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4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紛;能明其異,則應不窮;能明其有,則不淪於虛;能明

其無,則不墮於實。仰思夫天,天何以常清?」先辨其統, 渾然一氣,統也;次辨其分,日月星辰,風雷雨露,不一 其質,分也;次辨其同,寒來暑往,南陸北陸,四序不易, 統成天道,同也。次辨其異,雷動風散,雨潤日暄,其用 各殊,異也;次辨其有,金木水火土糓,粲然兩閒,有也; 次辨其無,「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不言所利,生物不測, 無也。知統之分,則知分之統,知同之異,則知異之同, 知有之無,則知無之有。雜學知分與異與有,而迷所 以統與同與無,則知詳於度數節目,而不知恭己無 為聖德所以行王道。異學知統與同與無,而略所以 分與異與有,則耽於清靜寂滅,而不知制禮作樂,功 化所以極聖神,此辨之不可不早辨也。何謂於六辨 中明八差別?人受命於天,其命之無妄,性之至善,心 之不忍,神之不測,無智,賢愚不肖,皆同然而不異者 也。其意之有誠與詐,情之有厚與薄,才之有敏與鈍, 質之有剛與柔,此則生身之始受,氣有清「濁昏明之 不齊,萬態紛然,不可以一格,律不可以一理繩」者也。 知受命之本善,則宜進窮其所以一,盡性以至於命。 知稟氣之萬殊,則宜變化其所以異,勿為物欲所蔽。 至於命與性與心與神,其原本一而其指名殊者,譬 如日然,命於穆,如海底日,性漸著,如方升日,心大明, 如中天日,神則日之光出入萬有,無微不攝。《易》曰:「神 無方而易無體。」《中庸》曰:「體物而不可遺。」《孟子》曰:「聖而 不可知之謂神。」老氏所謂「鍊神還虛」,釋氏所謂「不可 思議,遍現具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皆指此不可測 不可知者。言學至於廢心而用形,廢形而用神,斯與 天地合德。天且不能違,而況於人乎?今言命者,謂有 義理之命,有氣數之命。夫命自命氣,數自氣數,此宜 分言不宜混者也。何也?命不無妄,氣則有通有塞。雜 氣以言命,命與數混,是二之也,可謂知命乎?言性者, 謂有義理之性,氣質之性。夫性自性氣,質自氣質,此 宜分言不宜合者也。何也?性本至善,氣則有善有惡。 雜氣以言性,性與氣混,是二之也,可謂知性乎?合言 心者,咸病心之出入,無時不得其正也。日求所以制 心者,而不知其所以出入者,神也。存神則心自正矣。 《曾子》曰:「心不在焉,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食而不 知其味。」言神失也。不務清靜以寧神,而強制以正心, 是謂以心。正心可乎?今言神者,咸疑神之變化不測, 不可以存也,日思所以還虛者,而不知其所以變化 者心也,心存則神自存矣。先儒曰:「放之瀰六合,卷之 退藏於密」,言神守也。不知無欲以正心,而聚精以會 神,是謂以神存神可乎?至于意之有誠與詐,其誠者, 其氣醇者也;其詐者,其氣駁者也。情之有厚與薄,其 厚者,其氣和者也;其薄者,其氣乖者也。才之有敏與 鈍,其敏者,其氣清者也;其鈍者,其氣濁者也。質之有 剛有柔,其剛者,其氣強者也;其柔者,其氣弱者也。彼 誠、詐、厚、薄、敏、鈍、剛柔之不齊,下愚者不移,中材可以 變化。其極也,雖學幾於賢聖,而終不能大變夫氣質。 此皆受氣之殊,而有累於受命之原。如泥沙塵垢之 點水,而不得謂水之原有弗清也。即澄之清矣,亦有 如五色之著水而不得出者,而終不得謂水之原有 弗白也。此差別之宜明者也。蓋學以知性、知天為究 竟,言性命而雜於氣,則信其善而又疑惡,亦不可不 謂之性;信其無妄,而又疑感于物而動者,性之欲;言 性命與心,而不知心之所以不測者何存?則本來未 明,迷于《易》之所謂游魂,淪于《釋》之所謂「八識茫茫然 如窮人無歸。」逐章句者,神疲而日昏;耽元虛者,神佚 而日蕩。而不知此心之虛而靈、微而顯、動而靜、無而 有者,應萬有而不窮,瀰六合而無閒,超生死而常存。 于是紛紛言調息,言止觀,言靜存,言默照,言克治,言 主敬,皆涉于意、必、固、我四者。即欲晝清其想,夜寧其 夢,終亦不可得,而欲幾盡性至命之學,是猶南轅而 北其轍也。故曰「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此最不可不辨。 何謂千八?差別中証六淆訛,一動靜淆訛,天運一日 一周天,無一息不動,人心亦然,其常動也謂之動,其 所以常動而不差者,謂之靜。故動而常靜,靜而常動, 即應事接物之時,而靜正者自存。如離人與事,靜坐 以求靜,是逐境也。心隨境轉,所謂有主者何物乎?且 逐境則動靜判然為二。于動中識靜,則動靜似若相 對,而所以一者可以微會,此淆訛之宜証者也。一微 顯淆訛。日鑒在茲,不顯亦臨,天命無一息不著,人心 亦然。其形且著也,謂之顯;其凜然獨知,常若有所以 宰之者,謂之微。故日月與火,皆內暗而外明,君子之 道,闇然而日章,惟其微也,乃其所以顯。《中庸》曰「莫顯 乎微」,又曰「知微之顯」,言微無閒也。如逐睹聞與不睹 聞,以分微顯,是二之道,察上下,通晝夜,寧有不顯之 時乎?誠能于微中知顯,則微顯雖若相判,而所以一 者,可以默會,此淆訛之宜証者也。一有無淆訛,天下 無一物非有其所以用處,則皆在無節,如此屋椽柱 瓦石種種皆有,行住坐臥皆在無處。故曰有之以為