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4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八十四卷目錄

 易經部總論十

  宋王宗傳童溪易傳易傳發題

  王申子周易輯說先天或問 希夷先天卦圖 問畫卦自下而上 問畫

  卦橫而不豎 太極或問 後天或問 重卦或問 先後天或問 衍數或問 問成卦之

  主 問辭象變占 問錯簡脫簡羨文 問周易之名 問六易之說 問日月為易之說

  問彖 問彖傳 問文言 問大象 問爻辭 問小象 問繫辭 問序卦 問象數二字

   問五行之說 問擬諸物象 問辭同義異 問稱歲年月日 問稱陰陽稱剛柔動靜

  問彖象二物之說 問參伍以變之說 問復姤小父母之說 問古今占卜之學 問揚子

  雲太元準易如何 問易太元潛虛取數 問易太元潛虛揲蓍 問易太元潛虛反對 問

  太元潛虛直日之說 問邵康節經世書

經籍典第八十四卷

易經部總論十

宋王宗傳童溪易傳

《易傳發題》

《易》果何物邪?聞諸夫子曰:「生生之謂易。」又曰:「《易》無體」; 又曰:「其為道也屢遷,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 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蓋 嘗即是數語而兼味之。夫天下有生生不窮之理,隨 在隨有,無所間斷,在天地則為變化,在事物則為消 息,在生民則為日用,在聖賢則為德業,在君子小人 則為進退,在晝夜則為晦明,在古今則為往來,新故 之迭更也。是理也,相軋相推,有當有否,而吉凶以生。 聖人憫斯人之流轉於吉凶之域,而莫知所避就也, 故告之以無危不平,無易不傾之說,而曰此物理之 固然者,而莫之廢也。人能終始以致其懼,則無咎矣。 然則《易》之為《易》,其大旨可知矣。程河南曰:「《易》,變易也。 隨時變易以從道也。」殆謂是歟。

王申子周易輯說

《先天或問》

或問:漢孔安國劉歆班固皆曰:「伏羲繼天而王,龍馬 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禹治水時,神龜負文列於 背,有數至九,禹法之以陳九疇。」魏關朗亦曰:「《河圖》之 文,七前六後,八左九右。《洛書》之文,九前一後,三左七 右。」是漢魏諸儒皆以十為《河圖》,九為《洛書》,初無異說。 及宋劉牧獨以九為《河圖》,十為《洛書》,《易》而置之,且引 《大傳》而曰二者皆出於伏羲之世,故《易》、範相表裏,謂 其傳得之范諤昌,諤昌得之許堅,許堅得之李溉,李 溉得之种放,种放得之希夷。今《九經圖》及經生學士 皆準劉牧之說,晦菴雖曾改正,然猶有安知圖之不 為書,書之不為圖之疑。今子乃直訂十數者為《河圖》, 且謂伏羲斷斷則是圖以畫八卦,天地聖人之旨意, 果出于是,則斯文幸甚。其有不然,豈不犯大不韙歟? 曰:正緣漢魏諸儒止言圖書象數,而不言伏羲如何 則之以畫《易》,大禹如何法之以敘疇,遂使劉牧諸人 得而易之,而為九圖十書之說,以惑後學。晦庵雖曾 改正,然亦不過案舊說、案《禮經》而訂之。至其所自為 說,則亦曰:「『安知圖之不為書,書之不為圖』?又曰:『《洛書》 固可以為《易》,而《河圖》亦可以為範。使圖書皆可為《易》, 皆可為《範》,則不必改正可也。今愚案天之文以求羲 之畫,即羲之畫以溯天之文,而得自然而然,不容但 己之理,雖不敢自謂盡合天地聖人之旨意,然十為 《河圖》,羲則其文,以畫八卦,則斷斷乎其不誣矣』。」 又問曰:「晦庵師友講明《河圖》《洛書》,真所謂工深而力 到者。」其說曰:「《河圖》以五生數,統五成數,而同處其方, 蓋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數之體也。《洛書》以五奇 數,統四耦數,而各居其所,蓋主于陽以統陰,而肇其 變數之用也。」又曰:「《河圖》《洛書》之數,皆以五居中。《河圖》 以生數為主,故其中之所以為五者,亦具五生數之 象焉;《洛書》以奇數為主,故其中之所謂五者,亦具五 奇數之象焉。其數與位皆三同而二異。蓋陽不可易 而陰可易成數雖陽,固亦生之陰也。」又曰:「《河圖》之一 二三四各居其五象本方之外,而六七八九十,又各 因五而得數,以附于其生數之外;《洛書》之一三七九 亦各居其五象本方之外,而二四六八,又各因其類, 以附于奇數之側。」又曰:「《河圖》主全,故極于十,而奇耦 之位均,論其積實,然後見其耦饒而奇乏也。《洛書》主 變,故極于九,而其位與實皆奇饒而耦乏也,必皆虛 其中也,然後陰陽之數均于二十而無偏爾。」又曰:「《河 圖》六七八九既附于生數之外矣,此陰陽老少進退 饒乏之正也。《洛書》之縱橫十五,而七八九六迭為消 長,虛五分十而一含九、二含八、三含七、四含六,則參 伍錯綜,無適而不遇其合焉。」又曰:「聖人則《河圖》者虛 其中,則《洛書》者總其實也。《河圖》之虛五與十者,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