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6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蔡子,傳其學,著《洪範皇極內篇》,以儒者之道緣之。厥 後作《書集傳》,遂旨趣五行,綜其餘論,不自知其陷於 緯說之家矣。夫天地之道,有象有數,有體有用,故孔 子謂「《易》有君子之道四焉。至於《洛書》」者,其精行鬼神, 其變參卦圖,其數窮物理,通治軌,闔闢推移,猶夫《易》 之為道,廣大悉備者也。箕子、陳範之本意,純乎理而 不窮其變,則其象而不衍其數。後世儒者,役於劉向 之過論,既昧地十之數,不可通於《洛書》之九,又不知 五行一疇,不可通於八疇之義,徒泥異端之說,使聖 人之教不白於天下,是固可惜也。顧傳注之行已久, 後生末學不敢以一得之見,遽綴其間,聊即問難語 名之,以竢悟學之士云。

歸有光洪範傳一卷

按有光自述昔王荊公曾文定公皆有洪範傳其論精美遠出二劉二孔之上然予以為先儒之說亦時有不可廢者因折衷之復為此傳若皇極言予攸好

「德」即五福之「攸好德」,而所謂「錫福」者,錫此而已。箕子 丁寧反覆之意,最為深切,古今注家未之及也。不敢 自謂有得箕子之心於千載之下,然世之君子,因文 求義,必於予言有取焉矣。

歸有光考定武成一卷

按有光自述余所考定只移四月以下一段文勢既順亦無闕文矣汪王卿嘗疑甲子失序蓋先儒以漢志推此年置閏在二月故四月有丁未庚戌本無可

疑也。

歸有光尚書敘錄 卷

按有光自序有光少讀尚書即疑今文古文之說後見吳文正公敘錄忻然以為有當於心揭曼碩稱其綱明目張如禹之治水信矣自是數訪其書未得也

己亥之歲,讀書於鄧尉山中,頗得深究《書》之文義,益 信吳公所著為不刊之典。因念聖人之書存者年代 久遠,多為諸儒所亂,其可賴以別其真偽,惟其文辭 格製之不同。後之人雖悉力模擬,終無以得其萬一 之似。學者由其辭可以達於聖人,而不惑於異說。今 伏生書與孔壁所傳,其辭之不同,固不待於別白而 可知。昔班固《藝文志》有《尚書》二十九篇,《古經》十六卷。 古經,漢世之偽書,別於經,不以相混,蓋當時儒者之 慎如此。而唐初諸臣不能深考,猥以晚晉雜亂之書 定為《義疏》,而漢魏專門之學遂以廢絕。朱子蓋有所 不安,而未及是正,吳公實有以成之。而今列於學官 者,既有著令,縉紳先生莫知廣《石渠》《白虎》之異義,學 者蹈常習故,漫不復有所尋省,以數百年雜亂之書 表章於一代大儒之手,而世亦莫能尊信之,可歎也 已!余未見吳公書,乃依倣其義,釐為今文,而存其敘 錄於前,以俟他日得公書參考焉。

彭勗書傳通釋六卷

按勗自述愚讀是經傳叨中甲科且嘗推所得以淑諸人而其中微辭奧義有弗能辨析者尤多比伏睹頒降書傳藏於學校閭巷未易得睹是以忘其不韙

之咎。摘取其切要者,附載下方,名曰《書傳通釋》。繕寫 成編,歸貽家塾,庶與吾之士共焉。

按金玉節題跋予家世尚書所藏傳註尤多于他經自太祖會選頒行學校余家亦得繕寫一部而閭巷未睹者甚眾及彭君通釋刻于建陽而書傳之義乃

如日之中天。無遠弗照。不獨于《尚書》為能羽翼經傳。 而于太祖《會選》之意。亦足黼黻盛明,豈小補已哉。

董斯張周書克殷度邑解二卷

按斯張自序世儒謂周書出汲冢乃克殷度邑二解載史記確為逸書非後儒竄入者太史公去伏生不遠其辭亦近之余意以史載湯誥及二解補伏生今

文書,而以古文別為一錄。熙甫弱侯而在,必有賞余 言者。賈生書云:「紂已死玉門之上,武王使人帷而守 之。」大白小白,千古厚誣。《升菴集》及《金罍子》已有辨。余 錄克殷,依《史記》,自武王既入始度邑;解依《汲冢書》,有 一二未安者,酌二書參用之,以文字異同者疏其下。 孔晁注《周書》殊草草。《索隱》《正義》亦多秕僻,間綴以鄙 見,所以便觀者也。或曰:「齊宣王曰:『臣弒其君,何居』?」應 之曰:「發伐辛焚」,非弒乎?疇手刃之謂哉?

錢一本範衍十卷

按一本自序揚子太元根據洛書非苟作者朱子謂其零星補湊蔡西山氏則以揚氏太元關氏洞極司馬氏潛虛皆以不知而作目之愚不揆量竊謂龜惟

求洛之舊契,原數以為兆。「綜九章以考占,以一見占 五行,以二見占五事,以三見占八政,以四見占五紀, 以五見占皇極,以六見占三德,以七見占稽疑,以八 見占庶徵,以九見與隱占福極。」蓋龜從洛出,能知天 道,其自一至九,四十五畫,見於龜背,皆神明自然之 拆文,一一皆有吉凶可貞。問:禹疇九章即為龜卜全 書之實據。求《洛書》之舊,稽禹疇之卜,因數成變,因變 考占,因占設教,因事示戒。蓋卦以兩畫成於八,疇以 兩畫成於九,卦之六十四,以八乘之,為五百一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