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4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消長有一定之理;上下貴賤有一定之分,善惡吉凶 有一定之則。位之當者,孔子無由獨言其非。卦與爻 之小者,文王周公固不謂之大,然後知三聖人之《易》, 一而已矣。若舍象而」求,則人自為《易》,不期于異而自 異。作《辯同論》。嘗曰:「《易》有八卦,有六十四卦,有三百八 十四爻,有大象,有小象,有《大傳》,有《繫辭》,有《說卦》,有《序 卦》,有《雜卦》,有《河圖》《洛書》、蓍策之數。學者當隨處用功, 各詣其極,至于一以貫之,而後全《易》見矣。」

吳萊文集

《三墳辨》

《三墳》書,近出偽書也,世或傳之。大抵言伏羲本《山墳》 而作《連山》,神農本《氣墳》而作《歸藏》,黃帝本《形墳》而作 《坤》乾,無卦爻,有卦象,文鄙義陋,與《周官》太卜所掌三 《易》異焉。《三易》者,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周易》 古矣,「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此 先天之《易》,伏羲之所畫者也。文王修之,伏羲豈以《連 山為〈易〉》,又首艮乎?夫連山蓋列山也,列山本神農之 舊國,首艮又有重山之象,連山非屬之神農而誰乎? 《歸藏》本黃帝之別號,初坤、初乾、初離、初坎、初兌、初艮、 初震、初巽,乃《歸藏》之初經。《歸藏》非他易也,坤乾是已, 又何析而為二乎?《唐·藝文志》:「《連山》十卷,唐始出,今亡。」 《歸藏》三卷,晉薛貞註。今或雜見他書,頗類焦贛《易林》, 非古易也。世之說曰:「《易》占以變,故其數但用九六而 尚老。《連山》《歸藏》占以不變,故其數但用七或用八而 尚少。《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是先 天之《易》也。」《連山》七而首《艮》,《歸藏》八而初坤,亦不過踵 吾伏羲之舊。及推其所用之策,《連山》三十有六,《歸藏》 四十有五,《易》則四十有九,又若不相為用者,而今《三 墳》書獨不聞焉。方孔子未刪書之先,《周官》外史掌三 皇五帝之書,楚左史倚相又能讀三墳、《五典》矣,太史 公所謂縉紳先生難言之者也。孔安國《尚書序》始以 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墳者,大也,言大道也。 苟言大道,孔子不刪,孔子刪之,此其文誠不雅馴矣。 東漢以來,說者所指三皇之號又不一,劉恕乃謂古 無三皇五帝,而《周官》特出于漢儒之手耳,此其書果 何賴乎?嗚呼,《三墳》自《三墳》,《三易》自《三易》,亦無緣合而 為一也。外有紀姓者,敘上古帝王之世,襄陽羅泌頗 加采用,以著《路史》。泌乃據《丹壺名山記》《呂梁碑》及《輶 軒使者方言》,卻疑《三墳》書膚淺不可徵,亦但差錯其 世次,改易其名號而已。紀者何非括提合雒、連通敘 命之類乎?姓者何?非三姓、六姓、四姓、二十一姓之類 乎?大率與《路史》合也。泌又雜引《春秋河洛圖緯》及《山 海經》等書,亦已博矣,然亦何異《三墳》之膚淺乎?莆田 鄭樵且謂東漢諸儒尚喜讖,《三墳》書雖近出,庸不猶 愈于讖乎?乃引柴霖之傳而上寘諸古《易經》之列,以 為非後世所可及,終亦不能掩其偽也。嗚呼!孔子歿 天下言人人殊,荀卿子激焉,至言性出于聖人之偽, 卒併《詩》《書》《六藝》之正者一畀秦火而雜燒之,又豈不 以其偽之勝乎?古人嘗有言曰:「食肉不食馬肝,未為 不知味。」是則稽古而不究鴻荒標鹿之世,亦未為不 知學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