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9 (1700-1725).djvu/1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建子之月,以易乎朝會之期耳,而其時與月未之改 也。春不可以為冬,秋不可以為夏,天固不能改乎時 與月。而聖人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雖欲改月與 時以令臣民,而有不能也,曾謂武王、周公有是事哉? 且不必他有所證。試即《七月》一章觀之,「三之日于耜, 四之日舉趾,春日載陽,蠶月條桑,四月莠葽,五月鳴 蜩,六月食鬱及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載績,九月築 場圃,十月納禾稼。」一之日于貉,二之日其同十二月 中,天時人事,恐前乎周而唐、虞、夏、商,後乎周而秦、漢、 唐、宋,莫不然也。曾謂周而獨不然乎?先儒固以此為 夏之時也。然第五章云:「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 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 下,穹窒薰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 處。」夫以十月而入執宮功,將入此室處,想夏時亦然, 豈夏時亦改歲於十月之終歟?詠而玩之,似不必謂 夏正也明矣。知周特改歲於十一月,而未嘗改月與 時,豈特「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當謂之為夏正,而《三 百篇》如「六月棲棲」、「十月之交」諸篇俱可無疑也。予嘗 遍考之《易書》《周禮》《春秋》,以證「春王正月」之誤,故於此 復詳言之,以俟諸論世之君子云。七月流火說 脫。凡近以遊高明者,莫急於擇善;資麗澤以求上達 者,莫先于擇交。何也?凡人甘自暴棄,固本於無志,然 亦未嘗無朋交也。觀其日與徵逐者,匪燕游狎僻之 陋,即貨利聲色之華,群居黨集,矇然莫覺。設有談道 義倫理於其側者,不鄙之為庸愚,則嗤之為誑誕。此 其在一人也,非一朝一夕之故;在一國也,非一鄉一 邑之弊,大抵世之積習使之然也,何怪高明鮮人哉? 蓋必豪傑之士,不肯以凡流白居,識超志卓,雖一技 能,且不肯以擅長標名,則必以千古聖哲為歸宿矣, 又肯安然於樊籠羅穽中哉?但學必須友以成其德, 而友必勝己者,斯可以聯其交。故曰「毋友不如己」者, 懼其志趣卑暗,好行小慧,匪徒無益,而幽僻中垢,一 或陷溺其身,能自振拔者鮮矣。嘗誦《小雅·伐木》章,於 「出幽遷喬」,有深省也。《詩》云:「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 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諷詠 間,豈徒有感於求友之一端哉?蓋凡有志之士,孰不 欲遷善改過,以求首出乎庶物,又孰不思得良朋以 自輔翼。但既云良朋必不肯聯交於下流之夫也。友 也者,友其德也。我擇人,人豈不擇我乎?故云「一鄉之 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 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志同道協,聲應氣 求,風虎雲龍,不期自合,而有朋自遠方來,必本於時 習之學也。況友天下之善士,猶不足以滿其願,而必 欲尚友千古。此其出幽「遷喬」,豈猥瑣庸流可得而忖 度其識量哉?夫鳥之求友,必遷夫喬木;而鳥之遷喬, 必出夫幽谷。是幽谷之出,鳥自出也;喬木之遷,鳥自 遷也;友聲之求,鳥自求也。可見鳥之求友,必非睍睆 於幽谷之中。凡友之求者,必群集于喬木之上。今即 其出幽遷喬,則知鳥之能擇善矣;即其喬遷求友,則 知鳥之能擇交矣。夫何人之論友道者,不過杯酒洽 情,貨帛將意已耳。況富貴之徒,自矢志功名者視之, 不啻幽谷之卑污,而功名之士又自以為遷喬木焉, 安能與道德之品相砥礪也?然則出幽遷喬,謂非求 友之先務哉。雖然,因鳥以自警,尤有甚焉者。色斯舉 矣,翔而後集,鳥之知幾為何如也。綿蠻黃鳥,止于丘 隅。鳥之知止為何如也?是丘隅之止,且不徒為喬木 之遷,色斯即翔,則尤敏於幽谷之出。故孔子曰:「於止 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是故知止至善,必不 能忘情於友聲也。出幽遷喬

天之大德曰生,故論德之罔極者,必歸諸天也。以天 德之大而欲報之,難矣。子之於親,雖莫不受其鞠育 之恩,若難乎與天並也。然得天地之塞以成形,而所 以成其形者非親乎?得天地之帥以成性,而性即秉 於賦形之始,所以成其性者非親乎?《蓼莪》之詩哀父 母之劬勞,而欲報其德,謂如昊天罔極者,以其生我、 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若止 言乎我之形骸已耳,其於天親罔極,似未之盡也。然 形性合而成人,有是人即有是形,有是形即有是性, 形性本不相離,天親原自合一,以其生生者一也。所 以孔子謂「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孟子謂「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 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觀參於《易》,簀時啟手啟 足,以示門人。子春下堂傷足數月,尚有憂色,何也?身 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而保親之遺體,不敢不 敬。必於其全而生者,悉全而歸之,斯可謂之孝也已。 知此,則知詩人所謂罔極之德,不越乎父母生鞠之 外,而口體甘旨之奉,特孝養之一端耳,不足以盡其 欲報之恩焉。故云「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匪莪伊蔚」,正 以及其壯且老也,非復始生之美,其所哀哀者何可 勝言。又云:「瓶之罄矣,惟罍之恥。」至於生不如死,則其 所深恥者,不有出於怙恃之表者乎?或問形色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