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8 (1700-1725).djvu/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或有聖賢之臣,遭欲為治之君,而終有不遇」,孔子、孟 軻是也。

《命祿篇》

孔子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魯平公欲見孟子,嬖人 臧倉毀孟子而止。孟子曰:「天也!孔子聖人,孟子賢者。」 誨人安道,不失是非。稱言命者,有命審也。

《命義篇》

《孟子》曰:「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性善乃能求之,命善乃 能得之。性善命凶,求之不能得也。」

《知寔篇》

陳賈問於孟子曰:「周公何人也?」曰:「聖人使管叔監殷, 管叔畔也。二者有諸?」曰:「然。周公知其畔而使,不知而 使之與?」曰:「不知也。」「然則聖人且有過與?」曰:「周公,弟也; 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也,不亦宜乎!」孟子,實事之人也。 句疑言周公之聖,處其下,不能知管叔之畔,聖人不能 先知也。

《定賢篇》

有高才潔行,無知明,以設施之,則與愚而無摻者同 一實也。夫如是,皆有非也,無一非者,可以為賢乎?是 則鄉原之人也。《孟子》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 于流俗,合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說 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孔子曰:『鄉原, 德之賊也』。」似之而非者,孔子惡之。

《對作篇》

《孟子》傷楊、墨之議,大奮儒家之論,引平直之說,褒是 抑非,世人以為好辨。《孟子》曰:「予豈好辨哉?予不得已。 今吾不得已也,虛妄顯於真,實誠亂於偽。」世人不悟, 是非不定,以情言之,豈吾心所能忍哉!

應劭風俗通

《窮通篇》

孟軻受業于子思,既通,游于諸侯,所言皆以為迂遠 而闊于事情,然終不屈道趣合,枉尺以直尋。嘗仕于 齊,位至卿,後不能用。《孟子》去齊,尹士曰:「不識王之不 可以為湯武,則是不明也;識其不可然且至,則是干 祿也。千里而見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後出晝,是何濡 滯也?」軻曰:「夫尹士烏知予哉?千里而見王,是予所欲 也;不遇故去,豈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 晝,於予心猶以為速,王庶幾改諸。王如改之,則必反 予。夫出晝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後浩然有歸志。」魯平 公駕將見孟子,嬖人臧倉謂曰:「何哉?君所謂輕身以 先於匹夫者,以為賢乎?」樂正子曰:「克告於君,君將為 來見也。」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曰:「行或使 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能也。吾不遇於魯侯,天 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又絕糧於鄒、薛,困殆 甚,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仲尼之意,作《書》中外十一 篇,以為聖王不作,諸侯恣行,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 言,盈於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 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楊、 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 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也。吾為此懼,閑 先王之道,距楊、墨,放淫辭,正人心,熄邪說,以承三聖 者,予豈好辨哉?予不得已也。」梁惠王復聘,請之,以為 上卿。

徐幹中論

《智行篇》

召公見周公之既反政,而猶不知疑其貪位,周公為 之作《君奭》,然後悅。夫以召公懷聖之資,而猶若此乎? 末業之士,苟失一行,而智略褊短,亦可懼矣。仲尼曰: 「可與立,未可與權。」孟軻曰:「子莫執中。」執中無權,猶執 一也。仲尼、孟軻可謂達于權智之實者也。

黃憲外史

《辭受篇》

徵君去韓魯聘,先諸侯而至,乃之魯,宿於濟陰。頃有 韓使至,餽百金以為贐,徵君不受。從者曰:「吾聞仲尼 有絕糧之窮,孟子有受贐之義。窮則執,餽則受,禮也。 子奚狷介而自困其身乎?」徵君曰:「汝以仲尼之絕糧 為窮,孟軻之受贐為義,而病甫也不知仲尼獲麟。」出 涕曰:「吾道窮矣。」又曰:「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孟軻曰:「萬 鍾於我何加焉。」由是觀之,仲尼未嘗以絕糧為窮,而 孟軻亦未嘗以受贐為義也。且孟軻之受贐於宋,蓋 有故矣。當是時,宋之君于孟軻未疏也,在國無嬖人 之讒,去國非簡賢之故,是以受宋之贐而不辭也。不 然,何卻齊之兼金,辭齊之萬鍾,而綽綽乎有餘裕哉!

梁劉勰新論

《隨時篇》

昔秦攻梁,惠王謂孟軻曰:「先生不遠千里,辱幸敝邑。 今秦攻梁,先生何以禦乎?」孟軻對曰:「昔太王居邠,狄 人攻之,事之以玉帛,不可。太王不欲傷其民,乃去邠 之岐。今王何不去梁乎?」惠王不悅。夫梁所寶者國也, 今使去梁,非不能去也,非今日之所宜行也。故其言 雖仁義,非惠王所須也,亦何異救饑而與之珠,拯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