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1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霍韜傳》:「大禮議起,韜上疏曰:『臣以聖賢之道觀之,《孟 子》言舜為天子,瞽瞍殺人,皋陶執之,舜則竊負而逃, 是父母重而天下輕也』。」

《王守仁傳》守仁謫龍場,窮荒無書,日繹舊聞,忽悟格 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 矣。」遂篤信不疑其為說。曰:「聖人祗還良知本體,更無 所加。良知之虛,即天之太虛;良知之無,即太虛之無 形。凡日月風雷山川民物,有貌有象,有形有色者,皆 從太虛無形中發用流行,未嘗能為天之障礙。聖人」 順良知之發用,天地萬物俱在流行發用中,何有一 物能為良知之障礙?守仁既以此自信,故其為教,專 提「致良知」三字為主。以聖人之學,心學也,心即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 其理。如以吾心之良知為未足,而必外求天下之廣 以裨補增益之,是析心與理為二矣。夫學問思辨篤 行之功,雖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擴充之極,至于 盡性知天,亦不過致吾心之良知而已。良知之外,無 復有加於毫末。謂宋周、程二子後,惟象山陸氏簡易 直截,有以接孟氏之傳,而朱子《集註》《或問》之類乃中 年未定之說。因作《朱子晚年定論序》以示學者。於是 同時講學之儒,如羅欽順輩,皆以為非,欽順數遺書 與相詰難。其後守仁起征,思田王畿、錢德洪侍坐于 天泉橋,有所質證。畿因著《天泉證道記》,舉四語云:「無 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心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以為守仁所示宗旨。至萬曆間,顧 憲成、高攀龍輩雖未嘗不推重守仁,而極辨四語之 失,而論者又以為此特出于畿,非守仁本旨也。然自 守仁與朱子標異趣,學者翕然從之,頗多流入於禪。 以故宗雒、閩之教者,多詆訶心學云。萬曆十二年,大 學士申時行等言:「守仁言『致知出《大學》,良知出《孟子》, 祖述經訓,羽翼聖真,誠宜崇祀』。」帝從之。

《徐愛傳》:「愛字曰仁,守仁妹婿也。良知之說,學者多未 信,愛為疏通辨析,暢其旨要,門人日益親。」

《錢德洪傳》:「德洪周遊四方,號召同志,與論良知學,所 至迎謁恐後。」

《王畿傳》:「其論良知,但指本體,益流於虛寂。善談說,能 動人,所至聽者雲集。」

《王艮傳》:有客與艮言,詫曰:「何類王中丞語?」因為艮道 良知學。艮乃謁守仁江西卒稱弟子。歎曰:「吾師倡明 絕學,何風之不廣也。」還家製小車北上,所過招要人 士,告以守仁之道,人聚觀者千數。守仁聞之不悅。艮 往謁,拒不見。守仁送客至門,艮長跪道旁曰:「艮知過 矣。」守仁不顧而入,艮隨入,大聲曰:「仲尼不為已甚者。」 乃揖之起。

《王用汲傳》,萬曆六年,巡按趙應元事竣得代,即以病 請。僉都王篆者,迎合居正意,屬都御史陳炌劾應元 規避,遂除名。用汲乃上言:「《孟子》曰:『長君之惡,其罪小; 逢君之惡,其罪大』。臣則謂逢君之惡,其罪猶小;逢相 之惡,其罪更大也。」

《儒林傳》:陳獻章穎悟絕人,嘗讀《孟子》「天民」句,慨然曰: 「士君子行己當如是矣。」後聞吳與弼倡道臨川,從之 受業。一日天初明,與弼自起簸穀,見獻章猶未起,大 聲曰:「秀才若爾懶惰,異日何由到伊川門下?又何由 到孟子門下?」獻章瞿然,即絕意科舉,專求聖學。後蘭 谿姜麟奉使過其地,以師禮見,至京師,有問者,輒曰: 「活孟子,活孟子。」

郝敬杜門謝客,專務著述,《孟子》等書咸為之解。 《文苑傳》:「桑悅字民懌,常熟人。敢為大言,嘗以《孟子》自 況。」

《江寧府志》:「指揮龔海于趙經為前輩,甘貧好學,好讀 《孟子》,每從經聽講,必正講席而己旁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