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7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泰伯第八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 直而無禮則絞。」 王曰:「葸,懼貌。絞,刺也。」

《王注》云:「不以禮節之。」 吾謂禮者,制中者也,不及則為勞為葸,過則為亂,為絞。絞,確也。

上篇云:「《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此正謂言禮之皇極也。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包曰:「興,起也,禮以立。」

身樂以成性

三者皆起於《詩》而已,先儒略之,遂惑於二矣。

子曰:「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包》。」

曰:「布德廣遠,民無能識其名。」

「《堯仁》如天」 ,不可名狀,其高遠,非不識其名也。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包》曰:「寡言及之,故希言。」

「仲尼罕言此三者之人焉」 ,非謂罕言此三者之道也。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王曰:「不任意,無專必。」

「無固行」 ,無有其身也。

此非仲尼自言,蓋弟子記師行事,其實子絕二而已。吾謂「無任意」 ,即是無專必也,「無固行」 ,即是無有己身也。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孔曰:「聖人受」

「命則鳳凰至,河出圖。今無此瑞,吾已矣。夫」 者,傷不得見也。《河圖》迺八卦是也。

「王道盛則四靈為畜」 ,非但受命符爾。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 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 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包》曰:「恍惚不可得而形容。」 孔曰:「不能及夫子之所立。」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 此回首自謂雖卓立,未能及夫子高遠爾。

子路使門人為臣。 鄭曰:「子路欲使弟子行,為臣之。」

禮也

先儒多惑此說,以謂「素王」 、「素臣」 ,後學由是責子路欺天。吾謂子路剛直無諂,必不以王臣之臣欺天爾。本謂家臣之臣,以孔子嘗為司寇也。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 與立,未可與權。」 孔曰:「雖能之道,未必能有所立雖。」

有所立未必,能權量輕重。

《孔注》:「猶失其義。」 夫學而之道者,豈不能立耶?權者經權之權,豈輕重之權耶?吾謂正文傳寫錯倒,當云:「可與共學,未可與立;可與適道,未可與權。」 如此則理通矣。

鄉黨第十

吉月必朝服而朝。 孔曰:「吉月,月朔也。吉服,即皮弁。」

服也

《吉禮》所行月日,因而謂之「吉月。」 吉日非正朔而已。

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孔》曰:「儺,驅逐疫鬼恐驚。」

先祖朝服而立於廟之阼階。

《正文》無「廟」 字。又云「恐驚先祖」 ,疑孔穿鑿,非本旨。

子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周》。

曰:「子路共之。非本意,不苟食,故三嗅而作。」

以為食具非其旨。吾謂「嗅」 當為「嗚嗚」 之嗚,雉之聲也。

先進第十一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鄭曰:「皆不及仕。」

「進之門」 ,而失其所。

門,謂聖人之門。言弟子學道,由門以及堂,由堂以及室,分等降之差,非謂言仕進而已。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 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說者曰:「字而不名,非夫!」

子云

《論語》「稱字不稱名者多矣。」 仲尼既立此四品,諸弟子記其字而不名焉,別無異旨。

德行科最高者,《易》所謂「默而記之」 ,故存乎德行,蓋不假乎言也。言語科次之者,《易》所謂「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 ,擬議以成其變化,不可為典要,此則非政法所拘焉。政事科次之者,所謂「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型」 ,言非事文辭而已。文學科為下者,《記》所謂離經辨志,論學取友,小成大成,自下而上升者也。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 中。」 注曰:回庶幾聖道,雖數空匱,而樂在其中。賜不

「受教命,唯財貨是殖,億度是非」 ,蓋美回,所以勵賜也。

一說「屢」 猶每也,空猶虛中也,此近之矣。謂富不虛心,此說非也。吾謂回則坐忘遺照,是其空也;賜未若回每空而能中其空也。「貨」 當為「資」 ,「植」 當為「權」 ,字之誤也。子貢資於權變,未受性命之理,此蓋明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