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1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者,聖人扶人紀、存綱常之法也。二十八年以後,晉事

詳列于經者,聖人憂中國、錄霸功之例也。

序鄭世紀

觀《春秋》之世變,于鄭蓋可睹矣。鄭之為國,邇於周圻, 而介乎齊晉之間。方其初也,一舉動而係王朝之輕 重;及其後也,一向背而關夷夏之盛衰。鄭蓋春秋要 領之國,然鄭在隱、桓之《春秋》,王室之罪人也;在莊、僖 以後之《春秋》,霸者之罪人也;在襄、昭以後之《春秋》,當 時諸侯之罪人也。觀周公桓言于王,有曰:「我周之東 遷,晉、鄭焉依」,王子朝告于諸侯之辭。亦曰惠、襄之難, 則有晉、鄭咸出不端,鄭疑未有罪于王室也。然由君 子論之,夾輔之績,不足以贖交惡之誅;綏定之勞,不 足以掩敵戰之惡。況入春秋以來,未有言克其弟者, 而克段之舉,始冒《周官》賊親之刑;未有言伐人國者, 而伐衛之師,始蹈敵國相征之禁;未有言「歸人邑」者, 而歸祊之謀,始犯諸侯專地之戒。當是之時,列國兵 事多未曾見,莊公以詭譎之雄,日爭尋常,以盡其民, 蓋未足論也。而滅天倫隳王法之大者,皆昉于鄭焉。 以先王之禮考,鄭,豈非王室之罪人歟?莊、僖之後,王 政既微矣,堅事霸主以蕃王室,是猶愈于事楚也。而 鄭之君臣念不及是,借曰泓不振旅,是宋襄之所以 失;鄭邲不復從,是晉景之所以不克爭鄭棐林之役, 伐而不從,猶曰「晉實不競」;鄢陵之役,勝而不復,猶曰 「晉實不德。」而盟幽未幾,亟有鄭詹之執;會召陵既退, 尚廑新城之圍,是何耶?又況戰城濮之明年,遂敢于 背翟泉之盟,城虎牢之十載,始黽勉聽命于蕭魚之 集。以為晉、楚之間,強令是從,則文公一戰之威,非楚 匹矣;以為晉、楚無德,求者是與,則悼公五會之信,非 楚敵矣。鄭何難于背楚,何易于棄晉?若是耶?是則從 楚者,鄭之欲也。昔成王命太公曰:「五侯九伯,汝實征 之。」王命文侯曰:「與鄭夾輔周室,毋替王命。」以先王 之訓律之,鄭又豈非霸者之罪人乎?然襄、昭以後,宋 盟申會諸侯,屬于晉、楚者二十餘年,自是晉、楚俱弱, 無復力爭之事矣。鄭宜有以立國而附齊、衛,抗晉、宋, 終歲勤動,迄無所成。考其一國之政,乃冥冥轉移于 七穆之手。蓋子駟之專移之于子、孔;子孔誅則移之 于伯有;伯有誅則移之于子晳。櫜甲以爭室之不暇 問,矯盟以專伐而不能禁,非子產補弊,支傾任忠力 斃強侈,以救鄭之亟亡,不待數世之後矣。末年宋公 子地之叛,而大夫為「老丘」之役以獎地;晉范鞅之亂, 而大夫為鐵之役以助鞅。是舉鄭國之政,為大夫之 所專制,鄭蓋相視而莫相救也。然諸侯無專殺,而殺 有罪者予之;諸侯無外討,而討有罪者善之。繩以《春 秋》之法,則鄭又豈非當時諸侯之罪人歟?夫以二百 四十二年之鄭,君臣上下相與謀其國者,始于上陵, 中于下抗,終于背華即夷,無一可以為保民長世之 道者,欲後亡得乎?抑嘗觀之,《詩,鄭風》二十有一篇,《清 人》而下五詩,皆刺其不能遠小人而用忠賢;《雞鳴》而 下七詩,皆刺其失婚姻之道,無家室之節。夫不信仁 賢則國空虛,無禮義則上下亂。鄭胥有之矣。罕渾曰: 「鄭先衛亡,偪而無法。」以《經》考之,鄭之先亡,豈真無法 之罪哉!

序滕世紀

滕,地不大于邾、莒,民不眾于紀、薛,而以文、昭之懿戚, 受侯爵之顯封。當隱、桓之《春秋》,嘗以侯書于經矣,然 其始稱爵而沒其名,其後稱名而貶其爵,是果何耶? 夫宿男不名,以為微之;杞侯貶爵,以為夷之。《春秋》之 所以不足於滕者,必有意也。滕事不詳于《經》,其本末 可攷者,才王君爾,其與諸侯之睦,事霸主之謹,猶可 概見也。何謂與諸侯之睦?《春秋》未有書「國君會葬他 國」者,而書滕之會於魯者二;未有書「國君朝于小邦」 者,而書滕之朝於魯者五。自曹、莒、邢、邾之小國,其爭 城爭地皆嘗從事於干戈之釁,而二百餘年間滕獨 無稱兵修怨之事,其與諸侯可謂睦矣。何謂事霸主 之謹?方齊桓之霸,滕之會盟者一;宋襄之霸;滕之從 伐者一,晉文之霸。迄于靈、成之世,滕不一列于會,意 其國小而偪,猶未能數從諸侯之事也。自景、厲以後, 凡晉之合諸侯,一則曰「滕之大夫皆會。」故文之會晉 者一,成之會晉者十六,悼之會晉者三,頃之會晉者 一。自陳、許、蔡、鄭之大國,其一從一違,往往未能一意 于中國之好,而六七十年間滕獨無盟之不與,無會 之不從,則其于事霸可謂謹矣。《春秋》惡爭鬥,重輯睦, 而滕之無爭于諸侯,無違于霸主,宜未得罪于《春秋》 也。而《春秋》之不足于滕,果何意耶?以其國之亟亡耶? 滕之偪于宋,畏于齊、楚,其不能國,亦勢使然也。宋襄 之執滕,曰「討其不服宋也」;宋文之圍滕,曰「討其不事 宋也。」滕誠有罪矣,不省其德而執其君,不矜其禍而 圍其國,不幾乎無道行之乎?至于宋之盟,叔孫以為 滕、宋私也;成周之城,仲幾以為滕、宋役也,非其偪于 宋者。然歟異時滕文公曰:「滕,小國也,事齊乎?事楚乎?」 故嘗以之楚而過宋,則不惟畏宋而又畏楚;嘗以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