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4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七月而生。」「二九一十八,八主風,風主蟲,故蟲八月而

生。其餘各從其類矣。鳥魚生陰而屬于陽,故皆卵生。 魚遊于水,鳥遊于雲,故立冬則燕雀入海化為蛤,蠶 食而不飲,蟬飲而不食,蜉蝣不飲不食」,萬物之所以 不同。介鱗夏食而冬蟄齕,吞者八竅而卵生齟?「者 九竅而胎生。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無角無 前齒者膏,無角無後齒者脂。晝生者類父,夜生者似 母。是以至陰主牝,至陽主牡。敢問其然乎﹖?」孔子曰:「然。 吾昔聞老聃,亦如汝之言。」

商瞿,魯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歲,特好《易》,孔子傳 之志焉。

《史記仲尼弟子傳》:「商瞿,魯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 歲。孔子傳《易》於瞿,瞿傳楚人馯臂子弓,弓傳江東人 矯子庸疵,疵傳燕人周子家豎,豎傳淳于人光子乘 羽,羽傳齊人田子莊何,何傳東武人王子中同,同傳 菑川人楊何。何元朔中以治《易》為漢中大夫。」

《儒林傳》:「自魯商瞿受《易》孔子。孔子卒,商瞿傳《易》六世, 至齊人田何,字子莊。而漢興」,田何傳東武人王同子 中,子中傳菑川人楊何。何以《易》,元光元年徵,官至中 大夫。齊人即墨成以《易》至城陽相。廣川人孟但以《易》 為太子門大夫。魯人周霸、莒人衡胡,臨菑人主父偃, 皆以《易》至二千石。然要言《易》者,本於楊何之家。 《淮南子人間訓》:孔子讀《易》至《損》《益》,未嘗不憤然而歎 曰:「益損者,其王者之事與?事或欲以利之,適足以害 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禍福之門戶,不 可不察也。」

《說苑》孔子卦得《賁》,喟然仰而嘆息,意不平。子張進舉 手而問曰:「師聞《賁》者吉卦,而嘆之乎?」孔子曰:「賁非正 色也,是以嘆之。吾思也質,素白當正白,黑當正黑,夫 質又何也?吾亦聞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寶珠不飾。 何也?質有餘者不受飾也。」

《群輔錄八儒》篇:「夫子沒後,散於天下,設於中國,成百 氏之源,為綱紀之儒。」公孫氏傳「《易》為道,為潔淨精微 之儒。」以上三條俱紀孔子事故載史記日者傳前 《史記日者傳》:宋忠為中大夫,賈誼為博士,同日俱出, 洗沐相從,議論誦《易》先王聖人之道術,究遍人情,相 視而嘆。賈誼曰:「吾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在卜醫 之中。吾已見三公六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試之卜 數中以觀采。」二人即同輿而之市,游於卜肆中。天新 雨,道少人,司馬季主間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辨天地 之道,日月之運,陰陽吉凶之本。二大夫再拜謁司馬 季主。褚先生曰:「夫司馬季主者,楚賢大夫,游學長安, 通《易》經術。黃帝、老子,博聞遠見。觀其對二大夫貴人 之談言,稱引古明王聖人,道固非淺,聞小數之能。」 太史公自敘談為太史公。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 《易》於楊何。

《漢書藝文志》:「昔孔子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 乖,故《易》有數家之傳。」

《廣川王傳》:廣川王去年十四五事師,受《易》。師數諫正 去,去益大逐之。

《劉向傳》:「向三子皆好學,長子伋,以《易》教授,官至郡守。 少子歆最知名。歆及向始皆治《易》,歆移太常博士《書》。 漢興,去聖帝明王遐遠,仲尼之道又絕,天下唯有《易》 卜,未有它書。」

《朱雲傳》:「雲字游,魯人也,徙平陵。少時通輕俠,借客報 仇。長八尺餘,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迺變節,從 博士白子友受《易》,能傳其業。是時少府五鹿充宗貴 幸,為《梁丘易》。自宣帝時善梁丘氏說,元帝好之,欲考 其異同,令充宗與諸《易》家論。充宗乘貴辯口,諸儒莫 能與抗,皆稱疾不敢會有薦雲者,召入,攝齋登堂,抗」 首而請,音動左右。既論難,連拄五鹿君,故諸儒為之 語曰:「五鹿岳岳,朱雲折其角。」由是為博士。

《彭宣傳》:「宣字子佩,淮陽陽夏人也。治《易》,事張禹,舉為 博士,遷東平太傅。禹以帝師見尊信,薦宣經明有威 重,可任政事,繇是入為右扶風。數年,復入為大司農 光祿勳右將軍。哀帝即位,徙為左將軍。」

《王吉傳》:初,吉兼通五經,好梁丘賀說《易》,令子駿受焉。 駿以孝廉為郎,左曹陳咸薦駿賢,父子經明行修,宜 顯以厲俗。

《魏相傳》:「相字弱翁,濟陰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學《易》,為 郡卒史,舉賢良,以對策高第。宣帝即位,徵相,入為大 司農,遷御史大夫。相明《易經》,有師法,數采《易》陰陽及 《明堂月令》奏之。」

《京房傳》:「房字君明,東郡頓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 壽。延壽字贛。贛貧賤,以好學得幸梁王,王共其資用, 令極意學。既成,為郡史察舉,補小黃令。以候司先知 姦邪,盜賊不得發,愛養吏民,化行縣中。舉最,當遷三 老官屬上書願留贛,有詔許增秩,留卒於小黃。贛常 曰:『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其說長於災變,分六 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溫寒為候,各有占驗,房 用之尤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