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4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知也。所以謂之《大學》,本在修身,先在格物。

問:「『修身為本』之『本』,果不對末言乎?」曰:「天之生物,使之 一本,安得有二本也?惟不信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 之物,故有二物,即有二本矣。試觀一篇之內,物有本 未?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無 二物也,無二本也,無二知也,二之則不是。」

問:「文成表章,《大學》古本原只一篇,不必分章,不必補 傳,是矣。旁註雖云『歸重致知,序則云『《大學》之道,誠意 而已矣』,似亦以前為經,因提所謂『誠其意』者起頭,故 重誠意』則以下為『傳』,其果然歟?」曰:「既信原是一篇,而 所謂『又似起頭,則二篇矣。獨不思『此謂知本』,此謂知 之至也』。」「『此謂』二字,得非承上文『物有本末,物格而后』」 知至。言乎真信得物格知本,為知之至矣,則所謂「誠 其意」者,緊頂知本知至言也。然則謂「誠其意者毋自 欺也」,非即上文「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乎,何也?毋自 欺者,毋自欺其所獨知也。致知即誠意實用功處,不 過點出意之好惡,使人於此實致其知而已矣。故「慎 獨」二字,包誠意致知言也。獨即此一「物也。安得以上 文為經,此為《傳》,分作兩截耶?」問:「『誠中形外』,在小人亦 可謂之誠乎?」曰:「聖人指點誠偽之分,莫有切於此者。 如《閒居》為不善,見君子則揜不善而著其善,此是偽 處。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在小人卻知得自家不 善,故這點真心都發露在外,謂非誠之不可掩乎?唯 其誠中形外,幾不可」掩。所以君子必慎其獨。而曾子 平日謂其嚴。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也。

問:「近時提揭《大學》,或致知,或誠意,或修身,而子必欲 依本文,先在格物,何也?」曰:「非予欲先之也,依經文耳。 提修身者,得其本矣。不推其所先,則不格乎物,此本 從何而出?提誠意與致知,則知所先矣。而不知所在, 則物有不格,此知何由而至?故物格則知所先后,知 本知止而知至矣。謂予有意先之,則惡乎敢?」

問「誠意,而下歷引《詩》《書》孔子之言,皆廣誠意也。誠意 為《大學》之要,非歟?」曰:「『『『格致誠正以修其身』,原只一事。 聖人於其中逐一細細剖析,使人惟精惟一,不可紊, 不可雜耳。蓋上文此謂知本,知至己』,包修正誠致在 其內,雖天下國家,皆可舉此以措之耳。故雜引《詩》《書》, 不獨身心意知,明明德、親民,止至善』,渾作一團,如『盛 德至善,民不能忘,雖沒世不能忘,而齊、治、均、平,莫不 含蓄在內,故總以知本收之,豈專為誠意發也』?」 問:「《康誥》《太甲》《堯典》皆自明其明德也,《盤銘》《康誥》《周詩》, 得非釋『親民乎?何為謂親當作新者,非也』?」曰:「古文原 是『親』字,文成謂其不必改耳。況『日新』承上文,『自明不 已,則日日新』」作「新民,以至新天命,無所不」用其極。若 不觀其會通,惟拘執字義,則日新新命,可以謂之釋 新民乎?問:「止至善,乃在仁敬孝慈信,得非專言至善 之散殊耶?」曰:「『緝熙敬止,見諸君臣父子與國人交,統 體散殊,已兼之矣。是故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此 正是聖人明親之實學也。豈教專空寂,外人倫以求 至善者可同語哉?」

問:「修身緊承上文,知本是矣,此復舉身心並言之,何 歟?」曰:「形色,天性也。有是身即有是。忿懥、恐懼、好樂、憂 患之感,只一著於有所,便是心不正,不正便是心不 在一身之間,凡視聽飲食亦不自知矣。可見心中好 惡之意,或有發得是處,謂之不誠亦不可。惟稍有沾 滯,便非此心常寂常感之正體也。此所以修身必先 正心。身不專於形骸之末,心不專於方寸之間。忿懥、 恐懼、好樂、憂患,總屬之心,而見諸身者,一落於有所, 則心即不得其正。」可見渾身都是心也。如上天生物 之心,盎然太虛之內,日月星辰,風雨露雷,何一非天? 故萬象森然,無一能為太虛障礙者。可見身不可有 所,固不專指方寸,亦不專指形體,而「形神渾融」為最 難。

問:「修身齊家,專自好惡言,好惡果足以盡修齊之道 乎?」曰:「人心所發,不越好惡兩端。公好惡則通之家國 天下,而各當作好作惡,則行之一身一家而不通。如 親愛、賤惡、畏敬、哀矜、傲惰,乃人人所必有者。有所且 不得其正,況之其所而僻焉,可乎?蓋人心公溥則明 通,偏邪則暗塞,此所以好而不知其惡,惡而不知其 美也。」況溺愛不明,貪得無厭,此尢人之所同患者。只 此兩語,凡有身家者,可以諺而忽之哉。

人以一身接應乎家國,天下雖有尊卑、老幼、親疏、遠 邇之殊,而此心之明德則無弗同者。事親謂之孝,事 君謂之忠,事兄謂之弟,事長謂之敬,恤幼謂之慈,使 眾謂之仁。雖曰「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要 在先慎乎德,不慮而知,不學而能,一出於天性固有 之良。觀諸慈幼一端,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可知也。 彼母之於子,一體而分,真誠惻怛,皆其本性。凡撫摩 鞠育,呼吸相關,撫恤百端,自中肯蓋由情真則機 自通,心誠故法自善也。欲明明德於天下國家,一體 流貫,心誠求之,有不與民同好惡也哉?故曰:「如保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