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6 (1700-1725).djvu/1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晁氏曰:胡瑗翼之撰。皆其門人所錄,無銓次首尾。

張晦之《洪範解》一卷。

晁氏曰:皇朝張景晦之撰。景當景祐三年為房州參軍,著《論》七篇。

楊元素《書九意》一卷。

晁氏曰:皇朝楊繪元素撰。其序云:「《詩》《書》《春秋》同出於史,而仲尼或刪或修,莫不有筆法焉。」 《詩》《春秋》,先儒皆言之,《書》獨無其法邪?故作《斷堯》《虞書》《夏書》《禪讓》《稽古》《商書》《周書》《費誓》《泰誓》《意》九篇。

蘇明允《洪範論圖》一卷。

晁氏曰:三《論》皆援《經》《繫》《傳》,斥末以歸本。《二圖》一以指歆、向之謬,一以形其意。或云非洵作。

孫莘老《書解》十三卷。

晁氏曰:覺仕元祐,謂「康王以喪服見諸侯為非禮。」 蘇氏之說本此。

《新經尚書》十三卷。

晁氏曰:王雱元澤撰。熙寧時,頒是書于學官,用以取士。或少違異,輒不中程,由是獨行于世六十年,而天下學者喜攻其短,自開黨禁,世人罕稱焉。陳氏曰:其父安石序之曰:「熙寧三年,安石以尚書入侍,遂與政,而子雱實嗣講事,有旨,為之說以進。八年,下其說太學,頒焉。」雱蓋述其父之學,王氏《三經義》,此其一也。熙寧六年,命知制誥呂惠卿充修撰《經義》,以安石提舉修定,又以安石子雱、惠卿弟升卿為修撰官。八年,安石復入相,《新傳》乃成,雱蓋主是經者也。王氏學獨行于世者六十年,科舉之士熟於此,乃合程度,前輩謂如脫然按其形模而出之爾,士習膠固,更喪亂乃已。

《朱子語錄》曰:「荊公不解《洛誥》,但云其間煞有不可強通處,今姑擇其可曉者釋之。」 今人多說荊公穿鑿,它卻有如此處。後來人解《書》,卻須要盡解王說,傷於鑿,然其善亦有不可掩處。

《王氏洪範傳》一卷。

晁氏曰:王介甫撰。以劉向、董仲舒、伏生明災異為蔽,而思別著此《傳》。以「庶徵」 所謂「若」 者,不當訓「順」 ,當訓「如」 ,人君之五事,如天之雨、暘、寒、燠、風而已。大意謂天人不相干,雖有變異,不足畏也。

《東坡書傳》十三卷。

晁氏曰:熙寧以後,專用王氏之說,「進退多士」 ,此書駿異,其說為多。

陳氏曰:其於《引征》,以為羲和貳於羿而忠於夏,於康王《之誥》以釋衰服冕為非禮,曰:「予於《書》,見聖人之所不取,而猶存者有二,可為卓然獨見於千載之後者。」 又言昭王南征不復,穆王初無憤恥哀痛之語,平王當傾覆禍敗之極,其書與平、康之世無異。有以知周德之衰,而東周之不復興也。嗚呼,其論偉矣!

《朱子語錄》:「或問:『諸家書解誰最好?莫是東坡』?」 曰:「然。」 又問:「但若失之太簡。」 曰:「亦有只消如此解者 。東坡書解卻好,他看得文勢好。」

《書義辨疑》一卷。

晁氏曰:楊時中立撰。其書專攻王雱之失。

《古三墳書》一卷。

晁氏曰:張天覺言得之於北陽民家墳,皆古文,而傳乃隸書。所謂「三墳」 者,山氣形也。《七略》《隋志》皆無之,世以為天覺偽撰。

陳氏曰:「『元豐中,毛漸正仲奉使西京,得之唐州民舍。其辭詭誕不經,蓋偽書也。《三墳》之名,惟見於《左氏》右尹子革之言。蓋自孔子定書,斷自唐虞以下。前乎唐虞,無徵不信,不復采取,於時固已影響不存,去之二千載,而其書忽出,何可信也?況皇謂之『《墳》』」 ,「帝』謂之《典》,皆古史也。不當如毛所錄,其偽明甚。人之好奇,有如」 此其僻者。晁公武云:「張商英偽撰,以比李筌《陰符經》。」

石林葉氏曰:「古《三墳》書為古文,奇險不可識了,不知其為何語,其妄可知也。」

按:夫子所定之書,其亡於秦火而漢世所不復見者,蓋杳不知其為何語矣。況《三墳》已見削於夫子,而謂其書忽出於元豐間,其為謬妄可知。夾漈好奇而尊信之,過矣。又況詳孔安國《書序》所言,則《墳》《典》《書》也,蓋百篇之類也;《八索》《易》也,蓋《彖》《象》《文言》之類也。今所謂「三墳」 者,曰《山墳》《氣墳》《形墳》,而以為《連山》《歸藏》《坤》乾之所由作,而又各有所謂大象六十四卦,則亦是《易》書,而與百篇之義不類矣,豈得與「五典」 並稱乎?

顏、吳、范、司馬無逸《說命解》三卷

晁氏曰:皇朝吳安時、范祖禹、司馬康元祐中侍講筵,顏復說書崇政殿日所進講說也。

《伊川書說》一卷。

晁氏曰:「伊川之門人。記其師所談。」

《洪範會傳》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