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體正則不待矯而弘,未正必矯,矯而得中,然後可大。

故致曲於誠者,必變而後化。

「極其大」而後中可求,止其中而後大可有。

此所謂「中」,蓋指聖人之不勉不思,從容中道者也,所謂化也,故必極其大,而後可以勉求而至。

所謂「聖」者,不思不勉而至焉者也。

「勉」蓋未能安也,「思」蓋未能有也。

「不尊德性,則學問從而不道,不致廣大,則精微無所 立,其誠不極高明,則擇乎《中庸》」,失時措之宜矣。 知、仁、勇,天下之達德,雖本之有差,及所以知之成之 則一也。蓋謂「仁者以生,知以安行此五者,知者以學, 知以利,行此五者,勇者以困,知以勉,行此五者, 行之篤者,敦篤」云乎哉!如天道不已,然篤之至也。 致曲不貳,則德有定體;體象誠定,則文節著見;一曲 致文,則餘善兼照;明能兼照,則必將徙義;誠能徙義, 則德自通變;能通其變,則圓神無滯。

《至當篇》

「正己而不求於人」,不願乎外之盛德與!

《大易篇》

顏氏求龍德正中而未見其止,故擇《中庸》得一善則 拳拳服膺,嘆夫子之忽焉前後也。

「《庸言》庸行」,蓋天下經德達道,大人之德,施於是者溥 矣;天下之文,明於是者著矣。

近思錄

《中庸》

伊川先生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言寂 然不動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故曰天下之達道。」文集 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易傳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間,亭亭當當,直上直下 之正理,出則不是,惟敬而無失最盡。遺書

問:「『時中如何?」曰:「中』字最難,須是默識心通。且試言一 廳,則中央為中;一家,則廳中非中,而堂為中;言一國, 則堂非中,而國之中為中。推此類可見矣。如三過其 門不入,在禹稷之世為中;若居陋巷,則非中也;居陋 巷,在顏子之時為中;若三過其門不入,則非中也。 性即理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樂 未」發何嘗不善,發而中節,則無往而不善。

今且只將「尊德性而道問學」為心,日自求於問學者 有所背否?於德性有所懈否?此義亦是博文約禮、下 學上達。以此警策一年,安得不長!橫渠文集

《中庸》之書,是孔門傳授,成於子思,傳於孟子。其書雖 是雜記,更不分精粗,一滾說了。今人多說高便遺卻 卑,說本便遺卻末。遺書

如《中庸》文字輩,且須句句理會,使其言互相發明。 「敬而無失」,便是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敬不可謂中, 但「敬而無失」,即所以中也。

蘇季明問:「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求中,可否?」曰:「不可。既 思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求之,又卻是思也。既思,即 是已發,纔發便謂之和,不可謂之中也。」又問:「呂學士 言:『當求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如何?」曰:「若言存養於 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則可;若言求中於喜怒哀樂未 發之前,則不可。」

又問:「學者於喜怒哀樂發時,固當勉強裁抑。於未發 之前當如何用功?」曰:「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更怎生 求?只平日涵養便是。涵養久,則喜怒哀樂發自中節。」 曰:「當中之時,耳無聞,目無見否?」曰:「雖耳無聞,目無見, 然見聞之理在,始得。」

延平問答

《中庸》

熹問:「近看《中庸》『鬼神』一章,竊謂此章正是發明顯微 無間,只是一理處。且如鬼神有甚形跡,然人卻自然 有畏敬之心以承祭祀,便如真有一物在其上下左 右。此理亦有甚形跡,然人卻自然秉彝之性,才存主 著,這裏便自見得許多道理。參前倚衡,雖欲頃刻離 而遁之而不可得,只為至誠貫徹,實有是理,無端無」 方,無二無雜。方其未感,寂然不動;及其既感,無所不 通。濂溪翁所謂「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者,於此亦 可以見之。不審先生以為如何?

先生曰:「此段看得甚好。更引濂溪翁所謂『靜無而動 有』,作一貫曉會,尤佳。《中庸》發明顯微之理,於承祭祀 時為言者,只謂於此時鬼神之理昭然易見,令學者 有入頭處耳。但更有一說,若看此理,須於四方八面 盡皆收入,體究來,令有會心處,方是。謝上蔡云:『鬼神』, 橫渠說得來別。這箇便是天地間妙用,須是將來做 箇題目,入思慮始得。講說不濟事。」又云:「鬼神自家要 有便有,要無便無,更於此數者一併體認,不可滯在 一隅也。」某偶見如此,如何,如何!

或問:延平:「先生何故驗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而求 所謂中?」曰:「只是要見未發氣象。」曰:「持守良久,亦可見 未發氣象否?」曰:「延平即此意。若偏向這裏,又差從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