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天性,而渾身皆天性之流行,故曰:『率性之謂道,不可 須臾離也』。所以造端夫婦,達諸子臣弟友,庸言庸行 之間,素位而行,只在『反諸身;達道、達德,《九經》只在修 身獲上;治民信友悅親,只在明善;誠身;尊德性,道問 學,只是明哲、保身三重』。」「建天地,質鬼神,考三王,俟後 聖,只是本諸身。苟自用自專,生今反古,則烖及其身 矣。」是論道莫有切于此者。但慎獨之功,其惟人之所 不見乎?此《中庸》所以民鮮能也。

問:「至聖」、「『至誠』,分『敦化、川流』,如何?」曰:「『若說《中庸》,原是此 意,卻不可知。然將本文潛心涵泳如何?在至聖,則散 見若此其精詳;在至誠,則包羅若此其廣大。且『如天 如淵』,其天、其淵』,原有分別,雖以『川流、敦化』分貼,亦可。 或謂『惟天下至誠能盡其性』,五章俱自至誠言,『《大哉 聖人之道》』三章俱自至聖言,不免太分析矣。」

問:「子謂『經綸立本』,至于知化育,則一無所倚,肫肫淵 淵浩浩矣。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是化育信難知也,豈終不可知哉!下文『知遠之近,知 風之自,知微之顯』,一直說下。果能知微,則可以入德 矣。夫『知』字承上說來,可也。若『德』即承上『天德』說,不反 與下相悖耶?」曰:「下文『人所不見,不言不動,不賞不怒, 不顯篤恭』」,正所謂微也。「天載無聲無臭」,微之至矣,非 天德而何?到頭處即入手處也。況觀其會通,即首篇 未發之中,「天命之性」是矣。但前云「修道」,此云「入德」,至 德凝道,夫何疑哉。

問:「《中庸》始終言天,果勉人之希天乎?」曰:「程伯子謂吾 儒之學本天,誠哉是言也!首言天命,本人性之所自 來;終言『天載』,謂『至德淵微,與天合德,盡性至命』,人一 天也。中間『知天配天』」,「『如天其天』,無非勉人法天之意。 雖云『無聲無臭』,言天載也;而不睹不聞,非即人性之 天命乎?盡人道以復天道,固為最難;而時時存吾未」 發之中,非即維天於穆不已之命乎?然則欲存吾未 發之體,亦惟戒懼乎?不睹不聞,敬信于不言不動,隨 其時出時措,發皆中節,吾惟須臾不離,慎乎吾之獨 而已矣。《易》曰「效天」,《書》曰「欽天」,《詩》曰「敬天」,不備載于《中 庸》之一書乎?

問:「《中庸》一書,言『天命天載,未發不顯,以至位育參贊, 要不離乎喜怒哀樂、子臣弟友之外,謂為日用之常 是矣。如鬼神之微顯,武王之纘緒,仲尼之祖憲律襲, 何可謂為常道哉』?」曰:「性道不離須臾,本通幽明,貫常 變,合天地帝王而一之者也。《中庸》原不分章。人于家 庭間,明而妻孥兄弟,幽而祭祀鬼神,皆日用不能離」 者,故言順。「父母」即言鬼神,祭祀,正是幽明合一處。武 王一戎衣有天下人特知其處變而達權耳。觀孔子 欲言武王纘緒,而先言文王之無憂,由于父作子述, 所以下文善繼善述,正是文王之無憂也。如此,則知 武、周之孝,達之以至禘、嘗、郊、社,何一而非天下之達 道哉!若帝王之道,法天地之時宜,未「有一人能須臾 離之者。人皆日用之不知,惟仲尼為能祖述憲章,上 律下襲,所以為大也。噫!此《中庸》所以不可能歟。」 問:「《中庸》發明性學,中間頭緒甚多,望指其切近者而 約言之,可乎?」曰:「悟得徹,信得篤。橫言豎言,只一『性』字 盡之矣。但不詳,不足以盡其蘊也。姑即首末二章言 之。『中節之『和』,即是未發之』」中,未發之中即是獨,獨即 是隱微,隱微即是莫見莫顯,莫見莫顯即是不睹不 聞,不睹不聞即是須臾不可離者,須臾不可離即是 性命,性命即是道,道即是教,修道之教即是戒懼不 睹不聞,戒懼不睹不聞即是慎獨,慎獨即是致中和, 致中和即是率性之道,道即是天命之性。末章《尚絅》 即闇然,即淡簡溫遠;「風顯」即近自微;「微」即「潛伏」;「不可 見不可見」即「屋漏」;「不言不動」即「無言無爭」;「不賞不怒」 即「不顯篤恭」,「不顯篤恭」即「無聲無臭」,「無聲無臭」即是 闇然;「天載」即是天命之性,故曰:「吾道一以貫之。」 《中庸》首篇大意,欲人知所以修道,只在慎獨以致中 和。「天命之謂性」,性即命也;「率性之謂道」,道即性也;「修 道之謂教,教即道也。性命于天為天道,教修于人為 人道。道曰『率性』」,合天人而為言者也。人之道莫非天 之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修之,戒 慎乎其所不睹,敬天之命,不敢慢也;恐懼乎其所不 聞,畏天之命,不敢肆也。此何以然也?誠以不睹不聞 隱矣,而見則隱之見也;莫見乎隱,不「睹不聞」,微矣而 顯,則微之顯也。莫顯乎微,隱之見夫固微之顯也,是 獨之不可不慎也。故君子必慎其獨,而戒懼所不能 已也。慎獨則合隱見,貫顯微,無須臾之離道矣。言乎 其隱也微也,為喜怒哀樂之未發;未發則天命之性 一毫不著于物,而何偏倚之有?故謂之「中。」言乎見也 顯也,為發而皆中節,中節則天性渾然,一毫不與以 己,而何戾乖之有?故謂之「和。」中為和之所發源,淵淵 浩浩,天下之大本也,吾與天地萬物為一本;和為中 之所發用,蕩蕩平平,天下之達道也,吾與天地萬物 為一道者也。人惟不致中和,斯天地萬物皆不屬己。 君子慎獨為能致中,致中所以致和也。致之而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