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本義「柔進于陽」,「變剛為柔」也。

《咸卦》

「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

大全厚齋馮氏曰:剛柔以質言,感應以氣言。乾之氣感乎坤,坤應之而成兌,是坤與乾也。坤之氣感乎乾,乾應之而成艮,是乾與《坤》也。

《恆卦》

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

大全兼山郭氏曰:「剛上柔下,剛柔之常也。雷風相與,二氣之常也。剛柔相應,交感之常也。」

《夬卦》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

程傳「《夬》為決義」,五陽決上之一陰也。「健而說,決而和」,以二體言卦才也。

《姤卦》

《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

程傳《姤》之義、遇也。卦之為姤,以柔遇剛也。一陰方生,始與陽相遇也。

《鼎卦》

「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 亨。」

程傳下體巽為㢲,順於理,離明而中虛於上,為耳目聰明之象。凡離在上者,皆云「柔進而上行。」柔在下之物,乃居尊位進而上行也。以明居尊而得中道,應乎剛,能用剛陽之道也。五居中而又以柔而應剛,為得中道,其才如是,所以能「元亨」也。

《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程傳剛而溫。乃有節也。上居成功致用之地。而剛柔中節、所以大吉、無不利也。

《歸妹卦》

「無攸利」,柔乘剛也。

大全雙湖胡氏曰:「動而說」為隨,此陽倡而陰和,男行而女隨,得男女之正,故「元亨利貞。」《說》以動為歸妹,則是陰反先倡而陽和,女反先行而男從,失男女之正,故「征凶,無攸利。」

《巽卦》

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

大全隆山李氏曰:若剛不順乎中正,則將褊隘而為邪。若柔不順乎陽剛,則將柔媚而為諂。故「柔順乎剛」,「剛順乎中正」者,所以為《巽》之體也。

《兌卦》

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

大全隆山李氏曰:柔外故能說;剛中故能利貞。內剛而利貞者,說之以道也。若柔見乎外而內不剛,是乃所以為佞說之說,非和說之說也。要必剛實在中,外雖和而中有守,是以和而不流,此說之出於貞,而與天人合也。

《渙卦》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程傳剛陽之來,則不窮極於下,而處得其中。柔之往,則得正位於外,而上同於五之中,巽順於五,乃「上同」也。四五君臣之位,當渙而比,其義相通,同五乃從中也。當渙之時,而守其中,則不至於離散,故能「亨」也。

《節卦》

《彖》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

大全白雲郭氏曰:《賁》與節皆自《泰》來。《賁》則柔來文,剛剛上文柔,節則「柔來節,剛剛上節柔。」夫《泰》為天地純剛柔之卦,《賁》以剛柔純質而無文,故文之;《節》以剛柔過盛而無節,故「節之。」

《中孚卦》

《彖》曰:「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

大全朱子曰:「柔在內,剛得中」,這箇是就全體看則中虛,就二體看則中實,他都見得有孚信之意,故喚作「中孚。」

《既濟卦》

「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

大全中溪張氏曰:「《既濟》之道,所利者貞」,謂初九、九三、九五,陽皆居陽,六二、六四、上六,陰皆居陰。此剛柔各得其正,而位當也。

《未濟卦》

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大全馮氏去非曰:六爻雖不當位,而剛柔皆應,苟能協力以濟,可以致亨,《未濟》者終濟矣。

《繫辭上》

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本義六十四卦之初,剛柔兩畫而已。兩相摩而為四,四相摩而為八,八相盪而為六十四。

「剛柔相推」而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