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2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置異同其間,何也?」予曰:「聖人之道,貴相發,不貴襲,貴 相明,不貴同。苟徒襲其說,同其旨,而靡有所發明,其 道終莫顯也。苟發明矣,雖異同其間,無害其為尊尚 也。」

按誥自序聖人者克全天德天無言假聖人而言是聖人之言天之言也然則欲觀天道者舍聖人之言將何所本乎聖人之言謂之經經者猶布帛之有經

「也。經之外,雖千萬世之久,千萬人之多,其言皆緯也。」 然則欲觀聖人之道者,舍經而事緯,可乎?故夫《六經》 所載,皆至誠無妄,天下實有之道。彼好高喜誕之士, 妄以有無為言,復分理氣之論,穿鑿瑣碎,背戾聖經, 傳習既久,牢不可破。欲以明道,而道愈不可明。蓋皆 不本於經,而徒以私意測之也。嗚呼!人情貴耳而賤 目。矧一家之說既行,百家之廢已久,雖有辨析精微 之士,灼見斯道之蘊,言一出口,必將群嗤而共斥之 矣,尚何所言乎?雖然,心者,道之所在也。吾道之不明, 吾心之不安也。吾求吾心之安,安計他人之言乎?故 吾之言一本於《經》,而背《經》者不與存焉。千古一道,天 下一心,安知四海之中,百世之下,不「有同吾心而是 吾言者乎?」為圖一幅,為論十章,淺陋可鄙,謬戾孔多。 尚冀同吾心者指而正之,吾之幸也。正德乙亥八月

周用讀易日記一卷

按鄒元標序予官南比部知恭肅公之為昭代名臣也乃公裔孫有以先集見遺者知公學博而正近又從公曾孫侍御君季侯得公讀易記莊誦一再過知

公學淵矣。《易》之一書,體天地之撰,通神明之德,廣大 悉備,畢生不能殫其奧。予林居三十年,知千聖心法, 備載無遺。吾儒欲通性命之精,舍此別無津筏。而世 儒於稍涉性命語,輒以為禪為異端,「何思何慮,寂然 不動是何物,乾元亨利貞作何解?」恐非學究語能竟, 宜公之老而屈首探其奧也。公所筆記,于先後天卦 「圖爻象剛柔」之旨,語雖寥寥,實抉窔奧。先輩之軒揭 一世,豈偶然哉。

王崇慶周易議卦二卷

按崇慶自序夫易以象道而顯神開務而昭化也慶行年四十有九乃始取而讀之然而未之入也則以六十四卦大義本諸彖質諸象而又參諸人事考焉

「慎斯以往」,其庶乎。

按蔣一葵跋易無辭初亦無畫無畫而有畫也有畫而有辭也非聖人意也矧畫之上更加圈乎故尼父十翼說者猶或疑之則辭何容贅也後有君子悟在

畫前而得其無辭之蘊,直證先天,是為深於《易》爾;

唐龍易經大旨四卷

按龍自序天順初予師禮部尚書楓山章先生外大父靖江令聽庵鄭先生並倡易道於金華闡幽發微達於精蘊龍生也晚猶獲遊其門學焉既入仕版公

事鞅掌。正德丙子,按部雲南,境遠而僻,政約而簡。乃 坐幃捧卷,以意會象,以言會詞,以道會器,以神會變, 幾三年。或問曰:「庶幾有得乎?」曰:「而今而後,吾知其難 矣。」嘉靖紀元,督學關西諸生請書之。乃為離句析義, 發其大旨,綴以講語,髮種種然,猶支離於舉子業。然 則立言之道,終身何如耶?

按呂柟序易大旨蘭溪唐漁石先生之所著也漁石子為舉子時深得於易及提學關中乃著此大旨以示三秦士蓋皆即舉子業格而發之乎性命者也夫

「世有二學:一曰性命學,二曰舉子業學。」為舉子業學 者,或背經而蕩於辭;為性命學者,或浚經而淪於空。 之二者於治道皆損焉。夫舉子業與性命豈有二乎 哉?夫辭變象占,聖人之道所以大,而君子所由密於 觀玩也。若獨於其動焉學之,其所遺者多矣。是故黃 牛健馬,不啻語乎畜也;翰音雉膏,不啻語乎禽也;岐 「山大川,不啻語乎地也;雷電斗沫,不啻語乎天也。」昔 程子教門人,十日為舉子業,餘日為學。予亦嘗疑焉, 將程子不以聖人道待舉子耶?苟知性命與舉子業 為一,則干祿念輕,救世意重,周之德行道藝,由此其 選也。漢之賢良孝廉,由此其出也。於乎!大旨之著,將 非漁石子藉此而進諸士子於潔靜精微之地乎?

鍾芳學易疑義三卷

按芳自序易有聖人之道四曰辭變象占象以揭體變以顯用辭以闡微占以致決聖人之精蘊在是矣程子曰推辭考卦可以知變而象與占在其中則辭

之所繫尤重。故其作《傳》,主於治辭,至為精密。及朱子 《本義》發明象占,殆無餘蘊。而或猶病其簡非簡也。程 氏已詳,則不得不簡,簡者所以會其要,詳者所以悉 其微,皆義理之宗也。夫四聖之書不相沿襲,羲畫無 文至簡矣。及文王、周公詳焉,及孔子加詳焉,歷數千 年及程子又加詳焉,然皆不出羲畫範圍之內,而無 「絲毫臆說雜乎其間。《本義》之簡,乃所以為詳而有裨 於詳者也。雖然,惟詳也,故能窮天地之變而差無勿 察;惟簡也,故能弘本體之全,而理無不該,至簡如羲 皇尚矣。而說者猶謂畫前有《易》,則知俯仰之間,《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