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1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鳥獸之不若也。當周之亡,辨詐暴橫,聖人之道偶不 行于一時,亦猶天地之晦,日月之蝕,運之常也,復何 傷乎?孟軻,學聖人者也,憤然而興,闢楊墨,誅叛義,以 尊周公。孔子信有大功於世,然聖人之道,無可無不 可。苟當時軻之徒不能力排楊墨,遏異端,明仁義,以 訓天下,則聖人之教果從而廢乎?若使聖人之道,遭 楊墨之害而遂衰微,則亦一家之小說爾,又烏足謂 萬世之法哉?軻雖欲張大其教,天下可從而興乎?是 聖人之道,不為一人而廢,一人而興,又昭昭然矣。其 從嬴政肆虐,火其書,窒其途,愚天下之耳目,使不能 通其說,其為害過楊、墨遠矣。然漢家之興,則孔氏之 言雷震于海內,豈又有軻之辨之而後行邪?故曰「譽 之不足益,毀之不足損,由其道大也。」後之儒者,有能 立言著書,振揚其風,發明其旨,則可矣。若曰隨其發 而興「之,因其塞而通之,得非過矣乎?」予謂楊墨之禍, 未若洪水,然而九年之害,非禹不能平。孔氏之道,雖 見侵毀,不由軻而益尊。苟毀譽由軻而興,則不足謂 之孔氏之道。使聖人復生,必不易予言也。

《資治通鑑外紀》: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載陟 方乃死。《諡法》曰:「受禪成功曰舜,仁聖盛 明曰舜。」《白虎 通》曰:「舜,猶」「也,言能推信堯道而行之。」孔安國曰: 「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服喪三年,其一在三十之 數,為天子五十年,凡壽一百十二歲。」案《書》稱「帝乃殂 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言百姓思慕 堯德,且明舜雖受終,令天下服喪三年,如繼世之禮, 故于殂落下終言之。下文云「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謂堯崩踰年,見于文祖廟而改元。孟軻不達此言,以 為三載服除後,舜格于文祖,乃妄稱孔子曰:「舜既為 天子,又帥天下諸侯以為堯三年喪」,是二天子矣。若 然,當以服除之月至廟,不當于正月元日也。踰年改 元,《春秋》常法,迄今如之。軻又云:堯、舜、禹崩,三年喪畢。 舜、禹、益皆避其子,然後踐位。且舜正月上日受終,文 祖已二十八年,豈容至服除未定,方讓其子?孔安國 仍軻之謬,乃曰:「舜服堯三年喪畢,將即政,復至文祖 廟。」周衰,楊、墨道盛,孟子排而闢之,可謂醇矣。其論《經 義》《說世》,主事知謀,往往短局乖戾,陋儒愛其詞簡意 淺,雜然崇尚,固可鄙笑也。司馬遷云:「舜年三十堯舉 之,五十攝行天子事,五十八堯崩,六」十一代堯踐位 三十九年崩,亦用孟軻舊說也。鄭元云:「舜生三十,謂 生三十年也。《徵庸》三十,謂歷試三十年也。在位五十 載,陟方乃死」,謂攝位至死為五十年,舜年一百十歲 也。

晁以道《劄子》:「臣聞《春秋》尊一王之法,以正天下之本, 與禮之尊無二上,其旨實同。蓋國之於君,家之於父, 學者之於孔子,皆當一而不二者。是以明王罷黜百 家,表章六經,大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今國家五十 年來,於孔子之道或二而不一矣,其義說多歸之於 老莊,而設科以孟子配六經,視古之黜百家而專明 孔氏六經者,不亦異乎!」前者學官罷黜孔子《春秋》,而 表章偽雜之《周禮》,以《孟子》配乎孔子,而學者發言折 衷於《孟子》而略乎《論語》,固可攷矣。今皇太子初就外 傅之時,會官僚講《孝經》而讀《孟子》,蓋《孟子》不當先諸 《論語》者也。如以《孟子》先諸《論語》,豈所以傅導皇太子 天資邁世之令德,而視之以一德哉?臣愚竊以謂宜 講《孝經》而讀《論語》。恭候講《孝經》畢日,復講其已講之 《論語》,其入德亦易矣。或問曰:「讀《爾雅》以示文字訓詁 之本源,而明天地萬物之名實。先儒謂《爾雅》本是周 公訓成王之書,信不誣也。臣愚流落衰暮之時,荷聖 君一日非常之眷,自太子左諭德授以詹事,苟有所 志,不敢無犯而有隱。」臣愚以度此言一出,必遭世俗 誣謗不淺矣。其所恃以安者,陛下聖度,旁燭萬代之 微,而不為世俗惑也。重惟太子天下之本,而一本于 孔子《六經》,則宗廟社稷之流光,不亦偉乎!臣謹以狂 瞽獨見之言,干冒宸扆,不勝惶懼待罪之至。

《容齋隨筆》:《孟子》曰:「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汙, 不至阿其所好。」趙岐注云:「『三人之智,足以識聖人』。汙, 下也。言三人雖小汙不平,亦不至阿其所好,阿私所 愛而空譽之。詳其文意,足以識聖人」,是一句汗下也。 自是一節,蓋以「下」字訓「汙」也,其義明甚。而老蘇先生 乃作一句讀,故作三子知聖人汙論,謂三子之智,不 足以及聖人,高深幽絕之境,徒得其下焉耳。此說竊 謂不然。夫謂夫子賢于堯舜,自生民以來未有,可謂 大矣,猶以為汙下,何哉?程伊川云:「有若等自能知夫 子之道,假使汙下,必不為阿好而言。」其說正與趙氏 合。大抵漢人釋經,每或省去語助,如鄭氏箋《毛詩》「奄 觀銍艾」云:「奄,久。觀,多也」,蓋以「久」訓奄,以多訓「觀。」近者 黃啟宗有《補禮部韻略》,于「淹」字下添「奄」字,注云「久觀 也」,亦是,誤以箋中五字為一句。

《容齋三筆》:孟子之書,上配《論語》,唯記舜事多誤,故自 國朝以來,司馬公、李泰伯及呂南公皆有疑非之說。 其最大者證萬章「塗廩浚井,象入舜宮」之問,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