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道者,兼體用該隱費而言也。『道』」訓路,大概說人所 共由之路,理各有條理界瓣。因舉康節云:「夫道也者, 道也。道無形,行之則見于事矣。如『道路之道,坦然使 千億萬年行之,人知其歸者也』。」問:「道與理如何分?」 曰:「道便是路,理是那文理?」問:「如木理相似?」曰:「是。」問:「如 此卻似一般。」曰:「『道字包得大,理是道字裏面許多理 脈。」又曰:「道』字宏大,『理』字精密。」問:「『汎觀天地閒,日往 月來,寒往暑來,四時行,百物生』,這是道之用流行發 見處。即此而總言之,其往來生化,無一息間斷處,便 是道體否?」曰:「此體用說得是。但『總』字未當。總便成兼 用說了,只就那骨處便是體。如水之或流或止,或激 成波浪,是用;即這水骨可流可止,可激成波浪處,便 是體;如這身是體;目視耳聽、手足運動處,便是用;如 這手是體,指之運動提掇處,便是用。」淳舉《論語集注》 曰:「『往者過,來者續』,無一息之停,乃道體之本然也。」曰: 「即是此意。所謂道,不須別去尋討,只是這箇道理, 非是別有一箇道,被我忽然看見,攫拏得來,方是見 道。只是如日用底道理,恁地是」恁地不是,事事理會 得箇是處,便是道也。近時釋氏便有箇忽然見道底 說話:「道又不是一件,甚物可摸得入手。道者,古今 共由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箇公共 底道理。德,便是得此道于身,則「為君必仁,為臣必忠」 之類,皆是自有得于己,方解恁地。「堯所以修此道而 成堯之德,舜所以」修此道而成舜之德。自天地以先, 羲黃以降,都即是這一箇道理,亙古今未嘗有異。只 是代代有一箇人出來做主,做主便即是得此道理 于己。不是堯自是一箇道理,舜又是一箇道理,文王、 周公、孔子又別是一箇道理。老子說「失道而後德」,他 都不識,分做兩箇物事,便將道做一箇空無底物事 看。「吾儒說,只是一箇物事,以其古今公共是這一箇, 不著人身上說,謂之『道德』,即是全得此道于己。他說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若離了仁義, 便是無道理了,又更如何是道?」先生因言:「近來學 者多務高遠,不自近處著工夫。」有對者曰:「近來學者 誠有好高之弊。」有問伊川:「如何是道?伊川曰:『行處是』。」 又問:「明道:如何是道?明道令于父子君臣兄弟上求。 諸先生言如此,初不曾有高遠之說。」曰:「明道之說固 如此。然父子兄弟君臣之閒,各有一箇當然之理,是 道也。天下只是這道理走不得。如佛老雖滅人倫, 然他卻拜其師為父,以其弟子為子,長者為之師兄, 少者為之師弟,只是護得箇假底。形而上者謂之 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箇道 理。器是形跡,事事物物,亦皆有箇形跡。有道須有器, 有器須有道,物必有則。」問「其體則謂之性,其用則 謂之道。」曰:「道只是統言此理,不可便以道為用。仁義 禮智信是理,道便是統言此理。」直卿云:「道字看來亦 兼體用。如說『其理則謂之道』,是指體言;又說『率性則 謂之道』,是指用言。」曰:「此語上是就天上說,下是就人 身上說。」正卿問:「邵子所謂『道之形體』,如何?」曰:「諸先 生說這道理,卻不似邵子說得最著。這箇道理纔說 出,只是虛空,更無形影。惟是說『性者,道之形體』,卻見 得實有,不須談空說遠。只『反諸吾身求之』,是實有這 箇道」理,還是無這箇道理?故嘗為之說曰:「欲知此道 之實有者,當求之吾性分之內。」邵子忽地于《擊壤集 序》自說出幾句最說得好。龜山以饑食渴飲便是 道,是言器而遺道,言物而遺則也。又曰:「道不可須臾 離,可離非道也。」所謂不可離者,謂道也。若便以日用 之閒舉止動作便是道,則無所適而非道。然則君子 何用恐懼戒謹?何用更學道為?為其不可離,所以須 是依道而行。如人說話,不成便以說話者為道,須是 有箇仁義禮智,始得。若便以舉止動作為道,何用更 說不可離得!

《答趙提舉》

道體之大無窮,而於其閒文理密察,有不可以毫釐 差者,此聖賢之語。《道》,所以既言「發育萬物,峻極於天」, 以形容其至大,而又必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以該 悉其至微。而其指示學者修德凝道之功,所以既曰 「致其廣大」,而又必曰「盡其精微」也。近世之言道者則 不然,其論大抵樂渾全而忌剖析,喜高妙而略細微, 其於所謂「廣大」者則似之,而於精微有不察,則其所 謂「廣大」者亦未易以議其全體之真也。

《答周益公》

以道為高遠元妙而不可學耶?則道之得名,正以人 生日用當然之理,猶四海九州百千萬人當行之路 爾,非若老佛之所謂道者,空虛寂滅而無與於人也。 以道為迂遠疏闊而不必學耶?則道之在天下,君臣 父子之閒,起居動息之際,皆有一定之明法,不可頃 刻而暫廢。故聖賢有作,立言垂訓,以著明之,巨細精 粗,無所不備,而讀其書者,必當講明究索,以存諸心, 行諸身而見諸事業,然後可以盡人之職,而立乎天 地之閒,不但玩其文詞,以為綴緝纂組之工而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