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1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七十餘步,豈有半里之地可為都者?又其中大計不 過五百畝之田耳。城郭涂巷,三分去一,則僅得三百 四十畝,如何建宗廟,社稷如何居民,如何守禦,此不 近人情之尤者。《公羊》云:「五板而堵,五堵而雉」是也。 《國語》曰:「禘郊宗祖。報。」報似有壇墠而無廟者。或曰:報 者,毀廟之有功德者。祫則亦及之,故云報也。

楊時春秋義

《始隱》

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春秋》 之時,詩非盡亡,《黍離》降而為《國風》,則雅之詩亡矣。雅 亡而無政,《春秋》所以作也。故曰:「《春秋》天子之事。」詩亡 適在平王之終,而隱公之初,《春秋》所以始隱。

《不書即位》

天子崩,嗣子為君,則朝諸侯,布命于明堂,此即位之 禮也,《康王之誥》是已。天子有天下,諸侯有一國,小大 雖殊,其所以承宗廟之重則同耳。以天子之事考之, 則諸侯繼世為君者,其亦若此歟?故《春秋》于諸公所 以書即位也。然隱、莊、閔、僖不書即位,何也?《穀梁》曰:「繼 弒君不書即位,正也;繼弒君而行即位,是與聞乎弒 也。」此說是已。蓋寢苫枕塊,終身不仕,而恥讎之不復 者,人子之志也。況先君不以其道終,而嗣子遽可以 行即位乎?此不書即位,所以為正也。然隱非繼弒君, 而亦不書,何也?以《三傳》考之,皆謂有讓桓之志,則不 書即位者,蓋所以成公志也。古者君薨而世子生,則 百宮總己以聽冢宰,隱之不敢為公也,蓋亦有冢宰 之事乎?奚必踐南面而稱公也?不知出此,而徒謂有 讓桓之志,則其貽禍也不亦宜乎!夫禮,諸侯一娶而 九女,元妃卒,則次妃攝行內事而已,未聞有再娶之 禮也。用是言之,則仲子非夫人,桓公非嫡子,隱何為 而不敢為公也?然則蒍氏之禍,隱實為之也。隱之不 即位,其失遠矣,故《春秋》著之,其有旨哉。

《鄭伯克段于鄢》

不勝其母,以害其弟。弟叔失道,而公弗制,比其得眾 也。雖欲制之,反畏人之多言,則克段,非國人之志也, 故不稱國討,而書鄭伯以譏之。夫為人君不能明義 以善俗,使不義者得眾,則鄭伯之過大矣。孔子曰:「我 戰則克。」克者,勝敵之辭也。書「克」,以見段之盛彊也。段 不弟,故不言弟,所以參譏之。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惠公仲子喪,不見于《春秋》,于此始賵,不及事也。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及者,內為主也。宋人,外之微者也。屈千乘之尊而與 微者盟,故不書「公」,蓋諱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

「祭伯來」,不稱使,非王命也,私來也。書之者,惡其外交 也。

《二年春公會戎于潛》

戎狄之道,徑情而直行,非可以禮信結也,與之會盟, 失之矣。蓋中國微,然後彼始與諸侯抗,與之會盟,非 得已也,至是而王綱可知也。

《夏五月莒人入向》

入者,以兵入也。《公羊》論「得向不居」是也。

《九月紀裂繻來逆女》

譏不親迎也。以文王親迎于渭,諸侯不親迎,非禮也。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日之盈虧,有數存焉,此巧歷者所知也,何與于人事? 而先王為之恐懼修省者,謹天戒而已。蓋于其常也, 賓餞出納,欽致其至,所以若天道,秩民事,尤重于此, 則其有變也,可不為之警戒乎?故《春秋》日食必書之, 所以重其變也。然或言朔,或言日,或不言朔日,或朔 日並書之,史失之詳略異也。

《三月庚戌天王崩》

王崩,國之大事,故書之。不書葬,魯不會葬故也。新王 即位不書,魯不朝也。蓋以書考之,則王既尸,天子二 伯各帥諸侯入應門左右,禮也。魯之不朝,則諸侯之 不臣可知矣。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

外卒皆名,而此言「尹氏」者,譏世爵也。古者為臣不敢 貳其君,故非銜君命,則束脩之問不出境,所以致臣 節也。生無相問,則其死也,何訃告之有乎?不書可也。 後世國亂君昏,而為大夫者交政于中國,故生或同 盟,死或相訃,非禮也。故《春秋》于其訃告而書之,所以 正臣子之分。

《秋武氏子來求賻》

武氏子者,未命也。父死,子將襲爵,故稱「武氏子」以譏 之。不稱,使,王有喪,未出命故也。夫邦有大事而魯不 賻,雖問罪可也。德不足以致之,反求焉,則天子微魯 之跋扈不臣可知矣。求者,《穀梁》謂「得不得,未可知之 辭」是也。

《莊元年三月夫人孫于齊》

奔謂之孫,內諱也。文姜之于齊,父母之國也。雖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