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饒師魯言」道必三節看方密,如灑掃應對,是事必有 當然之理,又必有所以然之故。以事對當然,則事是 粗,當然者是精;以當然對所以然,則當然者是粗,所 以然者是精。某既疑道之難以三節分,又疑道之不 可以粗言也。遂求質於胡丈伯量。胡丈云:「『朱文公嘗 謂心之神靈,妙眾理而宰萬事者也』。此乃精中之精, 粗中之精,精中之精,粗中之精」八字,朱文公語也。以 此論之,則師魯之言未為不然。今敢以質之。先生曰: 「『昔人之言道,惟以道對器,體對用。道對器,則器可以 包用;灑掃應對即精義入神』之類是也;體對用,則用 可以包器。《中庸》之言費隱,孟子之言仁義、禮智、惻隱、 羞惡、恭敬、是非之類是也,又何」嘗分三節,道亦豈可 以粗言?今師魯之言既不是,伯量之舉例又不類,二 者皆失之也。至於「粗中之精」,「精中之精」八字,往往朱 文公之意亦不如此。前一段恐以魂魄為粗,義理為 精,後一段則知又能運用此理者也。噫!微言之絕,而 大義之乖,只在目前矣,可懼也哉!

北溪陳氏曰:「道,猶路也。當初命此字,是從路上起意。 人所通行,方謂之路,一人獨行不得謂之路。道之大 綱,只是日用閒人倫事物所當行之理,眾人所共由 底,方謂之道。大概是就日用人事上說,方見得人所 通行底意親切。若就此推原來歷,不是就人事上划 然有箇道理如此,其根原皆是從天來,故橫渠謂:『由 太虛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此便是推原來歷, 天即理也。古聖賢說天,多是就理上論。理無形狀,以 其自然而致,故謂之天。若就天之形體論,也只是箇 積氣,恁蒼蒼茫茫,實有何形質?但橫渠此「天」字是說 理,理不成死定在這裡。一元之氣流出來,生人生物, 便有箇路脈,恁地便是人物所通行之道,此就造化 推原其所從始如此。至子思說「率性之謂道」,只是就 人物已受得來處說。隨其所受之性,便自然有箇當 行之路,不待人安排著。其實道之得名,須就人所通 行處說,只是日用人事所當然之理,古今所共由底 路,所以名之曰道。道只是人事之理耳。形而上者 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自有形而上者言之,其隱 然不可見底則謂之道;自有形而下者言之,其顯然 可見底則謂之器。」其實道不離乎器,道只是器之理, 人事有形狀處都謂之器,人事中之理便是道,道無 形狀可見。所以《明道》曰:「道亦器也,器亦道也。」須著如 此說,方截得上下分明。道流行乎天地之閒,無所 不在,無物不有,無一處欠缺。子思言鳶飛魚躍上下 察以證之,有以見道無不在,其昭著分曉,在上則鳶 飛戾天,在下則魚躍于淵,皆是這箇道理。程子謂此 子思喫緊為人處,活潑潑地。所謂「喫緊云」者,只是緊 切為人說;所謂活潑潑云者,只是實真見這道理在 面前,如活底物相似。此正如顏子所謂「卓爾」,孟子所 謂「躍如」之意,都是真見得這道理分明,故如此說。 《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氣也,形而下者也,道,理 也,只是陰陽之理,形而上者也。孔子此處是就造化 根原上論。大凡字義,須是隨本文看得透方可。如「志 於道」,「可與適道」,「道在邇」等類,又是就人事上論。聖賢 與人說道,多是就人事上說。惟此一句乃是贊《易》時 說來歷根原。儒中竊禪,學者又直指陰陽為道,便是 指氣為理了。學者求道,須從事物千條萬緒中磨 鍊當來。若就事事物物上看,亦各有箇當然之理。且 「足容重」,足是物,重是足,當然之理;「手容恭」,手是物,恭 是手,當然之理。如「視思明,聽思聰」,明與聰便是視聽 當然之理。又如「坐如尸,立如齊。」「如尸如齊」,便是坐立 當然之理。以類而推,大小高下,皆有箇當然恰好道 理,古今所通行而不可廢者。道之大原自是出於天。 自未有天地之先,固是先有此理。然纔有理,便有氣, 纔有氣,此理便在乎氣之中,而不離乎氣。氣無所不 在,則理無所不通。其盛著見於造化發育,而其實流 行乎「日用人事,千條萬緒。」人生天地之內,物類之中, 全具是道,與之俱生,不可須臾離。故欲求道者,須是 就人事中盡得許多千條萬緒當然之理,然後可以 全體是道,而實具於我。非可舍吾身人事,超乎二氣 之表,只管去窮索,未有天地始初之妙為道體,則在 我此身有何干涉?道非是外事物,有箇虛空底。其 實道不離乎物,離物則無所為道。且如君臣有義,義 底是道,君臣是器。若要看義底道理,須就君臣上看, 不成脫了君臣之外別有所謂義。「父子有親」,親底是 道,父子是器。若要看得親底道理,須就父子上看,不 成脫了父子之外別有所謂「親;即夫婦,而夫婦在所; 別即長幼,而長幼在所;序;即」朋友;而「朋友在所信」,亦 非外夫婦、長幼朋友而有,所謂《別序》與信。

潛室陳氏曰:「一物必有一理,道即器中之理,器既有 形,道即因而顯,分開不得。先聖欲開悟後學,不奈何 指開示人。所以俱言形者,見本是一物。若除了此字, 止言上者謂之道,下者謂之器,卻成二片矣。道卻 是當行底理,天下事事物物,與自家一身,凡日用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