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6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書·無逸》,上曰:「朕深知享國之君宜戒逸豫。」因請書《無 逸》篇於邇英閣之後屏。上曰:「朕不欲背聖人之言,當 書置之坐右。」又命侍講丁度取《孝經》「天子孝治聖治 廣要道」四章,對為右圖。因令襄書《無逸》,洙書《孝經》,又 「命承旨王拱長為二圖序,而襄書之。」又云:「仁宗初建 邇英閣,書《無逸》於屏間,歲久而弊,以白居易賦代之。 侍講楊安國請復書《無逸》,上欣然,命王洙書之,置之 左方。又命丁度取《孝經》之天子聖治孝治廣要道」四 章對為右圖,命蔡襄書之。按邇英、延義二閣建於景 祐二年正月癸丑,孫奭為侍講學士,嘗書《無逸圖》上 之,請施便坐,帝施於講讀閣。今曰歲久而弊者,當是 奭所上之圖等。又按《玉海》,皇祐初,詔楊安國等以《五 經正義》節解為書,令先撰序及名。安國等請名曰《五 經義宗精義樞要》,詔以《五經精義》為名。十二月己亥, 御延和殿,安國等上《五經精義序》,進讀畢,賜茶而退。 辛丑,降付邇英閣。四年十一月甲寅,邇英閣侍講上 《尚書節解》三十卷。

至和二年三月判國子監王洙以石經尚書見書鐫未就乞促近限畢工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仁宗命國子監取 《易》《詩》《書》《周禮》《禮記》《春秋孝經》為篆隸二體,刻石兩楹。 至和二年三月五日,判國子監王洙言,「國子監刊立 石經,至今一十五年止,《孝經》刊畢,《尚書》《論語》見書鐫 未就,乞促近限畢工,餘經權罷。」從之。

嘉祐三年楊繪獻書意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嘉祐三年。楊繪獻 《書意詩尚春秋辨要》十卷。閏十二月二十六日。命為 集賢校理。按明史官焦竑經籍志楊繪書九意一卷此無九字未知孰是

神宗熙寧 年范純仁作尚書解以進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按《范純仁傳》:神宗曰:「『卿善 論事,宜為朕條古今治亂可為監戒者』。乃作《尚書解》 以進曰:『其言皆堯、舜、禹、湯、文、武之事也,治天下無以 易此,願深究而力行之』。」

熙寧八年六月,頒王安石《書經新義》於學官。

按《宋史神宗本紀》:熙寧八年六月「己酉,頒王安石《詩》 《書》《周禮》義於學官。」按《王安石傳》:「初,安石訓釋《詩》《書》 《周禮》既成,頒之學官,天下號曰《新義》。又作《字說》,多穿 鑿傅會,其流入於佛、老,一時學者無敢不傳習,主司 純用以取士,士莫能自名一說,先儒注一切廢不用。」

哲宗元祐 年車駕幸太學命豐稷講尚書無逸篇賜四品服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按《豐稷傳》,「哲宗時歷國子 祭酒,車駕幸太學,命講《書無逸》篇,賜四品服。」

元祐二年九月,經筵官進講《尚書》呂公著、范祖禹進 所節《尚書》等《三經要語》。十月,范祖禹乞於邇英閣復 張掛《無逸圖》。是年,文彥博亦進四軸。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元祐二年九月庚 午,呂公著言「伏觀今月十五日以經筵講《論語》畢。賜 執政及講筵官御筵。是日內出御書唐賢律詩分賜 臣等各一篇。次日臣於延和謝。今《論語》終帙,進講《尚 書》二書,皆聖人之格言,為君之要道。臣輒於《尚書》《論 語》及《孝經》中節取要語凡一百段。惟取明白切於治 道者,庶便省覽。」他日,太皇太后宣諭公著曰:「所進《尚 書》《論語》等要義百篇,皇帝每日書寫看覽,甚有益學 問。」范祖禹又言:「臣謹節《尚書》《論語》《孝經》切要之語,訓 戒之言,得一百一十九事,以備聖覽。所冀手書之、目 睹之、心存之,以助聖德之萬一,名曰《三經要語》。」十月 丁未,范祖禹乞於邇英閣復張掛王洙、蔡襄所書《無 逸孝經圖》,從之。「周公《無逸》,以勤為先;《孝經》四章,以孝 為本。」元祐二年,平章軍國重事文彥博上奏曰:「邇英 北壁有仁祖朝講官王洙所寫《無逸圖》,臣慮禁中或 未有此圖,敢寫錄四軸并一卷上進。望於殿內張掛, 及置於几案,以便聖覽。」

元祐五年二月,講《尚書·無逸》終篇,司馬康等進講義 一卷。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元祐五年二月壬 寅。講《尚書無逸》終篇。侍講司馬康、吳安詩、范祖禹等 錄進講義一卷。

徽宗建中靖國 年帝幸太學命蔣靜講尚書無逸篇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按《蔣靜傳》,「徽宗初立,靜上 言多詆元祐間事。明年,遷國子司業,帝幸太學,命講 《尚書無逸》篇,賜服金紫。」

高宗建炎二年上親書素屏尚書旅獒一篇出示宰執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建炎二年九月二 十二日癸卯,內出親書坐右素屏《旅獒》一篇,《大有》《大 畜》二卦,與孟子之言七,凡十扇,遣中使宣示宰執。

紹興五年賜趙鼎御書尚書一部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五年九月二 十日庚寅,賜趙鼎御書尚書一部。翌日鼎奏謝上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