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4 (1700-1725).djvu/6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贊于神明而生蓍』。」謂伏羲矣。故《乾鑿度》云:「垂皇策者, 羲上繫論,四營而成《易》,十八變而成卦。」明用蓍在六 爻之後,非三畫之時。伏羲用蓍,則是伏羲時已重卦 矣。陸德明、陸希聲皆以弼論為是。楊繪曰:「《虞書》『龜筮 協從』,則筮云者,非八卦之可為也,必六十四然後為 筮矣。舜禹之際既曰筮從,則何文王重卦之有?」房審 權曰:「舜史《洪範》已有龜筮從之文,若三代別書,方可 言文王重卦。今世儒不言神農、夏禹,多從輔嗣之說, 而言文王者,尚或有之。」觀此諸說,可以釋然矣。

《文王作爻辭之疑》

馮厚齋解《明夷》六五爻「箕子之明夷」云,「箕」字,蜀本作 「其」字,此繼統而當明傷之時之象,其指大君當明傷 之時而傳之子,則其子亦為明夷矣。又謂文王作爻 辭,移置君象于上六,以初登于天,後入于地,況《明夷》 之主,六五在下而承之,《明夷》之主,之子之象也。子繼 《明夷》之治,利在于貞,明不可以復夷也。後世以其為 箕,遂傅會于文王與紂事,甚至以爻辭為周公作而 非文王。蓋箕子之囚放在文王羑里之後,方演《易》時, 箕子之明未夷也。李子思深然其說,謂班、馬只言文 王演卦,又曰「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止言包羲、文王、孔 子,未嘗及周公也。」馬季長以下始有周公作爻辭之 說,絕不經見。孔穎達始引韓宣子見《易象》與《魯春秋》, 而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為周公爻辭之證。審 爾,謂周公作爻辭可也,況《春秋》又將屬之周公乎?此 論確矣。愚謂以爻辭為文王作,固自有據。況夫子唯 曰:「《易》之興也,當文王與紂之事,是故其辭危。」《繫辭》只 說文王,未嘗及周公,則所謂辭者,安知非卦爻之辭 耶?愚故已疑之矣。然考箕子囚奴,誠在文王羑里之 後,文王決無預言之理。而《隨》之「王用亨于西山」,《升》之 「王用亨于岐山」,又誠類太王、文王之事。夏、商之王,未 有亨于岐山者,朱子解作「卜祭山川之義」,諸侯祭境 內山川,亦正二王為侯時事也。以此觀之,則爻辭未 必果文王所作,故謂之「作于周公。」韓宣子見《易象》之 言,誠可證也。李子思辨《魯春秋》之說,蓋自不曉其義。 宣子本意,自說見《易象》則知周公之德,見《魯春秋》則 知周之所以王也。周之王猶能為春秋之時之主,義 甚昭然。若厚齋因蜀本其字之誤,盡疑天下之本,反 改而從之,尢有所未可。前漢趙賓正蜀人,解《明夷》六 五箕子為荄,茲則蜀本箕字初未嘗作其字。況厚齋 謂父當暗世而傳子,故其子亦為明夷。歷考前古,惟 堯舜老而舜禹攝,此乃明德相繼。夏商之王,未見父 在而子立者,惟桀紂可當。明夷之主,其肯遽傳之子 乎?此馮氏見後世北齊末主前宋徽欽而有是說。既 謂文王作爻辭,乃取此義乎?爻辭稱帝乙箕子,自是 一例,況明夷箕子之稱,又自有夫子《彖傳》為之證。據 《彖傳》「利艱貞」,「箕子以之」之辭,與爻辭箕子之「明夷利 貞」之辭正相應,烏可傅會蜀本一字之誤,以證爻辭 為非周公作哉?愚故不能無辨,以祛讀者之惑云。李舜 臣字子思號隆山

李子思曰:《隨》上六「王用亨于西山」,其事頗類太王、文 王。或者遂以爻辭為非文王語,然而《易》中王用之辭 非一,如「王用三驅」,「王用出征」,「王用亨于帝吉」,皆泛言, 未嘗指名其人,況稱王而不稱號耶?愚謂:《易》言「王用 凡五」,如《離》之「王用出征」,《益》之「王用亨于帝吉」,無事可 指,猶可謂之泛言,如比之「王用三驅」,安知其非指商 湯祝罔之事?然猶曰「不言其地」,未可必也。至于《隨》之 「王用亨于西山」,《升》之「王用亨于岐山」,「岐山」即西山也。 「岐」「西」固皆因《兌》體取象,而「王用」之辭,決非泛言。太王 之前,未見有亨于岐山者。邑于岐山之下,居焉自太 王始就岐山稱王,非太王而誰?皆有證據,非臆度想 象之言。只此便可見爻辭之非文王作明矣,又何必 指為泛言,而遷就傅會之乎?

馮厚齋又曰:「今觀文王遷岐之詩,『披荊棘,通道路』,切 意太王未卜宅之先,必有負固不庭之國,王者乃用 此巽順之道以通之,故著此象,所謂『知以藏往也。若 曰文王自稱太王之德,則羑里之時,文王一諸侯耳, 未稱王也。追王太王,在武王有天下之後,其曰文王 自稱,與爻辭謂非文王作,則又失之甚矣。愚謂厚齋 切意』」以下云云,可謂中心疑者,其辭枝矣。「岐山之王」, 自有實事,不據乃為此枝辭,毋亦只欲傅會爻辭為 文王作,而不知其不可也。若從先儒以爻辭歸之,周 公自無「羑里時未王」以下之窒礙矣。以爻辭謂非文 王作,初亦何失之有?

《文王作文言之疑》

梁武帝云:「《文言》是文王所作。」載于陸氏《釋文》。陳氏曰: 「其意謂《文言》者,文王之言也。獨不見《文言》之辭,一則 稱子曰,二則稱子曰,則子非孔子而何?」

《文王始稱易名之疑》

馮厚齋曰:皇甫氏曰:「文王在羑里,演六十四卦,著七 八九六之爻,謂之《周易》。」鄭少梅曰:「自包羲以至夏商, 八卦雖重,而未知其所謂七八九六之常變也。《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