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5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鹿于中原。赤帝子無前人之跡,立錐之地。《約法》《三章》

之政行而萬民悅,《新城三老》之說用而四海從,猛士 如林,謀臣如雨。而帝知人善任,英雄陳力,以故擒魏 取代,仆趙脅燕,擊齊滅楚,四百五十二年之業,不五 載而馬上定之。素靈方斷,赤火隨炎,而天意所屬,竟 歸真主。然後流大漢之愷弟,蕩亡秦之毒螫。蕭何次 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戮丁 公之恩以厲不忠;先雍齒之侯以息偶語;求郡國之 賢以取真才;親孔子之祠以培道脈。鐵馬金戈之天 下,雖不足以上咸五,下登三,而威加海內,以享皇帝 之貴,其規模已宏遠矣。然分羹擁篲,非孝也;嫚人少 禮,非敬也;追羽固陵,非信也;溺愛戚姬,非義也;欲易 太子,非慈也;偽遊雲夢,非誠也;封三庶孽,非制也;葅 醢功臣,非仁也;被圍白登,非智也;結親冒頓,非正也。 蓋智術雖足以鼓舞一世,而無學以磨治。故商山之 老茹芝而不出,海島之士懷憤而願死,亦以帝非純 治之主也。惠帝以仁柔之質,童年嗣統,一以清淨為 治,尊禮宰相,優厚親王,民有孝弟力田者舉之,法有 妨吏病民者省之,挾書律除之,可謂有人君之德。而 人彘之慘,虧損至德。惜夫!孝惠無子,呂牝鳴晨,往往 以他人子擅主大器,劉氏不絕如帶,而分王諸呂,女 弟為侯。此在《綱目》千三百六十二年所未聞者,中原 之鹿,「幾為呂氏羹矣。」向非齊襄外舉,朱虛入衛,平勃 交驩,北軍左袒,則非其種者,孰鋤而去之乎?代王以 高帝側室之子,大臣迎而立之,恭修元默,專務以德 化民,除肉刑,卻良馬,露臺惜百金之費,後宮無曳地 之衣。求極言直諫之臣,除誹謗妖言之法,不斧鉞不 朝之王,不桎梏受金之吏,且目黼黻而心田野,足軒 陛而口茅茨,故勸農之外無奇語,蠲租之外無異說, 而重民以厚本之政;煙火萬里,方內有安寧之慶;禁 網疏闊,司刑無鬼哭之庭。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 民生其間,亦一時之三代也。孰非寬仁恭儉之所致 哉!其備夷也,每飯念李齊,拊髀思頗牧,按轡行細柳, 外雖和親,而內不棄自治之策;匈奴三入而三拒之, 未嘗窮兵出塞,又與薄伐玁狁至于太原者而一轍。 蓋其天資甚美,故令德善政,相望于冊,使得道學之 臣以佐之,十堯九舜,何足云也!惜大臣不過絳、灌、申 屠之徒,而微疵曲過,亦在不免。廢淮南王而致「斗粟 尺布」之謠;信新垣平而有「玉杯改元」之失;作廟渭陽, 親祠五帝。短喪廢禮,溺于小仁,不能不為全美之累 焉。景帝承庶富之後,坐享晏安,克遵前業,節儉為心, 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都內之錢,貫朽而不可校, 殷殷屯屯,人衍家富,而于刑獄之際,尤為用情,上下 無怨,民用和睦。故周云成康,漢言文景,猗與休與,第 任智囊之晁錯而七國稱戈,用蒼鷹之郅都而「群貴 側目。」皇后以無罪廢而夫婦愛虧,太子以無罪易而 父子恩絕,周亞夫以無罪死而君臣道乖。故君子以 刻薄任數,詐力御下,病之而災異相仍。皆以為忌刻 少恩所致,信非誣也。武帝即位之初,首策賢良方正 于大廷,得一代大儒為之首,于是罷黜申、韓、蘇、張之 說,憲章六學,協曆改正,緝禮裁樂,化俗移風,故號令 文章,煥然可述。使其味仲舒「勉強」之言,用申公「力行」 之語,納汲黯「多欲」之戒,以奮其雄材大略,雖《詩》《書》所 稱,何有加焉!惜其狹小漢家制度,而遊宴征伐神仙 土木之事,交戰沓形,射南山而鄠、杜之令寒心,止逆 旅而松谷之翁奮臂,帝之佚志,已肇於此。自後啟釁 投好之輩,材智勇敢之臣,與時俱奮。公孫弘以曲學, 用李少君以卻老,用欒大以神仙,用文成以致鬼,用 衛霍以征伐,用卜式以輸財,用桑弘羊以言利,用張 湯以舞文,用張騫以遠使用,而紛紛制作,卒成於數 人之手。由是祀五畤太乙,如東萊、太山,以期不死。起 柏梁臺,作承露盤,以冀長生。凝神于蓬萊,蛻形于海 上。作蜚廉觀,通天臺,高宇雲覆,千楹林錯以招,來神 仙之一遇。睹犀甲則建朱厓,聞葡萄則通大宛,欲善 馬則遣貳師,伐昆明則習水戰。大將軍五出師而匈 奴服,驃騎將軍三出師而昆邪降,兵連而不解,饋運 而不休,天下皆坐劍枕戟,矯箭控弦,以從役而驅我 元元,時聞塢笛,遙聽塞笳,以空幕南之王庭,自以為 威震百蠻,武暢四海,得志滿意,無以加矣。卒之瘡民 而蝗國,川血而山骸,犀皮玳瑁不足珍,蒟醬竹杖不 足貴,夷歌巴舞不足多,而中國亦以虛耗。雖法繁于 秋荼,利析于秋毫,百姓皆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不足以填無限之慾壑,而天變盜興,不可救藥。乃作 《沈命法》,遣直指使,以牢籠天下,芻狗萬民,而漢非文、 景之漢矣。好大而大不遂,喜功而功不成,澤竭政塞, 將誰之尤?且又以堯母名門,而俾趙虜亂父子,巫蠱 之旤,京師流血,僵尸數萬,而悲愴思子之宮作。向非 輪臺悔過,付託得人,其不為亡秦之續者,幾何哉?大 將軍光以倉卒之際,受命武帝,擁少帝之微,股肱漢 室,問民疾苦,振貸貧民,除田租,罷榷酤,可謂知時務 之要。時帝年十四,即能辨上官詐光之罪,俾魑魅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