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1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擅乎公子翬,此隱之所以有鍾巫之變也。捨許田而

遂鄭黨,納郜鼎而成宋亂,強則屈己於齊、鄭、宋、衛之 間,弱則肆志於滕、杞、曹、邾之君,始逆兄弟之倫而天 理隳,終瀆夫婦之分而人欲縱,此桓公之所以取彭 生之禍也。「會齊廢復讎之義,納衛有獎叛之謀,圍郕 背同姓之恩,追戎啟外患之侮,觀社則國政荒,刻桷 則侈心肆」,此莊之不能克己也。養慶父之禍而不能 除,歸季子之賢而不能任,此閔之不能保國也。棄夏 盟而即楚,則失與國之望;先晉室而後周,則無敬君 之節;須句之功,不足以掩升陘之辱;取穀之師,不足 以洗至酅之恥,此僖之所以不得為全賢也。三《書》不 雨,而無勤民之心;四不視朔,而無自強之志;處父厭 盟,則辱于晉;郪丘賂盟,則辱于齊,此文公之所以安 于媮政也。賂田求婚,君大夫奔走無寧日,以為媚齊 之謀,不會于扈,不盟於清丘而無事。晉之志一逞於 兵,則伐莒、伐邾猶未巳也,而伐萊、伐杞;一放於利,則 取向、取繹猶未饜也,而取根牟,此宣公之所以無良 圖也。四卿得志於齊,僅能免二鄙之侵;而十年三朝, 三聘於晉,不能止沙、隨、苕丘之辱如京師,似可以求 尊周之名,而會盟於蜀,莫能掩背華之實。此成公得 不救失,而不知其非也。仲孫之用事者五,叔孫之用 事十有四,季孫之用事者十,則三卿專政之形成。齊 人伐我者七,邾人伐我者二,莒人侵我者四,則鄰國 交爭之禍起。雖享國之長,倚重於晉,而已階削弱之 端,此襄公治實生亂,而不悟其變也。納牟夷之叛,則 非所以為臣下之訓;取同姓之女,則非所以明三綱 之序;如晉至河而見卻,則無以為託國之謀;築郎囿 則民力竭於公,蒐紅蒐、比蒲則戎政歸於下,此昭公 所以淹恤於乾侯也。會于夾谷,而歸龜陰之田,行乎 季孫,而隳費、郈之都,雖僅能明禮義之治,雉門兩觀 之作,而僭典莫改;「寶玉大弓」之竊,而分器莫之保,惛 於女樂,而政歸強家,此定公所以有聖人而不克用 也。五伐邾而勞師於外,四城邑而疲民於內,伐齊以 離中國之與,事吳以結非類之好,此哀公所以基適 越之辱也。夫我雖秉周公、伯禽之法,守四代之服器, 其實衰微削弱,不得與齊、晉大國齒,而僅肩隨陳、鄭、 曹、衛之間,然所以猶賢於諸侯者有二:其君猶知以 禮而自守也,其卿大夫猶多識文獻典章之舊也,而 所以國多變故而不靖者亦有二:其家法不設而無 正始之道也,其君政不收而無御下之綱也。當時齊、 晉圖霸,常以得我為重,我之向背,乃列國之所觀瞻。 齊桓始合會盟,我之不肯輕從者,蓋遲遲二十餘年。 《鄄》之首會,姑以單伯來;幽之初盟,僅以微者會。陽谷 之合,天下莫敢不至矣,亦以公子友蒞盟。至召陵以 後,始堅於事齊,而齊未得我,則莫能自安也。宋襄以 非禮召諸侯,我望望而去之,若將浼焉。及楚虔為申 之會,汰心虐焰,震搖諸夏,誰能遏禦?大侯小伯,雖心 知其不可黽勉麋至,而我獨從容退避,辭以時祭,是 所謂其君猶知以禮自守也。臧僖伯觀魚之諫,能陳 軌物法度之言;臧哀伯取鼎之諫,能閑禮樂文物之 訓;曹劌觀社之諫,能明朝會征伐之典;展喜之退齊 師,能道先王盟府之命;季文子之逐莒僕,能識臣子 事君之禮。太師氏之樂,不失《二南》《二雅》之章,太史氏 之書,能備《春秋》《易象》之文,是所謂其卿大夫猶多識 文獻典章之舊也。此我之所以猶賢于諸侯者乎?自 桓公不能刑于文姜而召二國之患,莊公不能防閑 哀姜而遺再世之禍,共仲則通哀姜而賊般弒閔,襄 仲則私敬嬴而殺惡及視,是所謂其家法不設,而無 正始之道也。自隱失權于翬,莊失權于慶父,文失權 于仲遂,宣失權于歸父,襄失權于宿豹,昭失權于意 如。宋樂祈曰:「我君喪政四君矣,政在季氏三世矣。」晉 史墨曰:「季氏二諸侯為日久矣。」魯君世從其失,季氏 世修其勤,民忘君矣,況哀、定以後哉!是所謂其兵柄 不收,而無御下之綱也。此我之所以國多變故而不 靖者乎?吁!以魯積累之德,其遺風善政所存者僅如 此,而末流之弊又復甚焉。或曰:「我之弱也,尊尊而親 親」,此後世不能與時消息而裁于中,修身自反而趨 于善,豈造端者之過歟?

序蔡世紀

蔡何以始乎同姓?昔者蔡侯嘗爭長矣,萇弘曰:「蔡叔, 康叔之兄,先衛不亦可乎?」則蔡固宗盟之長也。蔡以 宗盟之長,而《春秋》乃甚略之,何哉?蔡十有二公,而獲 以卒書于冊者,惟六公,行事缺而不備。《春秋》之盟,同 獎宗國,豈固置厚薄于其間?蓋蔡以神明之胄,其專 于事楚而不反者幾三百年,此《春秋》之所以不足于 蔡歟?夫蔡事雖略,而聖人蓋備著其始末焉。不獨係 一蔡之盛衰,而中國消長之形,荊楚強弱之端,皆可 尋矣。蔡之始事錄于經,曰:「蔡侯、鄭伯會鄧」,始懼楚也。 蔡之終事錄于經,曰:「蔡遷州來,圖避楚也。」則蔡之始 終不靖者,皆以楚之故。楚之始事錄于《經》,曰:「荊敗蔡 師于莘,以蔡侯獻舞歸。」楚之終事錄于經,曰:「楚子、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