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1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其子娶妻者,未之有也。故曰:緣禮而不得其妻者,天 下無有也。或曰:「嫂叔不親授,禮也。」嫂溺而不援。曰:「禮 不親」授可乎?是禮有時而去取也?曰:嫂叔不親授,禮 也;嫂溺,援之以手,亦禮也,何去取之有?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 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 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雖堯舜在上,不免於 殺無道,然君子終不以殺人訓民之不幸而自蹈於 死則有之,吾未嘗殺也。《孟子》言以生道殺民,雖死不 怨殺者,使後世暴君汙吏皆曰吾以生道殺之,故孔 子不忍言之。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凡物之可求者,求則得,不求則不得也。仁 義未有不求而得之,亦未有求而不得者,是以知其 可求也。故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富貴有求 而不得者,有不求而得者,是以知其不可求也。故富 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 好。」聖人之於利,未嘗有意於求也,豈問其可不可哉? 然將直告之以不求,則人猶有可得之心,特迫於聖 人而止耳。夫迫於聖人而止,則其止也有時而作矣。 故告之以不可求者曰:使其可求,雖亦將求之以為 高。其閈閎,固其扃鐍,不如開門發篋而示之無有也。 而《孟子》曰:「食色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義命 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君子之教人,將以其實,何 不謂之有?夫以食色為性,則是可求而得也,而君子 強之,禁其可求者。強其不可求者,天下其孰能從之? 故仁義之可求,富貴之不可求,理之誠然者也。以可 為不可,以不可為可,雖聖人不能。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 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 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 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立然諾以為信,犯患難 以為果,此固孔子之所小也,孟子因之,故曰:「大人者,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此則非孔子之所謂大人也。大 人者,不立然諾,而言未嘗不信,不犯患難,而行未嘗 不果。今也以不必信為大,是開廢信之漸,非孔子去 兵去食之意。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子產為鄭,作封洫,立謗政,鑄 刑書。其死也,教太叔以猛,其用法深,其為政嚴,有及 人之近利,而無經國之遠猷。故子罕、叔向皆譏之。而 孔子以為惠人,不以為仁,蓋小之也。孟子曰:「子產以 乘輿濟人于溱洧,惠而不知為政。」蓋因孔子之言而 失之也。子產之于政,整齊其民賦,完治其城廓道路, 而以時修其橋梁,則有餘矣,豈有乘輿濟人者哉?《禮》 曰:「子產,人之母也,能食之而不能教。」此又因孟子之 言而失之也。

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鄭聲之害 與佞人等,而孟子曰「今樂猶古樂」,何也?使孟子為政, 豈能存鄭聲而不去也哉?其曰今樂猶古樂,特因王 之所悅而入其言耳。非獨此也,好色、好貨、好勇,是諸 侯之三疾也。而孟子皆曰「無害」,從吾之說,百姓惟恐 王之不好也。譬之於醫,以藥之不可口也,而以其所 嗜為藥,可乎?使聲色與貨而可以王,則利亦可以進 仁義,何獨拯梁王之深乎?此豈非失其本心也哉?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性可亂也而不可滅,可滅非性也。人之叛其性,至于 桀、紂、盜跖至矣。然其惡必自其所喜怒,其所不喜怒, 未嘗為惡也。故木之性上,水之性下,木抑之可使輪 囷下盤,抑者窮未嘗不上也。水激之可使瀵湧上達, 激者窮未嘗不下也。此孟子之所見也。孟子有見于 性而無不善。《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 之者性也。」成道者性,而善繼之耳,非性也。性如陰陽, 善如萬物,萬物無非陰陽者,而以萬物為陰陽則不 可。故陰陽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而非無也。今以其 非無即有而命之,則凡有者皆物矣,非陰陽也。故天 一為水,而水非天一也;地二為火,而火非地二也;人 性為善,而善非人性也。使性而可以謂之善,則孔子 言之矣。苟可以謂之善,亦可以謂之惡。故荀卿之所 謂性惡者,蓋生于孟子;而揚雄之所謂善惡混者,蓋 生于二子也。性其不可以善惡命之。故孔子之言曰: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夫苟相近,則上智與下愚,曷為 不可移也?曰:「有可移之理,無可移之資也。」若夫吾弟 子由之論也,曰:雨于天者,水也;流于江河,蓄于坎井, 亦水也;積而為泥塗者,亦水也。指泥塗而語人曰:「『是 有水之性可也』?曰:『吾將使其清而飲,則不可』。」是之謂 上智。與下愚不移。

《癸辛雜識》:《孟子》「馮婦搏虎」一章,有以晉人有馮婦者, 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為斷句,攘臂下車,眾皆悅之, 其為士者笑之。與前段相對,亦自有義。

欒城先生遺言:公為籀講《老子》數篇,曰:「高于《孟子》二 三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