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1 (1700-1725).djvu/1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令》三十章,諸侯皆諠譁疾晁錯。錯父聞之,從潁川來, 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 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 不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 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及吾身。」死十餘日, 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為名。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 晁錯衣朝衣,斬東市。晁錯已死,謁者僕射鄧公為校 尉,擊吳楚軍,為將。還,上書言軍事,謁見上。上問曰:「道 軍所來,聞晁錯死,吳楚罷不?」鄧公曰:「吳王為反數十 年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且臣恐 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上曰:「何哉?」鄧公曰:「夫晁 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地以尊京師,萬世之 利也。計畫始行,卒受大戮。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 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於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 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鄧公為城陽中尉。鄧公,成固人 也,多奇計。建元中,上招賢良公卿言鄧公時鄧公免, 起家為九卿。一年,復謝病免歸。其子章,以修《黃老言》 顯於諸公間。

公孫弘

按《史記儒林傳序》: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 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學士靡然鄉風矣。公孫弘為學 官,悼道之鬱滯,乃請曰:「丞相、御史言制曰:『蓋聞導民 以禮,風之以樂。婚姻者,居室之大倫也。今禮廢樂崩, 朕甚愍焉。故詳延天下方正博聞之士,咸登諸朝。其 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興禮,以為天下先』。」太常議與 博士弟子崇鄉里之化,以廣賢材焉。謹與太常臧博 士平等議曰:「聞三代之道,鄉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 周曰庠,其勸善也顯之朝廷,其懲惡也加之刑罰。故 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師始,由內及外。今陛下昭 至德,開大明,配天地,本人倫,勸學修禮,崇化厲賢,以 風四方,太平之原也。古者政教未洽,不備其禮,請因 舊官而興焉。」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復其身。太常 擇民年十八已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郡國縣 道邑有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所 聞者,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二千石謹察可者,當 與計偕詣太常,得受業如弟子。一歲皆輒試,能通一 藝以上,補文學掌故「缺。其高第可以為郎中者,太常 籍奏。即有秀才異等,輒以名聞。其不事學,若不材,及 不能通一藝,輒罷之,而請諸不稱者罰。」臣謹按詔書 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 深厚,恩施甚美。小吏淺聞,不能究宣,無以明布諭下 治禮,次治掌故,以文學禮義為官遷留滯。請選擇其 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藝以上,補左右內 史;大行卒史;比百石已下,補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 邊郡一人,先用誦多者;若不足,乃擇掌故補中二千 石屬文學;掌故,補郡屬備員。請著功令,他如律令。」制 曰:「可。」自此以來,則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學之士 矣。

按《漢書公孫弘傳》:「公孫弘,菑川薛人也。少時為獄吏, 有罪免。家貧,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學《春秋雜說》。武 帝初即位,招賢良文學士。是時弘年六十,㠯賢良徵 為博士,使匈奴,還報不合意,上怒,㠯為不能,弘乃移 病免歸。元光五年,復徵賢良文學。菑川國復推上弘, 弘謝曰:『前已嘗西,用不能罷,願更選國人』。固推弘。弘」 至太常,上策詔諸儒,制曰:「蓋聞上古至治,畫衣冠,異 章服,而民不犯,陰陽和,五穀登,六畜蕃,甘露降,風雨 時,嘉禾興,朱艸生,山不童,澤不涸,麟鳳在郊藪,龜龍 游於沼,河洛出圖書,父不喪子,兄不哭弟,北發渠搜, 南撫交阯,舟車所至,人跡所及,跂行喙息,咸得其宜, 朕甚嘉之。今何道而臻乎此?子大夫」修先聖之術,明 君臣之義,講論洽聞,有聲乎當世。問:「子大夫天人之 道,何所本始?吉凶之效,安所期焉?禹湯水旱,厥咎何 由?仁義禮智,四者之宜,當安設施,屬統垂業,物鬼變 化,天命之符,廢興何如?天文地理人事之紀,子大夫 習焉,其悉意正議,詳具其對,著之於篇,朕將親覽焉, 靡有所隱。」弘對曰:「臣聞上古堯舜之時,不貴爵賞而 民勸善,不重刑罰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 末世貴爵厚賞而民不勸,深刑重罰而奸不止,其上 不正,遇民不信也。夫厚賞重刑,未足以勸善而禁非, 必信而已矣。是故因能任官,則分職治;去無用之言, 則事情得;不作無用之器,則賦斂省;不奪民時,不妨 民力,則百姓富;有德者進,無德者退,則朝廷尊;有功 者上,無功者下,則群臣逡;罰當罪,則姦邪止;賞當賢, 則臣下勸。凡此八者,治之本也。故民者,業之則不爭, 理得則不怨,有禮則不𣊻,愛之則親上,此有天下之 急者也。」故法不遠義,則民服而不離;和不遠禮,則民 親而不𣊻。故法之所罰,義之所去也;和之「所賞,禮之 所取也。禮義者,民之所服也;而賞則順之,則民不犯 禁矣。故畫衣冠,異章服,民不犯者,此道素行也。」臣聞 之,氣同則從,聲比則應。今人主和德於上,百姓和合 於下,故心和則氣和,氣和則形和,形和則聲和,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