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1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至此年,得第七章。本注以為失閏。按本年十一月乙 酉朔,故《經》于此月有辛卯,乃初七日也。閏當在隔年 十二月,而在是年八月,則正月至七月皆以失閏而 差一月。二十一年庚辰,《經》書「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 之。」自二月己丑朔,數至次年七月壬午,中間為己丑 者,退小盡八箇月。自壬午去己丑,恰退八日,《經》《傳》正 証相同。觀僖五年《左氏》「南至」之書,即孟獻子所謂「正 月日至」也;觀昭二十一年梓慎日食以對孟獻子,所 謂「七月日至」也。冬日至而《傳》稱「春正月」,夏日至而《經》 書「秋七月」,則《春秋》所書時月,皆用周正明甚。

僖五年,「丙寅,正月辛亥朔,日南至」,至;昭二十年己卯 二月己丑朔,日南至,今冬至固有在子月晦者,必有 閏月逼其後。昭二十年「閏在八月」,注者以為失閏,謂 其閏當在日南至之前,則王二月乃王正月矣。《注》說 于理為近。自僖五年丙寅數至二十四年乙酉為一 章,又至文十年甲辰為一章,又至宣十一年癸亥為 一章,又至成十二年壬午為一章,又至襄十三年辛 丑為一章,又至昭元年庚申為一章,又至昭二十年 己卯適當一章,宜至朔同日,不當一一月朔。所以然 者,閏宜在隔年之冬,不合在二月之後也。《左氏》據當 時月日而書,以見失閏,故于僖五年、昭二十年互舉 其例,是以《三統曆》昭二十年作「正月」己丑朔旦日南 至正月至七月,皆以失閏而差。至閏八月乃本年之 八月也。

史伯璿文集

三正說 改時改月

《書伊訓》篇:「元祀十有二月。」《太甲》篇:「三祀十有二月。」《蔡 氏傳》謂:「三代雖正朔不同,然皆以寅月起數。」十二月 者,商以建丑之月為正,故以十二月為正也。

按:「月數」之說,朱子以為改,蔡氏以為不改。然以《詩七 月篇》攷之,則凡「七月」、「九月」之類,是自寅月數起;夏正 也,觀于「流火授衣」之言可見矣;凡「一之日」、「二之日」之 類,是自子月數起。蓋周之先公已用此紀候,故周有 天下,遂定為一代之正朔也。以觱發栗烈之氣候驗 之可見矣。《夏正》《周正》,同見一詩之中,可見月數之未 嘗不改矣。蔡氏「不改」之說,恐不如朱子之的當。近代 惟陳定宇、張敷言之論,最為分曉,故備其說于後,以 俟知者之折衷焉。

陳定宇曰:「愚按蔡氏主不改月之說,遂謂併不改時。」 殊不知月數于周而改春,隨正而易,證以《春秋左傳》 《孟子》《後漢書陳寵傳》極為明著。成十年六月「丙午,晉 侯使甸人獻麥。」六月乃夏四月也。僖五年十二月「丙 子朔,晉滅虢。」先是,卜偃言克虢之期,其九月十月之 交乎?丙子朔必是時也。偃以夏正言,而《春秋》以周正 書,可見十二月丙子為夏十月也。僖五年「春,王正月, 辛亥,朔,日南至」,王正月,冬至,豈非夏十一月乎?經有 只書「時」者。僖十年「冬,大雨雪」,蓋以酉戌為冬也,使夏 時之冬而大雪,何足以為異而記之?襄二十八年「春, 無冰」,蓋以子丑月為春也,使夏時之春而無冰,何足 以為異而記之?《春秋》祥瑞不錄,災異乃載。惟夏時八、 九月而大雪,不當嚴寒而嚴寒。夏時十一月、十二月 而無冰,當嚴寒而不嚴寒,故異而書之耳。春蒐、夏苗、 秋獮、冬狩,四時田獵定名也。桓四年「春正月,公狩于 郎。」杜氏註曰:「冬獵曰狩,周之春,夏之冬也。魯雖按夏 時之冬,而于子月行冬田之狩,夫子只書曰『春狩于 郎』。此所謂春,非周之」春而何?哀十四年春,「西狩獲麟」 亦然。定十三年夏,「大蒐于比蒲」,魯雖按夏時之春,于 卯辰之月乃春田之蒐,夫子只書曰「夏蒐于比蒲」,此 所謂「夏」,非周之夏而何?次年又書「五月,大蒐于比蒲」, 亦然也。《陳寵傳》尢明白曰:「天以為正,周以為春」,註曰 「今十一月也。」「地以為正,殷以為春」,註云,「今十二月也。」 「人以為正,夏以為春。」註云「今正月也。」《孟子》七八月之 間旱等,不待多言而明,是三代之正,子、丑、寅三陽月, 皆可以春言也。胡氏《春秋傳》不敢謂「王正月」為非子 月,而于「春王正月」之「春」字,謂以夏時冠周月,皆考之 不審,安有隔兩月而以夏時冠周月之理?但得四時 之正,適冬寒春煖之宜,則惟夏時為然。夫子欲行夏 時,蓋答顏子使得為邦,則宜如此耳,豈可但知有夏 時之春,而不知商正周正之春乎?一陽、二陽、三陽之 月,皆可為春,故三代迭用之,以為歲首。以一日論,子 時既可為次日,子月豈不可為次年?觀此則三代皆 不改月數,與冬不可為春之說,陷於一偏明矣。 張敷《言改月數議》曰:「或謂三代改正朔無異議,月數 之改,諸儒議論不一,學者病焉。亦嘗攷之乎?」曰:「夏商 之制,世遠無文,不可深究。周制尚可得而言之,謂不 改可乎?」曰:「可。」「何以徵之?『四月維夏,六月徂暑』,周詩甚 明。」「謂之改可乎?」曰:「可。」「何以徵之?《孟子》七八月之間旱, 《春秋》『正月日南至,二月無冰』之類是也。」「然則無定論 乎?」曰:「『有間者。伏讀《春秋》,至春王正月』,竊有疑焉。夫正 月固王之正月,如後世史書書正月即時王之正月 也,何假稱王?竊意必其別有所謂正月者,故稱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