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 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元聖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 而閒遊,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而撫世,則功大 名顯,而天下一也。靜而聖,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 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 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 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莊子》曰: 「吾師乎!吾師乎!」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世而不為 仁,長於上古而不為壽,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 巧,此之謂天樂。故曰:「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 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故知天樂者,無 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故曰:「其動也天,其靜也 地。」

鬼谷子

《捭闔》

「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陽還終始, 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

淮南子

《原道訓》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而後動」,性之害也。「物至而神 應」,知之動也。知與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知 誘於外,不能反己,而天理滅矣。故達於道者不以人 易天,外與物化而內不失其情。

《得道》者,志弱而事強,心虛而應當。所謂「志弱」者,柔毳 安靜,藏於不敢,行於不能,恬然無慮,動不失時,與萬 物回周旋轉,不為先唱,感而應之。是故貴者必以賤 為號,而高者必以下為基,託小以包大,在中以制外, 行柔而剛,用弱而強,轉化推移,得一之道,而以少正 多。所謂「其事強」者,遭變應卒,排患扞難,力無不勝,敵 無不陵,應化揆時,莫能害之。是故欲剛者,必以柔守 之;欲強者,必以弱保之。積於柔則剛,積於弱則強。觀 其所積,以知禍福之鄉。強勝不若己者,至於若己者 而同;柔勝出於己者,其力不可量。故兵強則滅,木強 則折,革固則裂,齒堅於舌,而先之敝。是故柔弱者,生 之幹也;堅強者,死之徒也;先唱者,窮之路也,後動者, 達之原也。

周子通書

《太極圖說》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 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太極之有動靜,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誠者,聖人之本,物之終始,而命之道也。其動也,誠之通也,繼之者善,萬物之所資以始也。其靜也,誠之復也,成之者性,萬物各正其性命也。動極而靜,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

《誠下》

靜無而動有。

方靜而陰誠,固未嘗無也。以其未行而謂之「無。」 及動而陽誠,非至此而後有也,以其可見而謂之「有」 耳。

《動靜》

「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

有形則滯于一偏

「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

神則不離于形而不囿于形矣。

「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聖學》

《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 溥。

靜虛即陰靜,動直即陽動。

延平答問後錄

《動靜》

或問:「近見廖子晦言,今年見先生問延平先生靜坐 之說,先生頗不以為然,不知如何。」曰:「這事難說。靜坐 理會道理自不妨,只是討要靜坐則不可,只是理會 得道理明透,自然是靜。今人都是討靜坐以省事,則 不可。嘗見李先生說,『舊見羅先生說《春秋》,頗覺不甚 好。不知到羅浮靜極後,又理會得如何,某心常疑之』。」 以今觀之,是如此。蓋心下熱鬧,如何看得道理出?須 是靜,方看得出。所謂「靜坐」,只是打疊得心下無事,則 道理始出。道理既出,心下愈明靜矣。

朱子大全集

《答石子重》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所以主靜者,以其本靜,靜極而動,動極復靜。靜也者,物之終始也。萬物始乎動,終乎靜,故聖人主靜。

伊川先生曰:「動靜無端,陰陽無始。」若如此,則倚于一 偏矣。動靜理均,但靜字勢重耳。此處更宜深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