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8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民請服。天下聞之,皆薄禹之義而美舜之德。《詩》曰:『載 色載笑,匪怒伊教』。舜之謂也。」問曰:「然則禹之德不及 舜乎?」曰:「非然也。禹之所以請伐者,欲彰舜之德也。故 善則稱君,過則稱己」,臣下之義也。假使禹為君,舜為 臣,亦如此而已矣。夫禹可謂達乎?為人臣之大體也。

《泮水三》

季孫子之治魯也,眾殺人而必當其罪,多罰人而必 當其過。子貢曰:「暴哉治乎!」季孫聞之曰:「吾殺人必當 其罪,罰人必當其過,先生以為暴,何也?」子貢曰:「夫奚 不若子產之治鄭?一年而負罰之過省,二年而刑殺 之罪亡,三年而庫無拘人。故民歸之如水就下,愛之 如孝子,敬父母。」子產病將死,國人皆吁嗟曰:「誰可使 代子產死者乎?」及其不免死也,士大夫哭之于朝,商 賈哭之于市,農夫哭之于野,哭子產者皆如喪父母。 今竊聞夫子疾之時則國人喜,活則國人皆駭,以死 相賀,以生相恐,非暴而何哉?賜聞之,託法而治謂之 暴,不戒致期謂之虐,不教而誅謂之賊,以身勝人謂 之責,責者失身,賊者失臣,虐者失政,暴者失民。且賜 聞「居上位,行此四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於是季孫 稽首謝曰:「謹聞命矣。《詩》曰:『載色載笑,匪怒伊教』。」

《泮水四》

問者曰:「夫智者何以樂于水也?」曰:「夫水者,緣理而行, 不遺小間,似有智者;動而下之,似有禮者;蹈深不疑, 似有勇者;漳汸而清,似知命者;歷險致遠,卒成不毀, 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國家以寧,萬事以平, 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樂于水也。《詩》曰:『思樂泮水,薄 采其茆。魯侯戾止,在泮飲酒』。樂水之謂也。」

《閟宮》

問者曰:「夫仁者何以樂於山也?」曰:「夫山者,萬民之所 瞻仰也,草木生焉,萬物植焉,飛鳥集焉,走獸休焉,四 方益取與焉。出雲道風,從乎天地之間,天地以成,國 家以寧,此仁者所以樂于山也。《詩》曰:『太山巖巖,魯邦 所瞻』。樂山之謂也。」

《長發》

傳曰:晉文公嘗出亡,反國三行賞,而不及陶叔狐。陶 叔狐謂咎犯曰:「吾從而亡十有一年,顏色黯黑,手足 胼胝。今反國,三行賞,而我不與焉。君其忘我乎?其有 大過乎?子試為我言之。」咎犯言之,文公曰:「噫!我豈忘 是子哉?高明至賢,志行全成,湛我以道,說我以仁,變 化我行,昭明我。使我為成人者,吾以為上賞,恭我以」 禮,防我以義,藩援我使我不為非者,吾以為次;勇猛 強武,氣勢自御,難在前則處前,難在後則處後,免我 危難之中者,吾以為次,然勞苦之士次之。《詩》曰:「率履 不越,遂視既發。」今不內自訟過,不悅百姓,將何錫之 哉?

《長發二》

夫詐人者,曰:「古今異情」,其所以治亂異道,而眾人皆 愚而無知,陋而無度者也。於其所見,猶可欺也,況乎 千歲之後乎?彼詐人者,門庭之間猶挾欺,而況乎千 歲之上乎?然則聖人何以不可欺也?曰:聖人以己度 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類度類,古今一也,類 不悖,雖久同理,故性緣理而不迷也。夫五帝之前無 傳人,非無賢人,久故也。五帝之中無傳政。非無善政, 久故也。虞夏有傳政,不如殷、周之察也。非無善政,久 故也。夫傳者,久則愈略,近則愈詳,略則舉大,詳則舉 細。故愚者聞其大不知其細,聞其細不知其大,是以 久而差。三王五帝,政之至也。《詩》曰:「帝命不違,至於湯、 齊。」言古今一也。

《長發三》

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 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 餘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然得志行乎中國,若合 符節。孔子曰:「先聖後聖,其揆一也。」《詩》曰:「帝命不違,至 於湯齊。」

《長發四》

孔子觀于周廟,有欹器焉。孔子問于守廟者曰:「此謂 何器也?」對曰:「此蓋為宥座之器。」孔子曰:「聞宥座器滿 則覆,虛則欹,中則正,有之乎?」對曰:「然。」孔子使子路取 水試之: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欹。孔子喟然而嘆曰:「嗚 呼!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孔 子曰:「持滿之道,抑而損之。」子路曰:「損之有道乎?」孔子 曰:「德行寬裕者,守之以恭,土地廣大者守之以儉,祿 位尊盛者守之以卑,人眾兵強者,守之以畏,聰明睿 智者守之以愚,博聞強記者,守之以淺。夫是之謂抑 而損之。」《詩》曰:「湯降不遲,聖敬日躋。」

《長發五》

周公踐天子之位七年,布衣之士所贄而師者十人, 所友見者十二人,窮巷白屋先見者四十九人,時進 善百人,教士千人,宮朝者萬人。成王封伯禽於魯,周 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 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