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4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之以《春秋》,其不有濟乎?《詩》云:「顧彼鶺鴒,載飛載鳴。我

日斯邁,而月斯征。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是以君子 終日乾乾。進德修業者,非直為博己而已也。蓋乃思 述祖考之令問,而以顯父母也。孔子曰:「吾嘗終日不 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耕也,餒在其中;學 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箕子陳六極,《國風》 歌《北門》,故所謂不憂貧也。豈好貧而弗之憂耶?蓋志 有所專,昭其重也。是故君子之求豐厚也,非為嘉饌 美服淫樂聲色也,乃將以底其道而邁其德也。夫道 成於學而藏於書,學進於振而廢於窮,是故董仲舒 終身不問家事,景君明經年不出戶庭,得銳精其學 而顯昭其業者,家富也。富佚若彼,而能勤精若此者, 材子也。倪寬賣力於都巷,匡衡自鬻於保徒者,身貧 也。貧阨若彼,而能進學若此者,秀士也。當世學士恆 以萬計,而究塗者無數十焉,其故何也?其富者,則以 賄玷精,貧者則以乏易計,或以喪亂期其年歲,此其 所以逮初喪功而及其童蒙也。是故無董景之才,倪 匡之志,而欲強捐家出身,曠日師門者,是必無幾矣。 夫此四子者,耳目聰明,忠信廉勇,未必無儔也,而及 其成名立績,德音令問不已,而有所以然。夫何故哉? 徒以其能自託於先聖之典經,結心於夫子之遺訓 也。是故造父疾趨,百步而廢,使託乘輿,坐致千里;水 師泛軸,解維則溺,自託舟楫,坐濟江河。是故君子者, 性非絕世,善自託於物也。人之情性,未能相百,而其 明智有相萬也。此非其真性之材也,必有假以致之 也。君子之性,未必盡照,及學也,聰明無蔽,心智無滯, 前紀帝王,顧定百世,此則道之明也,而君子能假之 以自彰爾。夫是故道之於心也,猶火之於人目也,中 穽深室,幽黑無見,及設盛燭,則百物彰矣。此則火之 燿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則為明矣。天地之「道,神 明之為,不可見也。學問聖典,心思道術,則皆來睹矣。」 此則道之材也,非心之明也,而人假之,則為己知矣。 是故索物於夜室者,莫良於火;索道於當世者,莫良 於典。典者,經也,先聖之所制,先聖得道之精者,以行 其身,欲賢人自勉以入於道。故聖人之制《經》以遺後 賢也,譬猶巧倕之為規矩準繩,「以遺後工也。」昔倕之 巧,目茂方圓,心定平直,又造規繩矩墨以誨後人。試 使奚仲、公班之徒,釋此四度,而傚倕自制,必不能也。 凡工妄匠,執規秉矩,錯準引繩,則巧同於倕也。是倕 以心來制規矩,往合倕心也。故度之工幾於倕矣。先 聖之智,心達神明,性直道德,又造經典以遺後人。試 使賢人君子,釋於學問,抱質而行,必弗具也。及使從 師就學,按經而行,聰達之明,德義之理,亦庶矣。是故 聖人以其心來就經典,往合聖心,故修經之賢德近 於聖矣。《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日就月將,學有緝 熙于光明。」是故凡欲顯勳績,揚光烈者,莫良於學矣。

《釋難》

孔子曰:「『耕也,餒在其中;學也,祿在其中』。敢問今使舉 世之人,釋耨耒而程相群,於學何如?」潛夫曰:「善哉問! 君子勞心,小人勞力,故孔子所稱謂君子爾。今以目 所見,耕,食之本也;以心原道,即學又耕之本也。」

黃憲外史

《論學》

韓王好《淮南之學》,問於《徵君》曰:「《淮南》之學,其博於孔 子乎?」徵君曰:「臣未之敢聞也。」韓王曰:「昔有東方之客 曰無閭生,七歲而雋,讀書於無閭之岳,容若處女,東 人皆以為玉魄也。寡人覯之問以學,其言曰:『臣有《淮 南》之學而去其智,則善矣,是以寡人好之。夫無閭生 學於無閭,必其以孔子為師也,而乃稱《淮南》之學,可 謂不博於孔子乎』?」徵君對曰:「無閭生即臣之弟子李 元也,今從臣於王之國,臣聞其以庖希之學孔子之 道而宗之,若淮南則固蔑之矣,何取於博?」韓王軒然 仰笑而墮冠,曰:「徵君果以無閭生為弟子耶?寡人親 聘之,以論古學。」徵君曰:「王雖得無閭生,不能用也。」韓 王於是益遇無閭生。無閭生謂韓王曰:「王何忘臣之 言乎?」韓王曰:「何為其然也?」無閭生曰:「昔者王以《淮南》 之事問臣,臣曰:『淮南,漢之宗室也。讀書三壁,文如貫 虹,然卒以滅身而亡國。此非君臣之義不明也,由學 博而貪生,智陋而昧時勢也。若《淮南》之學,博而約於 衷,騁而歸於性,成章而潤於質,則令名昭揚而可以 帝漢矣。不然,亦足以』」延子孫而光輔乎漢室,於今猶 賴焉。此臣之昔日之論也,而王忘之,非所謂善用其 言者也。昔有越人行舟而遇低梁,望之乃石梁也,溢 於潮梁,不沒者三尺,舟不得進。越人鑿其梁,力竭而 斃,頃之潮涸,後有涉梁者,又待潮而不進,有漁者曰: 「子何不踰梁而待潮乎?若不踰梁而待,是使越人笑 於梁,烏得為善用其舟乎?今王用臣之言,而復為越 人鑿梁之計,謂其賢於鴟夷而忽漁者之論也,臣竊 惑焉。」韓王《拊髀》歎曰:「善乎,子之諷也,寡人將委心於 子矣。」

荀悅申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