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1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 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 讎。」蓋孔子不忍言者,孟子盡言之矣。

《孟子》曰:「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 元豐末年,詔以孟子配饗孔子廟,巍然冠冕,坐於顏 子之次;師曾子坐席下,師子思坐廡下,豈但行於長 者之先哉?果孟子有神,其敢自違平生之言,必不敢 享矣。

老萊子聞穆公欲相子思,問曰:「若子事君,將何以為 乎?」子思曰:「順吾性而以道事之,無死亡焉。」老萊子曰: 「不可順子之性也。子性清剛而傲不肖,且又無所死 亡,非人臣也。」子思曰:「不肖固人之所傲也。夫事君道 行言聽,則可以有所死亡。道不行言不聽,則亦不能 事君,謂無死亡也。」老萊子曰:「不見夫齒乎?雖堅固,卒」 以相磨;舌柔順,終以不敝。子思曰:「吾不敢為舌,故不 能事君。」予讀子思書,知孟軻氏之剛,固有師也。 大賢如孟子,其可議有或非、或疑、或辨、或黜者,何也? 予不敢知,學者其折衷之。後漢王充有《刺孟》,近代何 涉有《刪孟》。王充《刺孟》,出《論衡》,韓退之贊其閉門潛思, 《論衡》以修矣。則退之於《孟子》醇乎醇之論,亦或不然 也。

《書·伊訓》曰:「成湯既沒,太甲元年。」文義甚嚴,無簡冊斷 缺之跡。《孟子》獨曰:「成湯之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始 為太甲。」果然,則伊尹自湯以來,輔相四代何在?湯在 太甲,弛張如此,在外丙,在仲壬,絕不書一事也。考於 曆,若湯之下增此六年,至今之日,則羨而不合矣。司 馬遷、皇甫謐、劉歆、班固又因《孟子》而失也。獨孔安國 承其家法不變,蓋《詩》《書》之外,孔子不言者,予不敢知 也。

陳瑩中《答楊中立游定夫書》云:「康節嘗謂:孟子未嘗 及《易》一字,而《易》道存焉,但人見之者鮮。」又曰:「人能用 《易》,是為知易。若孟子,可謂善用《易》者。夫《易》,窮則變,變 則通,通則久,故聖人之用《易》,闔闢于未然,變其窮而 通之也。若夫暑之窮也,變而為寒;寒之窮也,變而為 暑,則是自變而自通者也。窮自變,通自復,何賴于聖」 人乎?孔子贊《易》而非與《易》競,孟子用《易》而語不及焉, 此所謂賢者識其大者,其去聖人之用為不遠矣。 《讀書雜抄》。《角弓詩疏》:「孟子曰:『兄弟關弓而射我,我則 涕泣而道之。無它,戚之也。其親,親之也』。」孔氏引《孟子》, 與今本不同者尚多。

《子衿疏》:「公孫弘奏: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是古亦名 學為校也。愚按:《注》與《疏》當引用《孟子》處,如《小弁》及「天 生烝民」、「周餘黎民」等,多不引用,不知何說。嘗于《角弓》 引其兄《關弓》云云數語,亦與今文不同。

孟仲子,子思弟子。孟子從昆弟,與孟子共事。子思後 學于孟軻,著書論《詩》,其讀「於穆不已」為不似《毛詩》,引 以為說,而不從其讀。大毛公學于荀卿,李斯亦學于 荀卿。河南守吳公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受學焉。如上 數事,有同師而異學者。

天下之言性者,則故而已矣。未知定說,但見莊周有 云:「吾生於陵而安於陵,故也;長於水而安於水,性也; 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此適有「故與性」二字,疑戰 國時有此語。

《野客叢談》:「司馬文正不喜《孟子》,作《疑孟》十餘篇,皆求 瑕語。余欲作《辨疑》示後人,未暇也。晁說之,以道自云 受學於司馬公,因作《詆孟》一書。」江南僧宗果云:「晁以 道可謂不善學柳下惠矣。」

《焦氏筆乘》:《孟子》:「性無善無不善,性相近也。性可以為 善,可以為不善,習相遠也。有性善,有性不善,上智下 愚不移也。要之皆出于孔子之言。蓋性無不入,此性 之所以為妙;知性之無不入,此聖言之所以為全。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孟子即情以論性也。賀瑒 云:「性之與情,猶波之與水,靜時是水,動則是波;靜時 是性,動則是情。」蓋即此意。李習之乃欲滅情以復性, 亦異乎孟氏之旨矣。

魏志鍾會撰《四本論》言「才性同,才性異,才性合,才性 離。」由孟子之言觀之,才性本一,何得有同異離合邪? 然則《四本》者,又三說之支裔也。

耿子庸《孟子說》云:「見先王之禮即知其政,聞先王之 樂即知其德,差等百王,無少違忒。非其虛靈洞徹之 極,何以有此?此孔子所以擅生民未有之盛也。」此說 遠勝《傳注》。

《孟子》曰:「滄浪之水濁兮。」濁音獨與足葉。《史律書》:「濁者, 觸也。」《白虎通》:「瀆者,濁也。」《漢書》:「潁水濁,灌氏族。」《古樂府》: 「獨漉獨漉,水深泥濁。」張君祖詩:「風來詠愈清,鱗萃淵 不濁。」斯乃元中子所以矯逸足。又俗謂不明曰。「濁」 以酒為喻,或作鶻突,或作糊塗,並非。

或問李彥平孟子盡心之說,先生曰:「一念不動,便是 盡心處。」或人未悟,先生曰:「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 物而動,性之情也。人之真性了無一物,或一翳之懵 不之覺。若不為物所動,則妄情欲念廓然自除,非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