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禮,禮與性命非二也。禮即天命也,率性也,即明,即

親民,即至善,即正心誠意也。離心意性命別求禮,老 氏所謂忠信之薄也。故子夏有素絢禮後之喻,而子 夏之言亦未盡是也。以禮為後,必求所以為禮先者, 不主靜窮理,流為佛氏之空寂而焉往哉?故夫子僅 與之言《詩》,不與之言禮也。而儒者顧謂此二篇曾子、 子思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則是道與禮二也。聖人 教學者,約禮復禮,執禮好禮,學禮即道學也。蹈曰道, 履曰禮,即誠也。《中庸》「誠身」,《大學》誠意,皆所謂敦厚以 崇禮,非空虛也。教顏子為仁惟復禮,復禮惟視聽言 動,豈空談性命如佛老云乎哉?故曰:「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知之。」知而不由,則惟有明心見性,為浮屠之空 寂者而已。故大道以人倫庶物為實地,學道以《論語》為證盟, 以先聖孔子為宗師。舍此而言明德至善,以

為證盟,以先聖孔子為宗師,舍此而言明德至善以 為理學,祇為浮屠假羽翼,作逋逃主,萃淵藪耳。荒耄 鄙儒,所見如此。若云天地之大,無所不有,劈破籓籬, 乃成大家,吾儕小人也!硜硜信果見笑於大方之家, 復何辭?

沈曙大學古文說義一卷

按曙自述大學與中庸厥初俱雜於戴記之中至有宋諸儒始表而出之仍為之詮釋其啟佑之功誠不小第是書初行其中文義未甚明晰遂以誠意一傳

裂而為五,復增補《致知》之《傳》,更之而辭既亂,補之而 旨愈離,自是為宋儒之《大學》,非復孔氏之大學矣。賴 陽明先生奮臂大呼,天下始翕然知有古本大學。嗚 呼!吾輩讀古人書,安能如矮人觀場,人嘻亦嘻,人笑 亦笑哉?今古本具在,試一展卷把玩,則文意如是,段 落如是,儘好讀,儘可思也。

吳公肅大學述一卷

按公肅自序大學本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程子謂為孔氏之遺書者也自朱子章句行而鄭注孔疏並廢戴記中遂削原文所幸存者舊十三經鄭注耳號

稱古本,廢置弗道。偶或信從,不以為好異,輒曰「反古, 功令繩之,烖且及身。」于是《大學》永為朱子之書,而孔 門之大學蔑矣。且夫釋經可也,改經不可也。儒者各 鳴所見,縱刺謬于聖人,指而駁之,經文固自若也,改 之則經非其經矣。漢儒之釋經也,不敢增損,即錯簡 仍之,費直、王弼移置《周易傳》文,朱子方定正之,而於 《大學》,乃身自蹈之,分《經》分《傳》,為曾子,為門人析之釋 之,為錯簡,為衍為闕,移之補之,使經文果有錯簡,若 衍若闕而不可通,當聽之無可如何。況本自明備而 斷以己意,仍不免其衍且闕,何以改為哉?所以然者, 解經而不得其解故也。不得其解,因蹈改經之失,攛 以己意而支離不免焉。噫!盍亦反諸孔門之舊乎?

陳仁錫大學衍義衍義補合刻二百三卷

按仁錫自序補衍義者丘瓊山先生也數年來誦衍義補有之矣未有讀西山先生書而好之者予故合刻二書仍圖補所未備而先之以衍義人之言曰為

君難,為臣不易,于講筵。大可見此臣子靖獻第一義 也。忠愛懇惻,溢于至誠,而痛陳事理,不嫌激切,西山 先生洵有之矣。其言曰:「使吾君之心,炳如白日,於天 下之理,洞若秋毫,共兜雜進于堯朝,豈魑魅能逃于 禹鼎。必提其要,恆挈乎本。」至哉言也!然公之書不進 于紹定二年,而進于端平元年,良亦苦矣。甫上書而 拜疾速投進之旨,次日後殿聚講,面諭朝夕觀覽,忽 有旨便合就今日進讀。公曰:「須別寫。」帝曰:「已在此矣。」 因歎先哲進書之不易,主臣相知之不難,故于端平 則疾速,于紹定則艱難矣。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使紹定之季,遽出此書以嬰芒刃,公亦死無憾。然公 固養其身以有為也。既以《大學》一書為君天下律令 格例,尤恨壅蔽之禍不遠也。以明道術、擇人才,審治 體,察民情,首揭「格物致知。」雖然,不誠意物,惡乎格哉? 心誠求赤子,而保赤子之物格矣。公之精誠感動,如 枝葉未害,本實先撥,自古患之,至宋不盡,然本實猶 有存者𨓏𨓏其臣高才,率意出之無序,故公以序為 先,真相時識勢之言。乃其文章渾潔邃雅,尤不可及。 試常置案頭,于心氣甚補。公尤切於夜對,云:「宋制邇 英崇政,延訪從容,夜直禁中,不時召對,以晝日便朝, 薦紳儼𠛱,昌言正論,其保持尤易也。故曰:『接賢士大 夫之時,多有宋端人正士同心哉』!」崇禎壬申孟秋既 望,經筵講官、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講陳仁錫書。

按文震孟序從來典謨訓誥皆治道也則皆經術也古帝王垂衣裳端弁冕而臨諸侯治百官察萬民有不從理學中流溢者乎而理學之名不立自尼山至

聖不得君相之位,退與諸弟子講明斯道於洙泗之 間,正謂「不行於一時者行於萬世。」宗聖氏獨得其傳, 著為《大學》,括其綱領,舉其條目,經之以經,緯之以傳, 使後之執大柄、御皇極者,畫然有所憑依,而灼然有 所遵守,所謂君天下之律令格式也。乃後之儒者進 於朝則譚經濟,退於學則譚理學。若使性命道德之 精,與治亂安危之故,判為兩途。經濟既無其體,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