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1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合隱公之元也,不取二年。隱公元年不載于經。」夫《春 秋》自據三世之數而作,何用隱公元年之事為始?須 隱公元年之事為始,是竟以備足為義,據三世之說, 不復用矣。說隱公享國五十年,將盡紀元年以來邪? 中斷以備三八之數也。如盡紀元年以來三八之數 則中斷。如中斷以備三世之數,則隱公之元,不合何 如?且年與月日,小大異耳,其所紀載,同一寔也。二百 四十二年謂之據三世,二百四十二年中之日月,必 有數矣。年據三世,日月多少何據哉?夫《春秋》之有年, 猶《尚書》之有章。章以首義,年以紀事,謂《春秋》之年有 據,是謂《尚書》之章亦有據也。

《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 《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若孟子之言《春秋》者,魯 史記之名,《乘》《檮》《杌》同,孔子因舊故之名以號《春秋》之 經,未必有奇說異意,深美之據也。今俗儒之說,春者 歲之始,秋者其終也。《春秋》之經,可以奉始養終,故號 為《春秋》。《春秋》之經,何以異《尚書》?《尚書》者,以為上古帝 王之書,或以為上所為,下所書,授事相實而為名,不 依違作意以見奇。說《尚書》者,得經之實,說《春秋》者失 聖之意矣。《春秋左氏傳》:「桓公十有七年冬十月朔,日 有食之,不書日,官失之也。」謂官失之言,蓋其實也。史 官記事,若今時縣官之書矣。其年月尚大,難失,日者 微小,易忘也。蓋紀以善惡為實,不以日月為意。若夫 《公羊》《穀梁》之傳,日月不具輒為意,使夫平常之事,有 怪異之說,徑直之文,有曲折之義,非孔子之心。夫《春 秋》實及言夏,不言夏者,亦與不書日月同一實也。

《書解篇》

周公制禮樂,名垂而不滅;孔子作《春秋》,聞傳而不絕。 文王日昃不暇食,周公一沐三握髮,何暇優游為麗 美之文于筆札?孔子作《春秋》,不用于周也。司馬長卿 不預公卿之事,故能作《子虛》之賦。揚子雲存中郎之 官,故能成《太元經》,就《法言》。使孔子得王,《春秋》不作,長 卿子雲為相,賦元不工。

《案書篇》

《春秋左氏傳》者,蓋出孔子壁中。孝武皇帝時,魯共王 壞孔子教授堂以為宮,得佚《春秋》三十篇,《左氏傳》也。 公羊高、穀梁、寘胡母氏皆傳《春秋》,各門異戶,獨《左氏 傳》為近得實。何以驗之?《禮記》造于孔子之堂,太史公, 漢之通人也,《左氏》之言與二書合,公羊高、穀梁寘胡 母氏不相合。又諸家去孔子遠,遠不如近,聞不如見。 劉子政玩弄《左氏》,童僕妻子皆呻吟之。光武皇帝之 時,陳元、范叔上書連屬,條事是非,《左氏》遂立范叔尋 因罪罷。元叔天下極才,講論是非,有餘力矣。陳元言 訥,范叔章詘,左氏得寔明矣。言多怪,頗與孔子「不語 怪」力相違返也。《呂氏春秋》亦如此焉。《國語》,左氏之外 傳也。左氏傳經辭,語尚略,故復選錄《國語》之辭以實。 然則《左氏國語》,世儒之實書也。

孔子作《春秋》,采毫毛之善,貶纖介之惡。可褒則義以 明其行;善可貶則明其惡以譏其操。新論之義,與《春 秋》會一也。

《對作篇》

孔子作《春秋》,「周民弊也」,故采求毫毛之善,貶纖介之 惡,撥亂世反諸正人,道與王道備。所以檢押靡薄之 俗者,悉具密致。夫防決不備,有水溢之害;網解不結, 有獸失之患。是故周道不弊,則民不文薄;民不文薄, 《春秋》不作。

夫作書者,上書奏記之文也。記謂之造作,上書、上書 奏記是作也。晉之《乘》而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人事各 不同也。《易》之乾坤,《春秋》之「元」,揚氏之元卜,氣號不均 也。由此言之,唐林之奏,谷永之章,論衡政務,同一趨 也。

唐啖助春秋纂例

《春秋宗指》

夫子所以修《春秋》之意,三《傳》無文。說《左氏》者,以為《春 秋》者,周公之志也。暨乎周德衰,典禮喪,諸所記注,多 違舊章,宣父因魯史成文,考其行事而正其典禮,上 以遵周公之遺制,下以明將來之法。杜元凱左傳序及釋例云然 言《公羊》者則曰:「夫子之作《春秋》,將以黜周王魯,變周 之文,從先代之質。」何休公羊傳注中云然解《穀梁》者則曰:「平王 東遷,周室微弱,天下板蕩,王道盡矣。」夫子傷之,乃作 《春秋》,所以明黜陟,著勸戒,成天下之事業,定天下之 邪正,使夫善人勸焉,淫人懼焉。范甯穀梁傳序云然吾觀三家 之說,誠未達乎?《春秋》大宗,安可議其深旨?可謂宏綱 既失,萬目從而大去者也。予以為《春秋》者,救周之弊, 革禮之薄。何以明之?《前志》曰:「夏政忠,忠之弊野,殷人 承之以敬;敬之弊鬼,周人承之以文。文之弊僿?」救僿 莫若以忠,復當從夏政。夫文者,忠之末也。設教於本, 其弊猶末;設教於末,弊將若何?武王、周公承殷之弊, 不得已而用之。周公既沒,莫知改作,故其頹弊甚於 二代。以至東周,王綱廢絕,人倫大壞。夫子傷之曰:「虞 夏之道,寡怨於民;殷周之道,不勝其弊。」又曰:「後代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