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6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得以陵弱,眾不得以暴寡,而各安其居也。」若如蔡 氏之說,則「相協厥居」,事皆付之於天,而君但安之自 若,奉天勤民之政略不相與,又豈「天祐下民,作君作 師」之意哉?

按顧炎武跋按此書若堯興謂天左旋日月五星違天而右轉主陳氏祥道高宗彤日謂左庚繹于高宗之廟主金氏履祥西伯戡黎謂是武王亦主金氏誕

保「文武受命惟七年」,謂周公輔成王之七年,主張氏、 陳氏皆不一之論。又如《禹貢》「厥賦貞」主蘇氏軾謂賦 與田正相當,涇屬渭,汭主小傳,「水北曰汭」;《太甲》「自周 有終」主金氏謂「周當作君」,《多方》「不克開于民之麗」,主 葉氏金縢「周公居東」,謂孔氏以為東征,非是。至《洛誥》 又取東征之說自相牴牾,每傳之下繫以《經》文及傳 《音釋》,於字音、字體、字義辨之甚詳。其《傳》中用古人姓 氏、古書名目,必具出處,兼亦考證典故。蓋宋、元以來, 諸儒之規模猶在,而其為此書者,皆自幼為務本之 學,非由八股發身之人。故所著之書,雖不及先儒,而 尚有功於後學。至永樂中修《尚書大全》,不惟刪去異 說,并音釋亦不存矣。愚嘗謂自宋之末造以至有明 之初年,經術人材,於斯為盛。自《八股》行而古學棄,《大 全》出而經說亡,洪武、永樂之間,亦世道升降之一會 矣。

明太祖御註洪範一卷

按劉三吾後序皇上宵旰圖治留心經學以為六經莫古於書帝王政事亦莫備於書讀書弗本其行事而徒求之於文字非學者也既廑睿思發其奧義為

書若干篇矣。載惟範洪《大法》,本諸天道,體之人君,驗 之民生,未易推測,則即鑾輿,日所戾止。敕寫是編,揭 之座右,朝夕顧諟,一旦心領神會有得焉,乃撥幾冗 為之註釋,於是九疇《大範》,燦然復明。大哉聖訓,於世 詎小補哉?臣如孫嘗習是書,叨沗近侍,日獲與聞,敢 僭序其後。

明成祖敕修書經大全十卷

按金玉節題跋成祖永樂十二年上命儒臣纂修四書五經大全十三年九月己酉五經大全成上御殿受之而書傳舊為六卷今分十卷其纂修臣則大學

士胡廣,侍講楊榮、金幼孜,修撰蕭時中、陳循,編修周 述、陳全、林誌、李貞、陳景著,檢討余學夔、劉永清、黃壽 生、陳用、陳燧,五經博士王進,典籍黃約仲,庶吉士徐 順,禮部郎中王羽,兵部郎中童謨,禮部員外郎吳福, 刑部員外郎吳嘉靜,禮部主事黃裳,刑部主事段民、 章敞、楊勉、周忱、吳仲,刑部主事洪順、沈升,監察御史 陳道潛、評事王選、博士黃福、御醫趙友同,國子博士 王復原,泉州教授曾振,常州教授廖思敬,蘄州學正 傅舟,濟陽教諭林觀,善化教諭顏敬守,常州訓導彭 斐,鎮江訓導留季安,凡四十二人。竊惟太祖偃武之 後,踵以修文,既御注《洪範》,復敕儒臣纂修《書傳》,會選 固已光被四表,風動四方矣。成祖復紹其所聞,增為 《大全》,使學者於蔡《傳》之外,又得以稽古多聞,上求夫 二帝三王之治,以左右厥辟,升於大猷,宜其彬彬乎 三百年文治之盛,皆祖宗積累之所致也。玉節自宋 世汪溪始祖松青公,博涉經史,尤精通《尚書》,遂以《尚 書》世其家。至允新公諱沖,領寶慶乙酉鄉試,於是相 繼而起者,子方公若洙,則以父子掇巍科;次築公起 巖,則以兄弟登鄉薦;日章公堅,則以祖孫領解元。皆 以《尚書》顯,不獨經術理學之盛巋。然儒宗而言《尚書》 者,必推金氏,以視漢歐陽生之八世《尚書》者,尤為溢 美矣。自宋至今,傳習益久,討論彌精。予祖九疇公復 以《尚書》擅江都,家藏卷軸,《尚書》尤多。今出其《大全》監 本,皆手自增訂,蠅楷細書,精彩悅目。大兒奇選,次兒 彥選尚在髫齔,旁睨摩娑,亦愛玩不置,願子孫世世 寶之。但能得其精義,雖各取二三策,皆足以堯舜其 君,而皋夔其身,不惟能世其家學,而尊王法祖之理 皆具於是矣。謹拜手而書之。崇禎十七年江都金玉 節敬跋。

楊廉洪範纂要一卷

按廉自序尚書洪範所陳篤恭而天下平聖神功化之極盡在是矣劉氏父子五行傳於五者增而為六夏侯勝久陰謀上之言偶爾而中人愈神之而世遂

有兩《洪範》六五行,宋蘇明允指其謬,當矣。然向歆以 前已有《尚書大傳》,大略如向、歆之說,而蘇氏曾無言 及,豈亦未見邪噫?《易》出於羲、文、周、孔,其後乃有京房、 郭璞之學;範出於大禹、箕子,其後乃有劉向、劉之 學,而淫巫瞽史往往幸其一言之中從而張之,使其 為說,遂與聖人之經抗衡於世,豈不可憾哉!學者誠 取《洪範》本篇,沈潛玩味,則五行、五事、休咎福極之應, 昭然可見,又何必牽合補綴,以曲為之說哉?

徐獻忠洪範或問一卷

按獻忠自序聖人列天地自然之利可以養民者曰五行後世摘其義謂造化群有而生吉凶此五物司之甚矣其過論也劉向五行傳始窮其義以通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