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2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殺之,叔向曰:「天之假助不善,非祥之也,厚其凶惡而」 降之罰也。子產曰:「天將棄蔡以壅楚,盈而罰之,天將 多陽虎之罪而斃之晉。」卜偃曰:「虢必亡矣。」亡夏陽不 懼,而又有功,是天奪之鑒而益其疾也。凡此皆謂天 假不善而傾覆之。

《僖二十五年》,晉侯圍原,命三日糧。原不降,命去之。諜 出曰:「原將降矣。」公曰:「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 退一舍而原降。又二十七年,「入務利民,民懷生矣,將 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宣,明也。未明於見 用之信,於是乎伐原以示信。《昭十五年》,晉荀吳圍鼓。 鼓人或請以城叛。左右曰:「師徒不勤而可以獲城,何」 故不為?荀吳曰:「好惡不愆,民知所適,事無不濟。」三月, 鼓人或請降。荀吳曰:「好惡不愆,城可獲而民知義所, 有死命而無二心,不亦可乎?鼓人告食竭力盡,而後 取之。」愚謂此等便是霸者氣象。意原之必降,而因以 示信;鼓之必獲,而因以示義。

《昭二十二年》,「劉子摯卒,無子,單子立劉蚠。」按《傳》,劉獻 公之庶子伯蚠事單穆公,則劉獻公未嘗無子。古人 無適子者,便謂之無子。

《隱五年》《觀魚傳》:「吾將略地焉。」注略總攝巡行之名傳 曰:「東略之不知,西則否矣。」疏若國境之內,不應譏公 遠遊,且云遠地,明是他境。《釋例》辭欲略地,則非魯境。 《土地》名棠,在魯部內,云「本宋地」,蓋宋、魯之界上。愚按: 《經》《傳》中「略」字皆是封界之義,所謂「簡略」、「方略」、「取略」、「經 略」、「大略」之類,只是一義。言略地,正封界也,而傳注中 多有誤體此字者。

桓十年秋,公會衛侯於桃丘,弗遇。胡氏曰:「弗者,遷辭, 惡失信也。」愚謂《春秋》惟此「弗」字。

晉饑,秦輸之粟。秦饑,晉閉之糴。秦伯伐晉,晉侯謂慶 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對曰:「君實深之,可若何?」公曰:「不 孫。」卜右慶鄭,吉。弗使。戰於韓原,晉戎馬還濘而止。公 號慶鄭。鄭曰:「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 《晉語》曰:秦饑,惠公命輸之粟。虢射請勿與,鄭請與之。 公曰:「非鄭之所知也。」遂不與。秦侵晉,至於韓。公謂慶 鄭曰:「寇深矣,奈何?」慶鄭曰:「非鄭之所知也,君其訊射 也!」公曰:「舅所病也。」舅射晉侯逆秦師,使韓簡視師。復曰: 「師少於我,鬥士倍我。我怠秦奮,倍猶未也。」公曰云云。 遂使請戰。韓簡退曰:「吾幸而得囚。」秦改館晉侯。蛾析 謂慶鄭曰:「盍行乎?」對曰:「陷君於敗,敗而不死,又使失 刑,非人臣也。臣而不臣,行焉。適十一月,晉侯歸。丁丑, 殺慶鄭而後入。」愚按:晉惠公愎諫違卜,自取敗亡,固 無所逃其罪。而慶鄭棄君於險,韓簡以「得囚不與敗」 為幸,此意欠厚。

僖十一年,揚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師,入王城,焚 東門,王子帶召之也。十二年,齊侯使管夷吾平戎於 王,使隰朋平戎於晉。注平和也前年,晉救周伐戎,故 戎與周、晉不和。按和戎自此始,見於《傳》。齊始霸,不能 禦戎以強王室,而出此下策。

《季隗》曰:「我二十五年矣。」僖二十三叔向曰:「我先君文公生 十七年,得士五人。」昭卜三「絳縣老人使之年。」按古者論 齒皆稱年,如此類甚眾,則《外丙》二年、仲壬四年為齒 無疑。於是昭公十九年矣,亦齒也。

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按「相人」字始此。

鄭忽不昏於齊。君子曰:「善自為謀。」注言獨潔其身謀 不及國衛孔達帥師伐晉,君子以為古。古者越國而 謀。注合古之道而失今事伯主之禮愚按:《傳》於鄭忽、 衛孔達,其詞無貶也,而杜元凱以利害言之。

吳敗楚舟師,子期又以陵師。陸軍敗。令尹子西喜曰:「乃 今可為矣!」知懼而後可治於是乎遷郢於鄀,而改紀其政,以 定楚國。楚賴子西以安,乃今可為之語,甚妙。 《莊元年》天王追命魯桓,昭七年追命衛襄。注如今之 哀冊定九年,「齊侯得敝無存之尸,三隧之,與之犀軒 與直蓋。」注:「隧,衣也。比殯三加隧,深禮厚之。」犀軒,卿車, 直蓋,高蓋,初以士服,次大夫服,次卿服。犀軒,是卿車 明矣。三隧,終以卿服。襄十四年四月,鄭公孫蠆卒,赴 於晉。六月,晉侯請於王,王追賜之大路,使以行禮也。 《張安世傳》:「宣帝封賀冢。」注身死追封故云封冢也按: 此乃「《贈官》之始。」

《文十二年》隨會「能賤而有恥。」服虔云:「能處賤又且知 恥,言不可汙辱。」愚按:東漢馬援謂梁松、竇固曰:「凡人 為貴,當可使賤,如卿等,當不可復賤。」居高堅自持,勉 思鄙言。

《宣十二年》,「知莊子反,其子罃,每射抽矢。」納諸廚武 子之房。廚子怒曰:「非子之求,而蒲之愛,董澤之蒲,可 勝既乎?」《正義》曰:重物不可舉者,謂之不勝;用之不可 盡者,亦言不勝。史傳多有此事,今人無復此語,故少 難解耳。

成十五年,會于戚,討曹成公也。執而歸諸京師。《書》曰 「晉侯執曹伯。」不及民也。注惡不及民曹負芻殺太子 而自立亂之大者也謂惡不及民可乎,此《左氏》不知 本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