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天也

熹嘗伏讀其書,而妄以己意分其章句如此。竊惟是 書,子程子以為孔門傳授心法,且謂「使善讀者得之 終身,用之有不能盡」,是豈徒以章句求哉?然又聞之 學者之於《經》,未有不得於辭而能通其意者,是以敢 私識之,以待誦習而玩心焉。新安朱熹謹書。

武帝天監 年造中庸講疏

按《梁書武帝本紀》:「帝少而篤學,洞達儒元,雖萬機多 務,猶卷不輟手,燃燭側光,常至戊夜,造《中庸》講疏,正 先儒之迷,開古聖之旨。」

按《隋書經籍志》,「《中庸講疏》一卷,梁武帝撰《私記制旨 中庸義》五卷。」

大同六年城西開士林館朱异賀琛等述高祖中庸義

按《梁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朱异傳》,「大同六年,城西 開士林館以延學士。异與左丞賀琛遞日述高祖《禮 記中庸》義。」

真宗景德四年邢昺陳中庸九經大義上嘉納之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儒林邢昺傳》:昺知曹州, 入辭日,賜襲衣金帶。是日,特開龍圖閣,召近臣宴崇 和殿,上作五七言詩二首賜之,預宴者皆賦。昺視壁 間《尚書》《禮記》圖,指《中庸》篇曰:「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 因陳其大義,上嘉納之。

按《玉海》:「景德四年九月庚午,宴近臣於龍圖閣之崇 和殿。翰林學士邢昺視壁掛《尚書禮記圖》,指《中庸》九 經事,講述其大義,序修身尊賢,皆有倫理,在位聳聽, 上嘉納之。」

仁宗天聖五年賜進士王堯臣等御書中庸篇各一軸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天聖五年四月「辛 卯,賜進士王堯臣等聞喜宴於瓊林苑,中使賜御詩, 又人賜御書《中庸》篇各一軸,自後遂以為常。初,上欲 賜《中庸》,先命《中庸》錄本,既上,乃令宰臣張知白進讀, 至修身治人之道,必使反覆陳之,上候聽終篇,始罷。」 是歲,進士三百七十七人。

景祐元年賜新第張唐卿中庸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景祐元年四月乙 卯。賜新第張唐卿詩及《中庸》。

皇祐元年賜馮京中庸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皇祐元年四月戊 子。賜馮京御詩及《中庸》。

高宗紹興五年賜新進士汪應辰等御書中庸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五年策士。首 得汪應辰。九月十九日言者請依雍熙故事。賜新進 士《儒行篇》以勵士。檢有旨添賜《中庸》。送祕府校勘正 字張嵲校《中庸》。高閌校《儒行篇》。二十二日,閌奏「《儒行》 雖間與聖人之意合。而其詞夸大。類戰國縱橫之學。 蓋漢儒雜記。決非聖人格言。望止賜《中庸》。庶幾學者 知聖學淵源。」奏可。御書《中庸》,以十月四日賜之。 又 云:紹興五年九月己丑,賜新及第汪應辰以下,御書 石刻《中庸》篇,廷試畢,賜御書自此始。

紹興十年,御書《中庸》賜秦檜。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十年五月十 六日。御書《中庸》賜秦檜。

紹興十三年二月,頒御書《中庸》於天下州學。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十三年二月。 「頒御書《孝經》《周官》《中庸》於天下州學。」

孝宗淳熙四年二月幸太學命祭酒林光朝講中庸五月詔以御書中庸重行摹勒以補禮經之闕

按《宋史孝宗本紀》,淳熙四年二月乙亥,幸太學,祗謁 先聖,退御敦化堂,命國子祭酒林光朝講中庸。 按 《林光朝傳》,「召拜國子祭酒兼太子左諭德。四年,帝幸 國子監,命講《中庸》。帝大稱善,面賜金紫。不數日,除中 書舍人。」

按《玉海》:淳熙四年二月十九日,詔知臨安府趙磻老 於太學建閣,奉安石經。寘碑石於閣下,墨本於閣上, 以「『光堯石經之閣』為名,朕當親寫。」參政茂良等言:「自 昔帝王未有親書經傳,至數千萬言者,不惟宸章奎 畫,照耀萬世,崇儒重道至矣。」上曰:「太上字畫天縱,冠 絕古今。」五月二十四日,磻老奏:閣將就緒,其石經:《易》、 「《詩》《書》《春秋左氏傳》《論語》《孟子》外,尚有御書《禮記》《中庸》 《大學》《學記》《儒行經解》五篇,不在太學石經之數。今搜 訪舊本,重行摹勒,以補《禮經》之闕。」從之。

理宗淳祐 年御製中庸贊

按《宋史理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淳祐中。御製《中庸 大學贊》。

度宗咸淳三年春正月戊申禮部尚書陳宗禮國子祭酒陳宜中進讀中庸

按《宋史度宗本紀》:「咸淳三年春正月戊申,帝詣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