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1 (1700-1725).djvu/1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從前之一說,則略於遠而詳於近;從後之二說,則晦 於近而章於遠。讀《春秋》者可以得之矣。《漢書》言孔子 作《春秋》,有所褒諱貶損,不可書見,口授弟子,弟子退 而異言,及口說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鄒、夾之學。

鄒氏夾氏無傳

夫喪欲速貧,死欲速朽,曾子且聞而未達,非子游舉 其事以實之,亦烏得而明哉?故曰:「《春秋》之失亂。」

紀履緰來逆女

何以不稱使?《昏禮》不稱主人。宋公使公孫壽來納幣, 則其稱主人何?辭窮也。辭窮者何?無母也。然則紀有 母乎?曰有。有則何以不稱母?母不通也。富平李因篤 曰:「此言經所以不書紀侯者,以見母雖不通,而紀侯 有母,則不得自稱主人,以別於宋公之無母也 <a name。」="va33">.母弟稱弟

母弟稱弟

齊侯使其弟年來聘公羊傳其稱弟何母弟稱弟母 兄稱兄

《左氏宣公十七年傳》亦曰:「凡稱弟,皆母弟也。」

何休以為春秋變周之文從殷之質質家親親明當 親厚異於群公子也夫一父之子而以同母不同母 為親疏此時人至陋之見春秋以下骨肉衰薄禍亂 萌生鮮不由此詩人美鳲鳩均愛七子豈有於父母 則望之以均平於兄弟則教之以疏外以此為質是 所謂直情而徑行者也郭氏曰若如公羊之說則異 母兄弟不謂之兄弟乎程子曰禮文有立嫡子同母 弟之說其曰同母弟蓋謂嫡耳非以同母弟為加親 也若以同母弟為加親則知有母不知有父是禽獸 也

子沈子。

隱公十一年公羊傳子沈子曰注云子沈子後師明 說此意者沈子稱子冠氏上者著其為師也不但言 子曰者辟孔子也其不冠子者他師也按傳中有子 公羊子曰

桓公六年宣公五年

而又有子沈子曰

隱公十一年莊公十年定公元年

子司馬子曰

莊公三十年

子女子曰

 女音汝閔公元年

子北宮子曰

哀公四年

何後師之多歟

又有《魯子》曰莊公三年,二十三年,僖公五年,二十年,二十四年,二十八年有高子,曰,文公四年,皆不冠子。

《穀梁傳》有《穀梁子》曰:「隱公五年」 ,《尸子》曰:「隱公五年,桓公八年。」 《沈子》曰「定公元年,皆不冠子。」

然則此傳不盡出於公羊子也明矣

<a name="va35">.「穀伯鄧侯」,書名。

穀伯鄧侯書名

穀伯綏來朝,鄧侯吾離來朝。《傳》曰:「皆何以名?失地之 君也。」

穀、鄧去魯甚遠,不緣失地,不得皆朝於魯。

其稱侯朝何?貴者無後,待之以初也,其義甚明。而何 氏乃有去二時者,桓公以火攻人君之說,又有「不月 者失地,君朝惡人」之說,胡氏因之,遂以「朝桓」之貶歸 之於天道矣。

<a name="va36">.鄭忽書名

鄭忽書名

鄭忽出奔衛傳曰忽何以名春秋伯子男一也辭無 所貶傳文簡而難曉李因篤曰春秋之法天子三公 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

見初獻六羽傳

是則公侯為一等伯子男為一等也故子產曰鄭伯 男也遭喪未踰年之君公侯皆稱子如宋子衛子陳 子之類是也以其等本貴於伯子男故降而稱子今 鄭伯爵也伯與子男為一等下此更無所降不得不 降而書名矣名非貶忽之辭故曰辭無所貶

祭公來,遂逆王后于紀。

桓公八年,祭公來,遂逆王后于紀。九年春,紀季姜歸 于京師。從逆者而言,謂之王后;從歸者而言,謂之季 姜,此自然之文也。猶《詩》之言「為韓姞相攸」也,猶《左氏》 之言息媯將歸過蔡也,皆未嫁而冠以夫國之號,此 臨文之不得不然也。而《公羊》以為王者無外,其辭成 矣。又以為父母之於子,雖為天王后,猶曰「吾季姜。」是 其說經雖巧,而非聖人之意矣。今將曰「逆季姜于紀」, 則初學之士亦知其不通。又將曰「王后歸于京師」,則 王后者誰之女?辭窮矣。《公羊子》蓋拘於在國稱女之 例。

《隱公二年傳》:「女在其國稱女,在途稱婦,入國稱夫人。」

而不知文固有倒之而順者也。

《傳》文則有不同者,《左氏莊公十八年》:「陳媯歸于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