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0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始也。文翁明天文災異,後以博士徵至侍中、揚州刺 史。孝武帝置四部都尉,俾立十八郭,於是郡縣多城 觀矣。又分牂牁置益州,是為南益州。宣帝地節三年, 穿臨卭蒲鹽井二十,置鹽鐵官。自漢興至哀、平,牧守 仁賢,宣德立教,英偉命代之士,其出如林,璽書束帛, 交馳於梁、益之地矣。雖魯「之洙泗,齊之稷下,未足多 也。」且漢徵八士,蜀預其四,高帝分蜀郡北鄙置廣漢, 武帝分南鄙為犍為,遂有三蜀之號。王莽改郡守為 帥正,以蜀郡為導江,公孫述為帥正,治臨卭。述僭號 後漢,光武帝滅述,還為蜀郡。順帝即位,復為益州,郡 名依舊,州治大城,郡治小城。靈帝末,以劉焉為牧。及 卒,子璋偽嗣。建安十九年,璋迎漢左將軍劉備至,遂 滅。璋稱帝,繼漢,號先主,治成都。魏末,司馬昭平蜀,復 為益州。晉受魏禪,以州領郡。武帝末,以成都為國,封 子穎為其王。後賨人李雄僭稱王。晉穆帝永和初,桓 溫滅之,復為蜀郡。譙縱反,安帝命朱齡石討平之。至 梁分益州,更置南北二益州,以武陵王紀為刺史。紀 僭帝號,領兵東下,為湘王所殺。後魏廢帝前二年,尉 遲迥定益州,置總管。後迥舉義旗不受代,為隋王堅 所戮。隋開皇元年,廢總管,置行臺,以蜀王秀為西南 道行臺尚書令,三年,復為總管。大業元年,廢總管為 州,又改州為郡。聖唐武德元年,復為總管,三年,置行 臺,改為益州,以太尉秦王為益州道行臺總管,又改 為宋大都督府。天后析益州置彭、蜀、漢二州。開元二 年,始以齊景胄為劍南節度營田兼姚嶲等州處置 兵馬使,自此始有節度使也。八年,以李濬為使,去兵 馬使章仇,兼瓊廉山南四道採訪使。其後或兼或否, 亦無定制。上元二年,始分為東西川。廣德二年,復合 為一。大曆二年,又分為兩川,至今不改。天寶三載,復 為大都督府。十四載,明皇巡幸,車駕留五月。至德二 年,改為成都府,置尹比東西二京,號南都,後復停。大 凡今之推名鎮為天下第一者曰「揚」,益以揚為首,蓋 聲勢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羅錦之麗,管 絃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讓,其地腴以 善熟,較其要妙,揚不足以侔其半。況赤府畿縣,與秦 洛並,故非上將賢相,殊勳重德望實為人所歸服者, 則不得居此。況控帶蠻落,扼戎限羌,非文武寬猛、包 羅法度之君子,則不能得《中庸》。以是聖庭慎擇,尤難 其任。使號有三,曰節度、觀察、安撫。先時南蠻六部,不 相臣服,天子每有恩賞,各頒一詔,呼「六詔。」開元末,節 度使王昱受賄上奏,合六為一,乃封大酋帥越國公 東歸義,為雲南王,始獨稱南詔。至楊國忠,遙領蜀郡 太守,兼採訪使,遂擾邊閫,希立功伐,乃有瀘南不利 之變。貞元中,韋令公皋為節帥,招復雲南,背番歸漢。 十一月八日,置使安撫,兼統押西山八國近界羌蠻 等使,是為三使。韋令公本以奇勳,秉旄鉞,思立邊效, 又在鎮且歲久,南詔為其用,拓地甚遠。公既卒,劉闢 繼公後,以兵守險,為不順,誅死,家籍沒。後京兆公為 節帥,酷易軍政,殊不以封域為念,戍卒罔代,邊蠻積 忿。至太和三年十二月,蒙羌巔遂以兵剽掠至城下, 杜公填門,不敢與爭。會監軍使矯詔宣諭,蠻人遂退。 工巧「散失,良民殲殄,其耗半矣。列政補完,尚不克稱。」 大中六年四月,詔以丞相太原公有驅制羌戎之成 績,由邠寧節度司徒同平章事鎮蜀,蜀為奧壤,領州 十四,縣七十一,戶百萬,兵士五萬。外疆接兩番,人性 勁勇,易化以道,難誣以智。公至以儉約帥之以謹廉 不伐,臨之以刑賞法制平治之,人歡且舞。旦夕詠公 之德矣。先是,西蜀圖經甚備,朝野之士,多寄聲寫錄, 主茲務者不勝其煩,遂盡削而潛焚之。長吏至,即據 顯者集為一軸以獻,由是百不書一。大中八年,戶曹 參軍藺弘宗甚好學,且目睹司徒相國之異績,願梓 以傳示於後。然不文自任,剪截疏長,蕪言樸略。相國 乃屬於小子,令刊益之,且曰:「不以淹除疾速,歸於流 布,以為不朽之事。」求受命張怖,又不欲以圖經為目, 乃搜訪編簡,目為《成都記》五卷,經與圖之附益。願終 弘宗之職,庶以此為助也。大中九年八月五日敘。

《李該地志圖》

按李白序一作呂溫廣陵李該博達之士也學無不通尤好地理患其書多門歷世浸廣文詞浩蕩學者疲老由是以獨見之明法先聖之制黜諸子之傳記述仲

尼之職方。會源流,考同異,務該暢,從體要,超然勒成 一家之說。猶懼其奧,未足以昭啟後生,乃裂素為方, 據書而畫,隨方面以區別,擬形容之訓解,命之曰《地 志圖》。觀其粉散百川,黛凝群山,元氣剖判,成乎筆端; 任土之毛,有生之類,大鈞變化,不出其意。然後列以 城郭,羅於陬落,內自五侯九伯,外洎荒要蠻蜑,禹跡 「之所窮,漢譯之所通,五色相宣,萬邦錯峙,毫釐之差, 而下正乎封略;方寸之界,而上通乎分野。乾象坤勢, 炳焉可觀。與夫聚米擬其端倪,畫地陳乎梗概,固不 可同年而語其詳略也。」每虛室燕居,薄帷晴褰,普天 之下,盡在屋壁。戶納四海,窗籠八極,名山大川,隨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