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4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亦不過如此。故曰:「卜不習吉。」且如周公《卜宅》云:「我卜 河朔黎水,我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瀍澗只在 洛之旁。這便見得是公先自要都洛,後但夾將瀍澗 來卜,所以每與洛對說,而兩卜所以皆言惟洛食。見 得是人謀先定,後方以卜來決之。《擇之》言:『筮短龜長, 不如從長看來,龜又較靈』。」先生曰:「揲蓍用手,又不似 鑽龜較自然。只是將火一鑽,便自成文,卻就這上面 推測。」叔器問:「龜卜之法如何?」曰:「今無所傳,看來只似 而今五兆卦。此間人有五兆卦,將五莖茅自竹筒中 寫出來,直向上底為木,橫底為土,向下底為水,斜向 外者為火,斜向內者為金,便如文帝兆得大橫土也。 所以道『予為天王,夏啟以光』,蓋是得土之象。」

初九夜侍坐,復舉《易》說云:「天下之理,只是一陰一陽, 剛柔仁義皆從此出。聖人始畫為一奇一耦,自一奇 一耦錯綜為八,為六十四,為三百八十四爻,天下萬 事,具盡于此,蓋該備於一陰一陽而無所遺也。所謂 剛柔、仁義,皆從此出。聖人命之以辭,而吉凶、悔吝、利 不利,皆自此而來。」遂舉乾坤一二卦爻云:「大概陽爻」 多吉而陰多凶,又看他所處之地位如何。《六經》中因 此事則說此理,惟《易》則未有此事而先有此理,聖人 預言之以告人。蓋天下萬事不離于陰陽之理,該備 天下萬物之變態。聖人仰觀俯察于陰陽之理而有 以見之,遂為之說,以曉諭天下來世。然事雖未形,而 實然之理已昭著,世間事不出是許多。吾雖先見而 預為之說,而未至未然之理,固難以家至而戶曉,故 假設為卦爻之象,寓于卜筮之法。聖人又于其卦爻 之下而繫之以辭,所以示人以吉凶悔吝之理。吉凶 悔吝之理,即陰陽之道,而又示人以利正之教。如占 得《乾》,此卦固是吉,辭曰「元亨。」「元亨」,大亨也。卦固是大 亨,然下即云「利正」,是「雖大亨,正即利,而不正即不利 也。使天下因是而占,因占而得其吉,而至理之權輿, 聖人之至教寓于其間矣。如得《乾》之卦五爻不變而 初爻變,示人以勿用之理也。得《坤》之卦而初爻變,是 告人以履霜之漸也。大概正為吉,而不正為不吉;正 為利,而不正為不利,其要在使人守正而已。」又云:「『『《易》 無思也』。他該許多道理,何嘗有思?有為而為,寂然不 動,感而遂通』,才感便通。」因舉論占處。

沈僩問:「《坤六二》:『不習無不利』,或以為此成德之事,或 以為學者須時習,然後至于不習。」曰:「不是如此。聖人 作《易》,只是說此爻中有此象。若占得此爻,便應此事, 自有此用。未說到時習。至于不習與成德之事,在學 者固當如此。然聖人作《易》,未有此意在。某說《易》所以 與先儒不同,正在于此。某之說只有一箇壁直意思」, 都不霑惹。學者須先曉得某之正意,然後方可推說 其他道理,如「過劍門」相似,須是驀直攛過劍門,脫得 劍門了,卻以之推說《易》之道理,橫說豎說都不妨。若 攙挨近兩邊,觸動那邊,便是攛不過,便非《易》之本意 矣。據某解,一部《易》只是作一筮書。若曉得某說,則曉 得伏羲文王之《易》,本是作如此用,元未有許多道理 在,方不失《易》之本意。如人射箭,須先射中紅心了,然 後以射他物,無有不中。今未曉得聖人作《易》本意,便 要說道理。縱曉說得好,只是無情理,與《易》元不相干。 聖人分明說「昔者聖人之作《易》也,觀象設卦筮書者」, 此類可見。《易》只是說箇卦象,以明吉凶而已,更無他 說。今人讀《易》,當分為三等:伏羲自是伏羲之《易》,文王 自是文王之《易》,孔子自是孔子之《易》。看伏羲之《易》,如 未有許多彖象文言說話,方見得《易》之本意,只是要 作卜筮用。如伏羲畫八卦,那裏有許多文字言語,只 是某卦有某象,如乾有乾之象,坤有坤之象而已。今 人說《易》,未曾明乾坤之象,便先說乾坤之理,所以說 得都無情理。及文王周公分為六十四卦,添入「乾元 亨利貞,坤元亨利,牝馬之貞」,不是伏羲之意,已是文 王周公自說他一般道理了,然猶是就人占處說。如 占得乾卦,則「大亨而利于正」耳。及孔子繫《易》,作《彖象》 《文言》,則以「元亨利貞」為乾之四德,又非文王之《易》矣。 然孔子雖盡是說道理,猶因卜筮上發出許多道理, 教人曉得所以凶,所以吉。卦爻好則吉,卦爻不好則 凶;卦爻大好而己德相當則吉;卦爻雖吉而己德不 足以勝之,則雖吉亦凶;卦爻雖凶而己德足以勝之, 則雖凶猶吉。如云「需于泥致寇」至,此爻本不好,而象 卻曰「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蓋卦爻雖不好,而占之 者能敬謹畏防,則亦不至于敗。蓋《需》者待也,需有可 待也。需有可待之時,故得以思患預防而不至於敗。 此則聖人就占處發明誨人之理。

「今人說《易》,必先掊擊了卜筮。如下繫說卜筮,是甚次 第!某所恨者,不深曉古人卜筮之法,故今說處,多是 想象古人如此。」或曰:「卜蓍求卦,即其法也。」曰:「卦爻與 事不相應,則推不去。古人于此有變通,或以支干推 之。」

聖人作《易》,本為占筮,然其辭固包義理在其中。孔子 恐人只於卜筮上來,一向泥著,方只以義理解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