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4 (1700-1725).djvu/4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爻,長而分,分而消,消而復翕,翕而復長。數往者順,知 來者逆,逆順往來,不相悖馳,故數與象合,象與理合, 理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 鬼神合其吉凶」,莫非自然而然。雖然數起於一,備於 六十四卦,各卦之長分消翕止於三十二,何也?蓋翕 長之交,其數三十二,分消之交,其數亦三十二。兩其 三十二,是為六十四,案圖則可見矣。《觀物外篇》曰:「震 以長之,乾以分之,巽以消之,坤以翕之。」邵子特舉《乾》 一卦以例之耳。今列六十四卦,各為之圖,庶觀《易》者 《易覽》云。

《連山易六十四卦長分消翕圖後說》

《周禮》太卜筮人並掌三《易》之法,是以知周人筮法不 獨用《周易》也。自《連山》《歸藏》失其傳,筮法惟《周易》可考, 以《周易》筮者尚其變,朱子文公著《易學啟蒙》,具占變 之例三十二圖,為之跋曰:「三十二圖反復之則為六 十四圖。圖以一卦為主,而各具六十四卦,凡四千九 十六卦,與焦贛《易林》合。其條理精密,有先儒所未發 者,覽者詳之。」今予所具《連山易長分消翕圖》,參之文 公所具《占變圖》,蓋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第文公言夫 象之變之所之,而不言夫數之往者順、來者逆也;言 夫四千九十六卦之與焦贛《易林》合,不言夫《周易》之 占變與《連山易》之占《長分消翕》合也。予恨生世之不 早,不逢文公之時,不得執經考亭,難疑答問,以發明 三《易》之蘊,抑予之不遇,亦《連山》《歸藏》《易》之不遇也歟? 蔡季通有言曰:「所謂三《易》,皆本於伏羲之圖,而取象 繫辭,以定吉凶者,名不同耳。《連山》首艮,《歸藏》首坤,《周 易》首乾。《連山》《歸藏》雖不傳意,其作用必與《周易》大異。 然作用雖異,其為道則一太極也。」噫!季通之言似矣。 烏知《連山》之作用,與《周易》之作用,本不大異,予焉得 與斯人同時而尚論古之人也?

《歸藏易述意》

《歸藏易》,黃帝演伏羲《連山易》而作也。以自然之數,合 自然之音;以自然之音,合自然之象。由甲子藏坤納 乾,至癸亥納比藏剝,首坤乾,終比剝,循伏羲六十四 卦三百八十四爻之序,與六甲五子無一毫不相合 者。孔子曰:「吾得坤乾焉。」斯《歸藏易》之謂也。孔穎達諸 儒皆謂《歸藏》起於黃帝,用於商代。案《世譜》等書,黃帝 一曰歸藏氏。又案《帝王世系》,商代諸君悉以甲乙丙 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名。夫名氏,帝王大寶也,聖人奚 取焉?正以《歸藏易》寫天地之心,類萬物之情,大而與 世運相流通,小而與日時相統攝。凡原性命,制禮樂, 定度量,均權石,齊民紀,聽軍聲,頒正朔,觀氣候,莫不 一本於此,真造化之至神,《易》道之至精。生民不可一 日無者也。愚懼後之人昧《歸藏》之義。以卦象自卦象。 以干支自干支。甚失黃帝演伏羲《易》之本志。愚於是 述《歸藏》備遺。

《紀歸藏易》

文王有先天、後天之辭,太元有中天之名。邵子於《觀 物外篇》以伏羲《易》為先天,以文王《易》為後天。迨伯溫 著《皇極經世系述》,則曰:「唐虞者其中天而興乎,堯舜 者其應運而生乎。」是又以唐虞之時為中天。然愚考 《周禮》三《易》之序曰: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伏 羲《連山》既以先天維之,文王《周易》既以後天紀之,則 黃帝、《歸藏》不得不維以中天;是蓋本《周禮》所述三《易》 之序云爾,非敢自異於伯溫也。若夫《文言》曰:「先天而 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太元》列九天之名,一曰中天; 此先天、後天、中天,其義又各有旨,非此之謂。

《歸藏綱目》

賈公彥釋《歸藏》之旨曰:「《歸藏》以純坤為首,坤為地,萬 物莫不歸而藏於中,故名《歸藏》。」夫《歸藏》雖自黃帝而 作,實循伏羲之卦序。案漢《律歷志》曰:「伏羲畫八卦,由 數起至黃帝而大備。」是知伏羲《易》與黃帝《易》,一以貫 之而已。昔黃帝命大撓造甲子,命伶倫造律呂,探五 行之精,以甲乙名日,謂之干,以子丑名月,謂之支。干 者,幹之義陽也;支者,枝之義陰也。干十而支十二,是 陽數中有陰數,陰數中有陽數,支干相配以成六旬, 是謂「六甲。」循六甲以配六十四卦,始於坤乾,終於比 剝,而《歸藏》之易在是矣。暨商人之用《歸藏》也,雖簡編 無傳,然子孫寶之,乃至於世世用六甲之名以為名 號,蓋亦可考。周文王通其變而演其義,取六十四卦 而約為三十六卦,是為《周易》。然《周禮》一書,於太卜則 掌三《易》之法,於筮人則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初未 嘗以《周易》廢《歸藏》也。案魯襄公九年,穆姜為筮而遇 《艮》之八,杜預釋之曰:「是雜用《連山》《歸藏》《周易》也。」以此 見春秋之時,《歸藏》尚無恙也。是以孔子曰:「我欲觀殷 道」,是故之宋而不足「證也。吾得坤乾焉。」釋者曰:孔子 得商陰陽之書也。其書存者有《歸藏》。嗚呼!《歸藏》之《易》 雖遠矣,《歸藏》之道,歷千載如一日,賴夫子此一言之 功也。自是而降,史傳無聞。《隋經籍志》謂:《歸藏》漢初已 亡,雖晉中經有之,唯載卜筮,不似聖人之旨。以本卦 尚存,故取冠於《周易》,以備殷商之闕,至今則俱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