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7 (1700-1725).djvu/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子諸王侍讀。」

肅宗寶應二年楊綰上疏請以論語為兼經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選舉志》:「寶應二年,禮部 侍郎綰上疏,請所習經取大義,聽通諸家之學,每問 經十條,對策三道,皆通,為上第。吏部官之經義通八, 策通二,為中第,與出身下第罷歸。《論語》《孝經》《孟子》兼 為一經。」

代宗大曆八年歸崇敬請博士兼通論語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歸崇敬傳》:「大曆八年,崇 敬建議曰:近世明經,不課其義,先取帖經,顓門廢業, 傳授義絕。請以《禮記》《左氏春秋》為大經,《周官》《儀禮》《毛 詩》為中經,《尚書》《周易》為小經,各置博士一員。《公羊》《穀 梁春秋》共準一中經,通置博士一員。博士兼通《孝經》 《論語》,依章疏講解。德行純潔、文詞雅正、形容莊重,可 為」師表者,委四品以上各舉所知,在外給傳,七十者 安車蒲輪敦遣。國子、太學、四門三館各立五經博士, 品秩、生徒有差。禮部考試法:「請罷帖經,于所習經問 大義二十而得十八,《論語》《孝經》十得八為通。」

文宗太和七年創立石經論語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按《會要》,「太和七年十二月, 敕于國子監講論堂兩廊創立石《九經》并《孝經》《論語》 《爾雅》。共一百五十九卷,字樣四十卷。」

太祖開寶五年判監陳鄂等校論語釋文上之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按《玉海》,「開寶五年。判監陳 鄂與姜融等四人。校《孝經》《論語》《爾雅》釋文上之。」

真宗咸平三年詔邢昺等校定論語義疏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邢昺傳》:「咸平二年,始置 翰林侍講學士,以昺為之。受詔與杜鎬、舒雅、孫奭、李 慕清、崔偓佺等校定《周禮》《儀禮》《公羊》《穀梁春秋傳》《孝 經》《論語》《爾雅義疏》,及成,並加階勳。」

按《玉海》,「李至請命李沆、杜鎬等校定《周禮》《儀禮》《公羊》 《穀梁傳》疏,及別纂《孝經》《論語正義》。咸平三年三月癸 巳,命祭酒邢昺代領其事,杜鎬、舒雅、李維、孫奭、李慕 清、王煥、崔偓佺、劉士元預其事。《論語》取梁皇侃疏約 而修之。」按傳作二年玉海作三年蓋是年昺為翰林侍講學士而校書則在三年也 咸平四年九月,邢昺等表上重校定《論語》。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咸平四年九月,翰 林侍講學士邢昺等及直講崔偓。佺表上重校定《周 禮》《儀禮》《公羊》《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七經義疏,凡一 百六十五卷,賜宴國子監,昺加一階,餘遷秩。」一本云一百六 十三卷十月,命摹印頒行。於是《九經義疏》具矣。 又云: 邢昺等撰《論語正義》,咸平中頒其書于章句、訓詁、名 器事物之際詳矣。

大中祥符五年作崇儒術為君難為臣不易二論刻石國學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五年十月辛酉,作《崇儒 術論》,刻石國學。」按《陳彭年傳》:「真宗謂之曰:『儒術汙 隆,其應實大,國家崇替,何莫由斯。故秦衰則經籍道 息,漢盛則學校興行。其後命歷迭改,而風教一揆,有 唐文物最盛,朱梁而下,王風寖微,太祖、太宗丕變敝 俗,崇尚斯文。朕獲紹先業,謹導聖訓,禮樂交舉,儒術 化成,實二后垂裕之所致也。為君之難,由乎聽受;臣 之不易,在乎忠直。其君以寬大接下,臣以誠明奉上, 君臣之心,皆歸于正,直道而行,至公相遇。此天下之 達理,先王之成憲,猶指諸掌,孰謂難哉』!」彭年曰:「陛下 聖言精詣,足使天下知訓。伏願躬演睿思,著之篇翰。」 真宗為製《崇儒術》、「《為君難》、為臣不易」二論示之。彭年 復請示輔臣,刻石國子監。

乾興元年十一月辛巳命侍講孫奭馮元講論語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仁宗本紀》,真宗乾興元 年十一月「辛巳,初御崇政殿西閣講筵,命侍講孫奭、 馮元講《論語》。」

仁宗天聖四年侍讀學士宋綬進論語要言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天聖四年閏五月, 侍讀學士宋綬錄惟《皇誠德賦》《孝經》《論語要言》《唐太 宗帝範》二卷、開元中楊浚《聖典》三卷、楊相如《君臣政 理論》三卷以進。」時帝好儒學,太后命綬擇前代文字 資孝養補政治者,以備帝覽故也。

皇祐元年九月所鐫石室十三經工畢論語張德釗書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石室十三經》,孟蜀 所鐫,「皇祐元年歲次己丑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 工畢。」《論語》《爾雅》張德釗書。

至和元年詔宗室克繼臨蔡邕古文法寫論語

按《宋史》仁《宋本紀》,不載按《宗室魏悼王廷美傳》:循 國公子克繼,善楷書,尤工篆隸。宗正薦之,仁宗親臨 試,及令臨蔡邕古文法,寫《論語》《詩》《書》,復詔與朝士分 隸石經。帝曰:「李陽冰唐室之秀,今克繼朕之陽冰也。」 嘗進所集《廣韻》《字源》,帝稱善,藏之。

至和二年三月,判國子監王洙以石經《論語》見書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