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4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某煞費氣力與它分析。而今思之,只好不說,只做放 那裏。信也得,不信也得,無許多氣力分疏。且聖人要 說理,何不就理上直剖判說?何故恁地回互假托,教」 人不可曉,又何不別作一書?何故要假卜筮來說?又 何故說許多吉凶悔吝?此只是理會卜筮後,因其中 有些子理,故從而推明之,所以《大象》中只是一句兩 句子解了。但有《文言》與《繫辭》中數段說得較詳,然也 只是取可解了底來解,如不可曉底也不曾說。而今 人只是眼孔小,見他說得恁地,便道有那至理,只管 要去推求。且孔子當時教人,只說《詩》《書》執《禮》,只說學 《詩》乎與?「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只說人而不為。《周南》 《召南》。《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元不曾教人去 讀《易》。但有一處說:「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 過矣。」只是孔子自恁地說,不曾將這箇去教人。如周 公做一部《周禮》,可謂纖悉備畢;而《周易》卻只掌于大 卜之官,卻不似《大司樂》教成均之屬。重緣這箇只是 理會卜筮,說箇陰陽消長,卻有些子理在其中。伏羲 當時偶然見得一是陽,二是陰,從而畫放那裏。當時 人一也不識,二也不識,陰也不識,陽也不識,伏羲便 與它剔開這一機。然才有箇一二,後來便生出許多 象數來。恁地時節,它也自過不住。然當初也只是理 會網罟等,也不曾有許多嶢崎,如後世《經世書》之類。 而今人便要說伏羲如神明樣,無所不曉得。伏羲也 自純樸,也不曾去理會許多事來。自它當時剔開這 一箇機,後世間生得許多事來,它也自不奈何,也自 不要得恁地。但而今所以難理會時,蓋緣「亡了那卜 筮之法。如《周禮》大卜掌三易之法。《連山》《歸藏》《周易》,便 是別有理會《周易》之法。而今卻只有《上下經》兩篇,皆 不見許多法了,所以難理會。今人卻道聖人言理,而 其中因有卜筮之說。他說理後,說那卜筮上來做麼? 若有人來與某辯,某是不答。」次日,義剛問:「先生昨言 《易》只是為卜筮而作,其說已自甚明白。然先生于先 天、後天、無極、太極之說,卻留意甚切,不知如何?」先生 曰:「卜筮之書,如《火珠林》之類,許多道理依舊在其間。 但是因它作這卜筮後,去推出許多道理來。它當初 做時,卻只是為卜筮畫在那裏,不是曉盡許多道理 後,方始畫。這箇道理難說。向來張安國兒子來問,某 與說云:『要曉得,便只似《靈棋課》模樣。有一朋友言,恐 只是以其人未能曉,而先之以此說』。」某云:「是誠實恁 地說。」良久曰:「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 下之象。」陳安卿問:「《先天圖》有自然之象數,伏羲當初 亦知其然否?」曰:「也不見如何。但圓圖是有些子造作 模樣。如方圖只是據見在底畫,圓圖便是就這中間 拗做兩截,恁地轉來底是奇,恁地轉去底是耦,便有 此不甚依它當初畫底。然伏羲當初也只見箇太極, 下面有箇陰陽,便是一生二,又生八,恁地推將去,做 成這物事。想見伏羲做得這箇成時,也大,故地喜歡。 自前不曾見一箇物事了,恁地齊整。」因言:「夜來有一 說,不曾盡通。《書》言:『聖人之精,畫卦以示聖人之蘊』」,「因 卦以發精」是聖人本意;蘊是偏旁帶來道理。如《春秋》, 聖人本意,只是載那事,要見世變,禮樂征伐自諸侯 出,臣弒其君,子弒其父,如此而已。就那事上見得是 非美惡曲折,便是因卦以發。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四象生八卦」以上便是 聖人本意底。如《彖》《象》《文言》《繫辭》,皆是因而發底,不可 一例看。今人只把做占去看,便活。若是的,定把卦爻 來作理看,恐死了。國初講筵講「『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太祖遽云:『此書豈可令凡民見之』?」某便道是解《易》者 錯了。這「大人」是「飛龍」,言人若占得此爻,便利于見那 大人。如人臣占得此爻,則利于見君而為吉也。如那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有德者亦謂之「大人。」言人若尋 師,若要見好人時,占得此爻則吉。然而此兩箇「利見 大人」,皆言「君德也」者,亦是說有君德而居下者。今卻 說九二居下位而無應,又如何這箇無頭面,又如何 見得應與不應,如何恁地硬說得?若是把做占看時, 士農工、商,事事人用得這般人,占得便把做這般用; 那般人占得,把做那般用。若似而今說時,便只來便 看道理如何,後作區處。古時人蠢蠢然事事都不曉 得,做得是,也不知做得不是,也不知聖人便作《易》,教 人去占,占得恁地便吉,不恁地便凶。所謂「通天下之 志,定天下之業,斷天下之疑」者,即此是也。而今若把 作占說時,吉凶悔吝「便在我看。把作甚麼用?皆用得。 今若把作文字解,便是硬裝了。」安卿問:「如何恁地?」先 生曰:「而今把理說時,吉凶悔吝皆斷定在九二、六四 等身上矣。如此,則吉凶悔吝是硬裝了,便只作得一 般用了。」胡叔器問:「吉凶是取定于揲蓍否?」曰:「是。然則 《洪範》『龜從筮從』,又要『卿士庶民從』,如何?」曰:「決大事,也 不敢」不恁地兢謹。如遷國立君之類,不可不恁地。若 是其它小事,則亦取必于卜筮。而聖人見得那道理 定後,常不要卜。且如舜所謂「朕志先定,詢謀僉同,鬼 神其依,龜筮協從。」若恁地,便是自家所見已決,而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