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4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字,多是先立私意,自主張己說,只借聖人言語做起 頭,便自把己意接說將去。病痛專在這上,不可不戒。」 問治心修身之要,以為雖知事理之當為,而念慮 之閒多與日閒所講論者相違。曰:「且旋恁地做去。只 是如今且說箇『熟』字,這『熟』字如何便得到這地位?到 得熟地位,自有忽然不可知處。不是被伱硬要得,直 是不知不覺得如此。」問:「學者忌先立標準,如何?」曰: 「如『必有事焉,而勿正』之謂,而今雖道是要學聖人,亦 且從下頭做將去。若日日恁地比較,也不得。雖則是 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若只管將來比較,不去做工 夫,又何益!為學之道」,聖經賢傳所以告人者,已竭 盡而無餘,不過欲人存此一心,使自家身有主宰。今 人馳騖紛擾,一箇心都不在軀殼裏。《孟子》曰:「學問之 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又曰:「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 天也。」學者須要識此涵養工夫。如一粒菜子,中閒 含許多生意,亦須是培壅澆灌,方得成。不成說道有 那種子在此,只待他自然生根生苗去。若只見道理 如此,便要受用去,則一日止如一日,一年止如一年, 不會長進。正如菜子無糞去培壅,無水去澆灌也。須 是更將《語》《孟》《中庸》《大學》中道理來涵養。人之為學, 惟患不自知其所不足;既知之,則亦即此而加勉焉 耳。「為仁由己」,豈他人所能與!惟讀書窮理之功,不可 不講也。「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做頭,致 知次之,力行又次之。不涵養則無主宰。如做事須用 人纔放下,或困睡,這事便無人做主,都由別人,不由 自家。既涵養,又須致知;既致知,又須力行。若致知而 不力行,與不知同,亦須一時並了。非謂今日涵養,明 日致知,後日力行也。要當皆以敬為本。敬卻不是將 來做一箇事。今人多先安一箇敬字在這裏,如何做 得敬!只是提起這心,莫教放散。恁地則心便自明,這 裏便窮理格物。見得當如此便是,不當如此便不是, 既見了,便行將去。今且將《大學》來讀,便見為學次第, 初無許多屈曲。」又曰:「某於《大學》中所以力言小學者, 以古人於小學中已自把捉成了,故於大學之道無 所不可。今人既無小學之功,卻當以敬為本。」問:「程 子云:『看雞雛可以觀仁』,如何?」曰:「既通道理後,這般箇 久久自知之。」《記》曰:「『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 節目』。所以游先生問『陰陽不測之謂神』,而程子問之 曰:『公是揀難底問,是疑後問?故昨日與公說:『讀書須 看一句後,又看一句;讀一章後,又讀一章;格物,須格 一物後,又格一物。見這箇物事道理既多,則難者道 理自然識得』』。」童蜚卿曰:「程子問:『《近思》,只是比類推去』。」 曰:「程子說得『推』字極好。又曰:『比類』,莫是比這一箇意 思推去否?」曰:「固是。如為子則當止於孝,為臣則當止 於忠,自此節節推去。然只一『愛』字雖出於孝」,畢竟千 頭萬緒,皆當推去。須得人之為學,五常百行,豈能 盡常常記得人之性,惟五常為大,五常之中,仁尢為 大。而人之所以為是仁者,又但當守「敬」之一字,只是 常求放心,晝夜相承,只管提撕,莫令廢墜,則雖不能 常常盡記眾理,而義禮智信之用,自然隨其事之當 然而發見矣。子細思之,學者最「是此一事為要,所以 孔門只是教人求仁也。」問:「持敬豈不欲純一於敬? 然自有不敬之念固欲與己相反,愈制則愈甚。或謂, 只是持敬,雖念慮妄發,莫管他,久將自定,還如此得 否?」曰:「要之,邪正本不對立,但恐自家胸中無箇主。若 有主,邪自不能入。」又問:「不敬之念,非出於本心。如忿 慾之萌,學者固當自克,雖聖賢亦無如之何。至於思 慮妄發,欲制之而不能。」曰:「纔覺恁地,自家便挈起了。 但莫先去防他。然此只是自家見理不透,做主不定, 所以如此。《大學》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纔 意誠,則自然無此病。為學大要只在求放心。此心 汎濫無所收拾,將甚處做管轄處?其他用工總閑慢, 須先」就自心上立得定,決不雜,則自然光明四達,照 用有餘。凡所謂是非美惡,亦不難辨。況天理人欲,決 不兩立,須得全在天理上行,方見人欲消盡。義之與 利,不待分辨而明。至若所謂利者,凡有分毫求自利 便處皆是,便與克去,不待顯著,方謂之利。此心須令 純,純只在一處,不可令有外事參雜,遇事而發,合道 理處,便與果決行去,勿顧慮。若臨事見義,方復遲疑, 則又非也。仍須勤勤把將做事,不可俄頃放寬,日日 時時如此,便須見驗人之精神,習久自成。大凡人心, 若勤緊收拾,莫令寬縱逐物,安有不得其正者。若真 箇捉得緊,雖半月見驗可也。凡看文字,非是要理 會文字,正要理會自家性分上事。學者須要主一。主 一當要心存在這裏,方可做工夫。如人須尋箇屋子 住,至於為農工商賈,方惟其所之。主者無箇屋子,如 小人趁得百錢,亦無歸宿。《孟子》說「求其放心」,已是兩 截。如常知得心存這裏,則心自不放。又云:「無事時須 要知得此心,不知此心,恰似睡困,都不濟事。今看文 字,人理會理」義不出,亦只緣主一工夫欠闕。學者 若不為己,看做甚事?都只是為別人。雖做得好,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