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1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張子有合虛與氣之說,而性學始大明於天下矣。 古今論性者,當以孔子之言為準的。其曰「性相近」者, 非謂其善惡混也,亦非謂其無善無不善也。天命之 初,渾然一理,正近於善耳。然謂之曰「相近」,則二五之 凝成,終有所不同者在也。大舜生而神靈,繇野人之 習而不同於愚,繇頑嚚之習而不化於惡,此則上智 之不移也。叔虎初生,未交於習,叔向之母聞其聲而 知其必滅羊舌氏,下愚不移,亦有明徵也。聖人之言, 語上而不遺下,語常而不遺變,可謂盛水不漏矣。若 孟子專言性善,此則推本之論,而「忍性」一言,孟子亦 未嘗不論氣,則宋儒「氣質」之說,足以互相發明,而程 子所謂「善固性,惡亦不可謂之非性」者,決不可訾其 異於《孟子》矣。

顧憲成《論孟子》「道性善」章,告子之徒或以無善無不 善言性,或以可善可不善言性,或以有善有不善言 性,他們何嘗不自性立宗?但只就各人意思兩下揣 摩,故其說往往眩於影響,沒箇著落。點出善字,正示 性有定體,不可以岐見淆也。楊墨之徒,或以兼愛言 仁,或以為我言義,或以兼愛為我之閒言中,他們何 嘗不自善立宗?但各就自家意思一邊認取,故其說 往往滯於支節,沒箇頭腦。提出「性」字,正示善有大原, 不可以局見窺也。至於言必稱堯舜,又何也?若曰往 古來今,不知凡幾何人,而獨堯舜蕩蕩巍巍,共推為 兩至聖也。試相與誦說一番,有不躍然欣慕者乎?又 若曰:人人此性,人人此善,即人人堯舜,而獨讓兩聖 人,超今邁古,無能步趨其萬一也。試相與對證一番, 有不恍然自失者乎?然則揭示標準,鼓舞向往,在此; 激發秉彝,振起積習,在此;策懦為強,破昏為明,喚醒 一時之醉夢,豁開萬世之心眼在此。孟子之所以反 反覆覆為吾人計,切矣至矣!盡矣!讀此而不動念,定 是麻木漢子。座中有言:「孟子道『性善,固是,至或人言 『有性善,有性不善,其說亦不可廢。如『食我之生,叔向 之母聞其號也,知必滅其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為 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蓋合下便已定矣』』』。」子曰:「這 是箇相法,只管得禍福,管不得善惡。難道此兩人孩 提時全不曉得愛親;及其長也全不曉得敬兄也?且 如比」干之剖,夷、齊之餓蹻,蹠之壽,杞檜之顯達,彼工 於相者,必能預知之。總之,禍福邊事耳,亦何與於善 惡而據以證性?況如裴公度之還帶,竟登相位;宋公 郊之渡蟻,尋掇大魁。即禍福之權還,善惡操之。可見 性能轉相,不為相轉也。安得泥相而疑性?可無論矣。 竊亦願有請焉。就一人論,謂只是一箇性,「孰不信之? 通眾人論知愚賢否,千態萬狀,有許多般樣。孰謂只 是一箇性」,鮮有不疑者也。乃予所疑,不特在眾人,第 據一人細加校勘,亦多可疑。何則?始終是善,上知而 已;始終是惡,下愚而已。乃其閒,蓋有少而馴良,壯而 放恣者焉,又有壯而修檢,老而頹落者焉。分明兩截 人也,不似乎有兩箇性耶?此猶自一生言也。蓋有「旦 而清明,好惡與人相近;晝而梏亡,違禽獸不遠」者焉; 不似乎一日之閒,亦有兩箇性耶?此猶自一日言也。 蓋有方以為是,俄以為非;方以為非,俄以為是,理欲 公私交戰而不決者焉,不似乎一念之閒,亦有兩箇 性耶?然則當其善也,孰為取去不善的另換箇善來? 當其不善也,孰為取去善的,另換箇不善來耶?此何 以解也?就如所謂「下愚,洵不移矣」;所謂「自暴,洵不可 與有言矣」;所謂「自棄,洵不可與有為矣。」然而此等人, 教他看自家是非,果然一切糊塗;教他看別人是非, 又無不了了也。豈遇別人性便善,遇自家性便不善 耶?抑或爾我對局,兩下較論,其是其非,亦必十分顛 倒。試憑空泛論,天下古今所共是,未有不以為是者 也;天下古今所共非,未有不以為非者也。豈泛論時 性便善,較論時性便不善耶?又如或人所引「瞽瞍」與 象,頑則頑矣,傲則傲矣,然而「底豫允若」,即向之「捐階 揜井」者也,豈其有兩箇「瞽瞍」耶?「忸怩鬱陶」,即向之「琴 朕」「弤朕」者也,豈其有兩箇象耶?「更可異者,盜賊至無 恥矣,然而未有不畏人知者也。或呼之盜賊,未有不 咈然怒者也。誠以為不可為耶,孰強之為?誠以為可 為耶,孰令之怒?吾不能為之解也。非惟吾不能為之 解,彼亦不能為吾解也。如此說來,只一人亦有許多 般樣,因而謂有許多般性也。如何通得?」曰:「然則何為 而有善不善?又何為而為善者常少,為惡者常多也?」 曰:「此無他。只為人生墜地,有這軀殼,便有欲,有欲便 有歆羨,有歆羨便有馳求,有馳求便有期必,有期必 便有繫戀。強者耽耽,相競如虎;弱者營營,相逐如蠅。 自非於此參得透,拿得定,斬得斷,掃得淨,自家做得 主。縱然見了善,明知是一條好路,他卻出來做對頭, 百方攔阻,不愁伱,不退縮。縱然不善,明知是一條惡 路,他卻出來做牽頭,百方引誘,不愁伱不依順。」夫如 是,又何惑乎為善者常少,為不善者常多也。今不察 其所以常少之故,而但據其常少之跡,遂疑人性之 善者常少;不察其所以常多之故,而但據其常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