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8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豕魯魚之難辨。於是僉議命工重刋,以廣其傳。愚僭 分章析類。正其譌誤。以便觀覽。似未必無小補云。

胡廣等詩集傳大全二十卷

【按吳任臣序】詩大全纂修官亦四十二人翰林院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奉政大夫胡廣奉政大夫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講楊榮奉直大夫右春坊右

諭德兼翰林院侍講金幼孜,翰林院修撰,承務郎蕭 時中、陳循,翰林院編修,文林郎周述、陳全、林誌,翰林 院編修,承事郎李貞、陳景著,翰林院檢討,從仕郎余 學夔、劉永清、黃壽生、陳用、陳璲,翰林院五經博士,迪 功郎王進,翰林院典籍,修職佐郎黃約中,翰林院庶 吉士凃順,奉議大夫、禮部郎中王羽,奉議大夫、兵部 郎中童謨,奉訓大夫,禮部員外郎吳福,奉直大夫,北 京刑部員外郎吳嘉靜,承直郎禮部主事黃裳,承德 郎,刑部主事段民,承直郎刑部主事洪順、沈升,承德 郎刑部主事章敞、楊勉、周忱、吳紳,文林郎廣東道監 察御史陳道潛,承事郎大理寺評事王選,文林郎太 常寺博士黃福,修職郎太醫院御醫趙友同,迪功佐 郎北京國子監博士王復原,泉州府儒學教授曾振, 常州府儒學教授廖思敬,蘄州儒學學正傅舟,濟陽 縣儒學教諭杜觀,善化縣儒學教諭顏敬守,常州府 儒學訓導彭子斐,鎮江府儒學訓導留季安。按是書 止抄襲安成劉瑾《通釋》一書,僅刪去數條,而劉本以 《詩小序》隸各篇之下,是書則別為一編。若是乎不同 者。要之當日元未嘗纂修也。

楊守陳詩私抄四卷

【按守陳自序】詩三百篇皆孔子所錄世無異論矣其序或謂作於孔子又或以為子夏毛公或以為衛宏莫能定也然自漢毛公據序作傳而鄭康成之箋從

之,唐孔祭酒之《疏》,宋呂東萊之《讀詩記》皆從之。他儒 亦莫不尊《序》如《經》,無敢有議而違者。至歐陽文忠、蘇 穎濱始皆疑《序》而嫌《傳》《箋》各出其所見,穎濱則例取 《序》之首句,盡去其下文而說之;文忠則於《傳》《箋》之善 者皆從之,而其間有悖理咈情者,始易之耳。獨鄭夾 漈深闢《傳》《箋》之妄,盡去《序》而自為之說。或謂其私心 自是,殆於不知而作者。晦庵朱夫子博考諸家,深探 古始,以為《集傳》多主夾、《漈》之說,且斷然以《序說》謬妄 淺拙,實漢儒所作,不當分冠諸篇,因併為一編而詳 論其得失,學者莫不信而遵之,奮千古之卓見,以掃 百代之陋聞,非命世之大儒,其孰能與於此哉!然其 主《夾》《漈》,而與《鄭》《衛》諸風盡斷為淫《詩》,則東萊固嘗議 之,其後馬氏端臨亦嘗辨之。今雖專門舉子,尚或有 疑於此者。蒙少從先祖栖芸先生授《詩》,僅聞大旨,已 厭淫詩之繁而疑之矣。其後遍考諸家,益詳味之,則 所疑亦不止此。歷歲洊久,疑猶未能釋也。今居閒處 靜,日味諸經,因詳考各家傳注,擇而抄之以誦習《詩》 則專抄《集傳》,獨於疑未釋者,或仍從《傳》《箋》,或易以他 說,或寫愚見附焉。嗟乎!《序》說多謬妄淺拙,信有如朱 子之言者。徒以其托名於賢聖,故世儒專而信之,歷 數百年之久,無敢更者。況朱子之道學無愧聖賢,何 啻百世之山斗。而其為《集傳》也,貫穿古今,折百氏 發理精到,措辭簡明,諸家莫有能逮之者,而初學小 生,乃敢私竊去取於其間,豈非昏愚僭妄之極者哉! 雖然,自昔儒生治經講道,皆由粗以造精,而於前言 往行,亦始多疑而終信者。今蒙學未至而《經》遽言之, 不自知其說之謬甚也,俟他日改正焉,斯可以驗學 之進矣。天順元年丁丑冬十月

陳鳳梧毛詩集解八卷

【按鳳梧自序】秦漢以來說詩者四家曰齊魯韓毛厥後三家之說不傳而毛氏獨著毛之注多近古而鄭康成箋之孔穎達疏之迨宋劉歐王蘇及程子張子

各有詩說,而未葉於一。至晦庵朱氏作為集傳,固已 家傳人誦,無容議矣。鳳梧嘗反覆考究,《詩》之篇什為 秦、漢諸儒所亂,往往失其次序。如《二南》多閨門之詩, 而美大夫賢士之篇不宜無別。《王風》宜首列國,不當 居《邶》《鄘》之後。《列國之風註疏》,明有諸公世次可考,而 先後混淆。《大小雅》各有正變,暨商、周《頌》各有世次,而 亦相雜於其中。此篇什之不可不正者也。至於注釋, 則《集傳》泥於放鄭聲之言,且過懲《小序》之失,有可因 者,亦輒改之。如《桑中》《溱洧》諸詩,本刺淫也,而悉以為 淫者所作;《靜女》《木瓜》諸詩,本詠他事也,而亦以為淫 者所作;不無戾於「思無邪」之旨,而亦非所以垂訓矣。 此訓釋之不可不更者也。竊不自揆,悉據世次,考定 其篇什。爰取諸毛氏之注,鄭氏之箋,孔氏之《疏》,稽諸 朱氏之《語類》,參之呂東萊之《讀詩記》、嚴華谷之《詩輯》, 楊鏡川之《詩抄》,而間有一得之愚,亦附見焉,名曰《毛 詩集解》,凡若干卷,將以求正於有道也。若馬番陽之 論,楊鏡川之辨,及余別著《篇什,考定》一卷,悉具列篇 端,庶以解學詩者之疑云爾。

陸深儼山詩微二卷

【按深自序】深承父兄之訓於詩自少誦習中歲業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