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4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中爻,今居二而得中,是謂「來而不窮」;《巽》得《坤》之一 柔而為初爻,今居四而附五,是謂「柔得位而上同。」然 則凡卦二陰二陽變為《臨》《遯》,三陰三陽變為《泰》《否》,夫 子未嘗言,而邵氏之徒言之,諸家皆從其說,此吾所 未曉也。朱子發用卦變以解《經》,至《無妄》而力主其說, 且曰「《無妄》上《乾》下《震》,若《震》一爻,其剛自《乾》來」,則上卦 未嘗損乾一剛,是卦四體二柔,自《臨》《遯》而變明矣。然 詳觀夫子之言,於《隨》、於《渙》皆曰「剛來」,則是上卦一剛 來而為初二兩爻,於《無妄》獨曰「剛自外來」,加一「外」字, 則其初未嘗損上卦之一剛也。蓋《大畜》上《艮》下《乾》,則 一剛在外,反為《無妄》,則艮變為震。或謂《大畜》一剛在 內,自外來者,自《大畜》而來也。《敘卦》先《無妄》後《大畜》,謂 《大畜》剛上,自《無妄》而變可也;謂《無妄》剛自外來,由《大 畜》而變,於《敘》《先》後不合。殊不知《敘卦》先《無妄》而後《大 畜》,《雜卦》又先《大畜》而後《無妄》,謂「剛自外來,由《大畜》而 變」,何不可之有?其說亦未盡。蓋《無妄》儲貳之卦,上乾 為父,下震為長子,不損乾之一剛,所以見其父道之 全。震為長子,初有一剛,實自乾而得之,故夫子加「外」 字以別之也。況反對自與變卦不同,子發以反對為 變卦,則尢失之。蓋邵氏之學長於占筮,文王之演《易》, 不專於占筮也。靜而正心誠意,動而開物成務,《易》皆 具焉。惟以占筮論之,則古人如管輅、郭璞之徒,足以 盡《易》之道矣,不特邵氏也,讀《易》者捨夫子所已言,求 夫子所未言,恐非聖人意也。卦變之說,存而勿論,斯 可矣。

代淵旨要

《經中體義》

六十四卦各主一大時,卦內六爻,是大時中所謂之 「人」,即逐爻當位得失之小時也。本大時以觀人之所 為,合於時則吉,反於時則凶。卦內初三、五為陽位,二、 四、六為陰位,奇畫為陽爻,偶畫為陰爻。陽爻居陽位 為得位,居陰位為失位。陰爻居陰位為得位,居陽位 為失位。得位則吉,失位則凶。又初與四為應,二與五 為應,三與上為應,一陰一陽則應,俱陰俱陽則不應。 應則吉,不應則凶,此《易》象本體之大約也。然諸卦中 或有得位而反凶,失位而反吉者,有應而反凶,不應 而反吉者,何為?與卦時合與不合故耳,但本時以認 之矣,此《易》之應用而變也。「卦有氣」,謂陰柔也;「有德」,謂 一卦所主之用也。至若乾健、坤順、震「動、艮止」之類是 也。逐卦下所立之名,即時與德之本也。名下所屬之 辭,謂之「𦅸辭」,演一卦德用之旨也。六十四卦卦有六 位,皆以第五為君位,此《易》之大略也。其間或有居此 位而非君義者,有居他位而有君義者,斯《易》之變。蓋 聖人意有所存,即主義任彼,不可滯於常例,學者詳 之。「彖」者,本是卦下辭之名,先儒亦云𦅸辭,孔子作《文 言》,故于首標之云「彖曰」,蓋以廣述𦅸辭,統論一卦所 主之大義,以斷其歸趣也。《大象》者,取上下二象、物象 以為義,不獨取其形,本在取其用以為法。其間有與 彖文相反者,或取相須而盡義,或取垂教之同歸,使 後人法而象之,但會其極處,則知非相反也。《小象》者, 明逐爻所取物象,或辨其爻中所歸之義,或足爻中 所未盡之意,以垂法于人也。《易》卦初自乾坤而下,其 間天地之代運,時世之極變,人事之治亂,第適其用, 直終于《既濟》《未濟》,復入于初生生循環無際,不出此 六十四卦之時,與天地偕永。苟天地可滅,則此理乃 亡矣。

文獻通考

《易類序》

昔伏羲氏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蓋因而重之為六十四卦。及乎三代,是為三《易》。夏曰 《連山》,殷曰《歸藏》。周文王作卦辭,謂之《周易》。周公作爻 辭,孔子為彖辭、象辭、繫辭、文言、序卦、說卦、雜卦,謂之 《十翼》。班固曰:「孔子晚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絕而為之 傳」,即《十翼》也。自魯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魯橋庇 子庸,子庸授江東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醜子家,子 家授東武孫虞子乘,子乘授齊田何子裝。及秦焚書, 《周易》獨以卜筮得存,唯失《說卦》三篇,後河內女子得 之。漢初傳《易》者有田何,何授丁寬,寬授田王孫,王孫 授沛人施讎、東海孟喜、琅邪梁丘賀,由是有施、孟、梁 丘之學。又有東郡京房,自云受《易》於梁國焦延壽,別 為京氏學,嘗立後,罷。後漢施、孟、梁丘、京氏凡四家並 立,而傳者甚眾。漢初,又有東萊費直傳《易》,其本皆古 字,號曰《古文易》,以授琅邪王璜,璜授沛人高相,相以 授子康及蘭陵毋將永,故有費氏之學行於人間,而 未得立。後漢陳元、鄭眾皆傳費氏之學,馬融又為其 傳以授鄭元,元作《易註》,荀爽又作《易傳》,魏代王肅、王 弼並為之註。自是費氏大興,高氏遂衰,梁丘施氏亡 於西晉,孟氏、京氏有書無師,梁陳鄭元、王弼二註列 於國學。齊代唯傳鄭義,至隋王註盛行,鄭學浸微,今 殆絕矣。《歸藏》漢初已亡,按晉中經有之,唯載卜筮,不 似聖人旨。唐開元中,備有三《易》。至宋惟《歸藏》略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