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3 (1700-1725).djvu/1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其書開元來處士王源撰《亢倉子》兩卷以補之。序云:《庚桑》《亢桑》《亢倉》一也。《唐·藝文志》則謂天寶元年,詔號《亢倉子》為洞靈真君,求之不獲,襄陽王士元取諸子文義類者補其亡。今此書其士元補亡者。

太史公為《莊周列傳》,稱其為書《畏累》《亢桑子》,皆空言 無事實。今世有《亢桑子書》,其首篇出《莊子》而益以庸 言,蓋周所云者尚不能有事實,又況取其語而益之 者,其為空言尤也。劉向、班固錄書無《亢倉子》,而今之 為術者乃始為之傳注,以教於世,不亦惑乎!

《辨鶡冠子》

《西漢·藝文志》有《鶡冠子》一篇。子楚人,居深山,不顯名氏,以鶡羽為冠,因自號焉。《唐志》亦有《鶡冠子》三卷,今其為書凡十九篇,蓋論三才變通古今治亂之道。韓昌𥟖云:其《博選》篇「四稽五至」 之說當矣。《學問》篇稱「賤生於無所用,中流失船,一壺千金者,三讀其詞而悲之」 ,即此書也。

余讀賈誼《鵩賦》,嘉其辭,而學者以為盡出《鶡冠子》。余 往來京師,求《鶡冠子》,無所見,至長沙始得其書,讀之, 盡鄙淺言也。惟誼所引用為美,餘無可者。吾意好事 者偽為其書,反用《鵩賦》以文飾之,非誼有所取之決 也。《太史公伯夷列傳》稱賈子曰:「貪夫殉財,烈士殉名, 夸者死權。」不稱《鶡冠子》遷,號為博極群書。假令當時 有其書,遷豈不見邪?假令真有《鶡冠子》書,亦必不取 鵩賦以充入之者。何以知其然邪?曰:「不類。」

洪邁容齋續筆

《尹文子》

《漢書藝文志》名家內有《尹文子》一篇,云:「說齊宣王、公 孫龍。」劉歆云:其學本於黃老,居稷下,與宋鈃、彭蒙、田 駢等同學於公孫龍。今其書分為上下兩卷,蓋漢末 仲長統所銓次也。其文僅五千言,議論亦非純本黃 老者。《大道篇》曰:「道不足以治則用法,法不足以治則 用術,術不足以治則用權,權不足以治則用勢,勢不 足則反權,權用則反術,術用則反法,法用則反道,道 用則無為而自反。」又曰:「為善使人不能得從,此獨善 也;為巧使人不能得為,此獨巧也。」未盡善巧之理,為 善與眾行之,為巧與眾能之,此善之善者,巧之巧者 也。故所貴聖人之治,不貴其獨治,貴能與眾共治。貴 工倕之巧,不貴其獨巧,貴其能與眾「共巧也。今世之 人,行欲獨賢,事欲獨能,辯欲出群,勇欲絕眾。獨行之 賢不足以成化,獨能之事不足以周務。出群之辯不 可為戶說,絕眾之勇不可與正陳。凡此四者,亂之所 由生。聖人任道立法,使賢愚不相棄,能鄙不相遺,此 正治之術也。」詳味其言,頗流而入於兼愛。《莊子》末章 取天下之治方術者「曰:『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苟於 人,不忮於眾,願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養畢 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宋鈃、尹文 聞其風而悅之,作為華山之冠以自表,雖天下不取, 強聒而不舍者也。其為人太多,其自為太少,蓋亦盡 其學云。荀卿非十二子有宋鈃而文不預。又別一書 曰《尹子》五卷,共十九篇。其言論膚淺,多及釋氏,蓋晉 宋時衲人所作,非此之謂也。

性理大全

《家語 孔叢子》

朱子曰:「《家語》雖記得不純,卻是當時書,《孔叢子》是後 來白撰出。 《家語》只是王肅編《古錄雜記》,其書雖多 疵,然非肅所作,《孔叢子》乃其所註之人偽作。讀其首 幾章皆法《左傳》句已疑之。及讀其後序,乃謂渠好《左 傳》,便可見 《孔叢子》鄙陋之甚。理既無足取,而詞亦 不足觀。 《孔叢子》說話多類東漢人文,其氣軟弱,又 全不似」西漢人文。兼西漢初若有此等語,何故不略 見於賈誼?董仲舒所述?恰限到東漢方突出來,皆不 可曉。

《荀子 揚子 文中子》

程子曰:「荀、揚性已不識,更說甚道? 荀卿才高學陋, 以禮為偽,以性為惡,不見聖賢,雖曰尊子弓,然而時 相去甚遠。聖人之道,至卿不傳。揚子雲仕莽,謂之旁 燭無疆可乎?隱可也,仕不可也。 荀卿才高,其過多, 揚雄才短,其過少,韓子稱其大醇,非也。若二子可謂 大駮矣。然韓子責人甚恕, 揚子無自得者也,故其 言蔓衍」而不斷,優柔而不決。其論性,則曰:「人之性也, 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荀子悖 聖人者也,故列孟子於十二子,而謂人之性惡。 朱子曰:「荀子儘有好處,勝似揚子,然亦難看。」 諸子 百家書亦有說得好處,如荀子曰:「『君子大心則天而 道,小心則畏義而節』。此二句說的好。」問:荀子資質,也 「是箇剛明底人。」曰:「只是麄他那物事,皆不成箇模樣, 便將來說。」問:「揚子工夫,比之荀子,恐卻細膩。」曰:「揚子 說到深處,止是走入老莊窠窟裏去,如清淨寂寞之 說,皆是也。又如元中所說『靈根之說之類,亦只是老 莊意思,止是說那養生底工夫爾』。」 問:「東坡言『三子 言性,孟子已道性善,荀子不得不言性惡固不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