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6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一百十二卷目錄

 書經部彙考二

  尚書百篇古序

經籍典第一百十二卷

書經部彙考二

《尚書百篇》

按尚書古序按司馬遷稱孔子序書傳劉歆稱孔子修易序書班固稱書之所起遠矣至孔 子纂百篇而為之序言其作意隋書經籍志稱孔子刪書別為之序各陳作者所由孔穎達稱書序 者鄭元馬融王肅並云孔子所作百篇凡六十三序則古序蓋孔子所作也然朱子嘗疑之

《虞書》。

孔傳凡十六篇。十一篇亡,五篇見存。

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于位,讓于虞舜, 作《堯典》。

孔傳言堯可為百代常行之道。

虞舜側微,堯聞之聰明,將使嗣位,歷試諸難,作《舜典》。 帝釐下土,方設居方,別生分類,作汨,作《九》,共九篇。《槁 飫》。

孔傳言舜理四方諸侯,各設其官,居其方,別其姓族,分其類,使相從。汨、治、作,興也。言其治民之功興,故為汨作《槁、勞》《飫,賜》也。凡十一篇皆亡。正義《左傳》:「犒師者,以師枯槁,用酒食勞之。」是槁得為勞也。又《左傳》云:「將賞,為之加膳。加膳則飫賜。」是飫得為賜,亦不知勞賜之何所謂也。

皋陶矢厥謨,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謨《益 稷》。

孔傳《禹成厥功》,陳其成功也。申,重也。重美二子之言,凡三篇。正義「篇先大禹,序先言《皋陶》」者,《皋陶》之篇,皋陶自先發端,禹乃然而問之,皋陶言在禹先,故序先言皋陶;其此篇以功大為先,故先禹也。《益稷》之篇,亦是禹之所陳,因《皋陶》之言,而禹論《益稷》在《皋陶謨》後,故後其篇。

《夏書》:

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孔傳此堯時事,而在《夏書》之首。禹之王以是功

啟與有扈戰于甘之野,作《甘誓》。

大康失邦,昆弟五人須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羲和湎淫,廢時亂日,引往征之,作《引征》。

《商書》:

《釋文》凡三十四篇,亡,十七篇見存。

自契至于成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告釐 沃》。

孔傳十四世,凡八徙國,都契父。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焉,故曰:「從先王居告來居治沃土。」凡二篇皆亡。

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征之,作《湯征》。

孔傳述始征之義也亡。

伊尹去亳適夏,既醜有夏,復歸于亳。入自北門,乃遇 汝鳩、汝方,作《汝鳩》《汝方》。

孔傳《鳩方》二人,湯賢臣,言所以醜夏而還之意。二篇皆亡。

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遂與桀戰于鳴條之野,作《湯 誓》。

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疑》至、《臣扈》。

孔傳湯革命創制,改正易服,變置社稷,而後世無及勾龍者,故不可而止,作《夏社》,言不可遷之義。《疑至及》《臣扈》三篇皆亡。

夏師敗績,湯遂從之。遂伐三朡,俘厥寶玉,誼伯仲伯 作《典寶》。

孔傳二臣作《典寶》一篇,言國之常寶也。亡。

湯歸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誥》。

湯既黜夏命,復歸于亳,作《湯誥》。

成湯既沒,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肆命》《徂后》。

孔傳凡三篇,其《二》亡。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諸桐,三年復歸于亳,思庸伊 尹,作《太甲》三篇。

伊尹作《咸有一德》。

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單遂訓伊尹事,作《沃丁》。

孔傳伊尹既致仕,老,終以三公禮葬。咎單,忠臣名,作此篇以戒也。《亡》。

伊陟相太戊,亳有祥,桑榖共生于朝,伊陟贊于巫咸, 作《咸乂》四篇。

孔傳贊,告也。《巫咸臣》名皆亡。

太戊贊于伊陟,作《伊陟原命》。

孔傳《原臣名》二篇,皆亡。

仲丁遷于囂,作《仲丁》。

孔傳陳遷都之義,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