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1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書「城楚丘」而不言其封衛,蓋無取焉。然則《木瓜》美桓 公,孔子何以取之?曰:「《木瓜》之詩,衛人之詩也。衛為狄 所滅,桓公救而封之,其恩豈可忘也?欲厚報之,不亦 宜乎?」在衛人之義,不得不以為美。其取之也,亦衛人 之義而已。若《春秋》褒貶示天下之公,故無取。

《春秋》正是聖人處置事宜處。《五經》言其理,此明言其 用。理既明,其用不難知。

「人言《春秋》難知,其實昭如日星。孔子於《五經》中言其 理,於《春秋》著其行事。學者若得五經之理,《春秋》誠不 難知。」又云:「伯淳先生嘗有語云:『看《春秋》,若經不通,則 當求之傳,傳不通,則當求之經。某曾問之云:『傳不通, 則當求之經,何也』』?」曰:「只如《左氏春秋》書『君氏卒』,君氏 乃惠公繼室聲子也,而《公羊春秋》則書曰『君氏』,《傳》云: 『大夫也』。」然聲子而書曰「君氏」何義?須當以君氏為正, 此所謂求之經。

羅從彥豫章集

《春秋指歸序》

余聞伊川先生有緒言曰:「三王之法,各是一王之法。 《春秋》之法,乃百王不易之通法也。聖人以謂三王不 可復回,且慮後世聖王之不作也,故作此一書以遺 惠後人,使後之作者不必德若湯、武,亦足以起三代 之治也。」大略如此。《春秋》誠百王之通法邪?先儒之說 《春秋》不然。先儒紛紛不足道,孟子於聖門,蓋得其傳 者也。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又曰: 「《春秋》其事則桓、文、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此孟 子之說《春秋》者也。然未嘗以《春秋》為百王之通法也, 伊川何從而得之哉?已而反求諸其心,不立一毫,不 失不曠,一以其言徵之,豁若夢覺,曰:「《春秋》之為《春秋》 也,尚矣。」乃今知之,自周室板蕩,宣王撥亂反正,其詩 美之。《小有吉日》《鴻鴈》《大有崧高》《烝民》不幸,繼以幽王, 而驪山之禍作焉,然而文、武之澤未殄也。故平王東 遷,人猶望其復興也。及其久也,政益衰,法益壞,《黍離》 變為《國風》,陵遲極矣。方是時也,去文王已五百餘歲 矣,冠履顛倒,王跡蕩然。天生聖人,又不見用《春秋》於 此時儻不復作,天下不胥為禽獸者,吾不敢信也。故 夫子因魯史一十二公,始隱終麟,以二百四十年之 事,創為一代之典,善善而惡惡,是是而非非,寬不慢, 猛不殘,文不華,實不陋,久而彌光,可以垂後世,傳無 窮,真後王之懿範也。所謂「考諸三王而不謬,百世以 俟聖人而不惑」者,其此書之謂乎!或者曰:「《春秋》其事 則桓、文、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其信然乎?」曰:「春 秒自隱公以來,征伐四出,盟會紛然,迨莊歷僖,楚人 大為中國患。于時尊天子,攘夷狄,使天下不遂左 者,桓、文二公之力也。故伐楚之役,齊桓稱爵;城濮之 戰,文公以霸。自後世言之,二公之功烈莫盛焉。自三 王之時言之,不免為罪也,首止之會,河陽之」狩是也。 夫子因其事而書之,以明王道,故曰《春秋》,其事則桓、 文。古之聖人能以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者,非有 甚高難行之行,卓異之術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 天下治矣。《書》曰:「天敘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 禮,自我五禮有庸哉!」蓋典也禮也,皆天也。堯舜之治 天下,不越乎君臣父子之間,而禮以文之者也。故《春 秋》誅一世子止,而天下之為人子者莫敢不孝;戮一 大夫盾,而天下之為人臣者莫敢不忠。故曰:「孔子成 《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氏之言,抑有由也。或曰:孔子 刪《詩》《書》,定禮樂,贊《易》道,三王之道于此盡矣,而又作 《春秋》,何也?曰:「五經論其理,《春秋》見之行事。《春秋》聖人 之用也。」龜山嘗告人曰:「《春秋》其事之終歟?」學者先明 《五經》,然後學《春秋》,則其用利矣,亦以此也。久矣哉!《春 秋》之揜於傳註也,猶鑑揜於塵,不有人焉刮垢磨光 以還其明,則是後之學者將終不睹聖人之心,天下 生靈將終不見三代之治,而夫子生平之志,將終不 行,理必無是也。此伊川之所以有《春秋傳》也。近世說 《春秋》者多矣。政和歲在丁酉,余從龜山先生于毘陵 授學,經年盡裒,得其書以歸,惟《春秋傳》未之獲睹也。 宣和之初,自輦下趨郟鄏,門人尹焞出以授予,退而 攷合於經,驗之以心,而參之以古今之學,蓋其所得 者十五六。於《春秋》大義,譬如日月經天,河海行地,莫 不昭然。微詞妙旨,譬如璣衡之察,時有所見,用是掇 其至當者作「指歸。」又因前人纂集之功,分別條章,裁 成義例者作「釋例」,未知中否?要須雍容自盡於燕閑 靜一之中,遲之以歲月,積之以力久,優而游之,使自 求之,饜而飫之,使自趨之,則於《春秋》之學,其庶幾乎!

延平問答

《春秋》

《春秋》,且將諸家熟看,以胡文定解為準。玩味久,必自 有會心處,卒看不得也。伊川先生云:「《春秋》大義數十, 炳如日星,所易見也。唯微辭奧旨,時措從宜者,所難 知爾。更須詳考其事。又玩味所書抑揚予奪之處,看 如何。積道理多,庶漸見之。大率難得學者無相啟發 處,終憒憒不灑落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