲、文、周、孔之旨醇如也。士之 有志於《易》,而欲明羲、文、周、孔之言者,不盡心於朱子 之學,其何所循沿以上溯乎?朱子之於《易》,究圖書之 微旨,會《易傳》之奧義,以統承乎畫卦生爻之初,所謂 「委之合而止」者,固在是矣。嗟乎,今之治《易》者何其眾 也?於朱子之學莫能專而精焉,將何以論於「畫卦生 爻之初,而明羲文周孔」之言哉?肆我蔡虛齋先生天 挺其資,神授之識,卓然有追前開後之志,沉涵浸漬 於義理之中,而「分析解剝乎文字之際,窮其平生 之力,而無須臾之暇盡心於朱子之學者,我朝一人 而已。」蓋朱子之盡心於孔子,無所不該,而於《易》為大; 故虛齋之盡心於朱子,亦無所不究,而於《易》為深。此 圖之解,推衍圖書,探索卦疇,入於精微而極乎廣大, 孜孜然惟委之循沿而不止,源之既得矣。時中少而 知學,即遊先生之門,士之在門者以百數。先生獨加 器待以為可語以斯言,忘其顓愚,黽勉朝夕,雖于精 蘊,未能庶幾,隱詞顯義,聞之於進見而繹之於退私 者。蓋亦有年天喪斯文,梁木其壞。時中獨抱遺編,不 敢棄頹而無所啟發,遂終為顓愚之人,大負先生往 日之所待。每一臨文展卷,未嘗不媿悚隕越,如不能 生。顧今日就荒落,恐終已矣!惟先生之學,著而為書 者,既已家挾而人頌之,此編乃其著述之大者,士或 以無所資於時文,莫肯盡心,故時中刻而傳之,以與 同志者共,且僭述其概以告之,使知斯道之委,蓋在 於此。嗟乎!學者果有志於羲、文、周、孔之言以得其源 者,其可忽焉而不盡心哉!

王雲鳳訂正復古易十二篇

按雲鳳後序秦以易為卜筮書得不焚故易在六籍中為完書漢人有以十翼冠一傳字於其首而統附於上下經二篇之後者或曰費直為之今考其本傳

則曰:「以《彖》《象》《繫辭》《文言》解說《上、下經》而已。」豈費氏始 以傳說經,其徒轉相傳授,遂自附其後與?厥後鄭元 始析《彖》《象》附於各卦之末,王弼宗之,復以《彖》併《大象》 綴於各卦之下,《小象》綴於各爻之下,而《乾》則仍其舊, 又增《文言》於乾坤之後,雖欲使學者尋省《易》了,而不 知孔子之《易》,固未可為文王、周公之《易》也。程子作傳, 亦用弼本。汲郡呂氏、嵩山晁氏始欲復古《經》《傳》各為 一書,而間有未盡合者。東萊呂氏又更定著,始復孔 子之舊,而朱子因之以作《本義》。嗚呼!《易》之為書也,廣 大悉備,是以儒者尚之。然穿鑿於漢人之支離,假托 於異端之邪曲,書雖存而道則晦矣。書不亡猶可以 明道,而鄭、王二子乃割裂混亂焉,遂使千百年來世 不復見古聖人之完書,其亦不幸矣哉!朱子復求古 《易》,所取甚博,卒從東萊,所以處之者已審。後聖有作, 蓋無以《易》,而董、張、胡、陳諸家,相繼攘臂而起,各用己 見,更置紛紛。迄我朝儒臣纂輯諸經於《易》,謂程、朱不 可偏廢,乃從程氏本,而以《本義》分附之,且有刪改於 其間。自是朱、呂之《易》復為鄭、王之《易》,而讀《本義》者,往 往有不得其說者矣。嘗與莆田宋孔時談《易》,孔時屬 余繕寫如朱、呂元本,於是更可考究,以就此編,藏之 巾笥,用備私覽,且以就正于同志君子云。

楊廉先天後天圖學考正

按廉自序易始於伏羲止於卦圖而已其後夏商周之易因之以演夏曰連山以艮為首商曰歸藏以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